[i=s] 本帖最后由 瞪谁谁怀孕 于 2012-9-5 10:34 编辑 [/i]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用508亿元的代价,入股日本第三大电器集团夏普,成了郭台铭至今最大手笔的赌注。连成吉思汗都无法攻克的日本,郭台铭将凭借着高昂“胜气”,替鸿海帝国找新出路。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全世界第一个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这世界上,没有成吉思汗征服不了的土地。[/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然而,历史上记载,唯一令蒙古大军二度吃败仗的地方,就是日本。帮助日本打败蒙古大军的,是被日本人称为“神风”的两场神秘台风。[/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806年后,被称为现代成吉思汗的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企图征服日本,挑战蒙古帝国魔咒。[/font]
郭董野心:买夏普,刷新台湾企业海外投资金额[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郭台铭建立的鸿海帝国,同样横跨欧亚大陆,他的帝国下辖员工超过120万人。他过去10年来,购并、投资的工厂,从北欧的芬兰到东欧的斯洛伐克,进而横跨大西洋至中南美洲的墨西哥。[/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但,他从未北伐日本。[/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过去的日本,是台湾企业的宗主国,几乎所有最先进的技术与服务,台湾企业都是向日本请益、买技术。就连郭台铭38年前创业,成立鸿海精密,同样向日本臣服,购买设备。[/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现在,郭台铭反向操作:投资、购并台湾企业技术的宗主国,而且瞄准的是日本第三大消费电子集团夏普(Sharp)。[/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日文的“胜气”二字,代表不想输给别人,此刻的郭台铭,就是这种心情。[/font]
郭董失算:夏普亏损扩大,引发鸿海市值蒸发[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在2012年3月底,不仅以台湾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金额,新台币508亿元投资日本夏普取得9.9%股权,及夏普面板十代线堺工厂(简称堺工厂)。他更自掏腰包,质押37万张股票,投入个人252亿元资金,展现前所未有的决心。[/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没想到,4个多月后,这桩海外投资案,却成了郭台铭此生至今最大赌注。[/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因为这场海外投资案,引发鸿海集团市值蒸发、认列亏损,郭台铭个人押上市值314亿元的鸿海持股;光是8月前9个交易日,鸿海的市值上下震荡已超过1336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5日,郭台铭跳出来宣布,与夏普重议入股价格。差点让他征服日本计划失败的,就是夏普的股价暴跌事件:4个多月内跌幅高达68%的股价,犹如当年吹垮蒙古大军东征日本船队的神风。[/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为了征服夏普,双方在过去4个月,对投资案的说法,更曾出现8种不同版本(见文后表),不断互相斗智、斗力。[/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场景,拉到距离新北市土城鸿海总部1730公里远,位于日本第三大城,大阪市阿倍野区的夏普总部。[/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12日,《商业周刊》采访团队来到大阪夏普总部,土黄色的大楼仅4层高,要不是墙上挂上有红色的“SHARP”品牌字样,根本不知道这是日本第三大消费性电子集团的总部。[/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企业外观与它富有盛名的“液晶之父”毫不相称,附近没有栉比鳞次的商业大楼,只有四、五层楼的办公建筑,也没有时髦的星巴克咖啡厅,这里是大阪旧城区,如同台北的万华。[/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9月15日,将是夏普成立100周年纪念日,然而,这里却完全没有100周年该有的欣喜气氛,周遭街道上也没有相关字样,外界关注的,只剩下“何时”才会发出鸿海与夏普的“正式联合声明”。[/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时间,拉回到8月10日下午四点,台北国际会议中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刚结束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一个多小时的密会,他一看到《商业周刊》记者,原本严肃的表情,在听到与夏普相关的提问,立刻切换成自信、开朗的语调。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当被问到“鸿夏恋”的罗生门事件,究竟是夏普背后的银行团,或是现任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是否有不同意见时,郭台铭连忙说,“不是不是,都没有意见。这种东西是要一个程序,要一个时间,原则定了,要有时间去做,这么一个大事,对不对?要调整的话,日本比较慢,要经过很多的董事,很多的开会,原则上没有变,就是要经过process(处理)时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在日本已经很快了,办一个不管现金增资、减资,股份调整需要时间,不会慢。”[/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谈到心情起伏与否时,郭台铭淡定的笑答,“唉呀!我做生意都几十年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对不对?怎么会起伏?很平静。”[/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果然,8月13日,日本媒体指出,为了因应鸿海的投资金额减少,夏普正考虑发行次级债券因应。同时,计划将生产液晶显示器模块的海外工厂卖给鸿海,这些工厂分别位于墨西哥、波兰、中国、马来西亚。[/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显然,郭台铭攻打日本这一仗,已经获得初步的胜利。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从8月1日到10日,是郭台铭最惊涛骇浪的时刻,仅鸿海一家的市值,就上下震荡1336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董入主夏普,是为了夏普的面板产能与技术,但摊开夏普4到6月财报,面板正是亏损扩大的主因。面板部门不仅占夏普营业亏损总额比重高达67%,全年更是原本预测亏损额的10倍,根本原因是夏普品牌液晶电视的销售逐年下降,导致面板供过于求。[/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然而,当夏普4到6月财报预测亏损不断扩大,裁员人数从1千人上调到3千人,最后更高达5千人,坏消息一个接一个,股价直直落,郭台铭8月10日证实,在3月底签约时,他对夏普4至6月的巨额亏损,毫不知情。[/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面板,已经是科技业公认最烧钱的事业,郭台铭2010年合并奇美电后,到2012年第二季,奇美电已连亏8季,总额高达1154亿元。从奇美电三合一至今,市值蒸发了2800亿元,郭台铭与鸿海集团持股约12%,也得吞下336亿元的投资亏损。[/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不仅多位外资分析师不看好鸿海投资面板的决定,任何一个懂算术的人,看到奇美电这笔烂帐,说什么都不敢再投资面板业。 [/font]
郭董企图:从苹果代工厂,变策略联盟伙伴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为何向来精打细算的郭台铭,被奇美电烫到了不仅不怕,竟然还要去投资一个更烧钱的夏普?郭台铭图的究竟是什么?[/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让郭台铭卷入这场最大赌注,得从鸿海的营收结构说起。[/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2011年营收3.45万亿元,其中苹果iPhone、iPad组装的贡献约为1.2万亿元;2012年鸿海营收预测成长15%,苹果贡献度也将提高到1.4万亿元。苹果的一举一动,都高度牵动着鸿海的营运表现。[/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苹果虽然少不了鸿海,郭台铭心中却一直有个缺口想补上,而夏普,就是这最后一块拼图。[/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巴克莱董事总经理杨应超分析,鸿海2013年起将对苹果提供面板、电池、镜头模块、声控、软板、机壳等关键零组件,以苹果iPhone、iPad为例,届时鸿海占苹果的销货成本比重,也将从2012年的10%跳升至50%。[/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就意味着鸿海将从一个纯粹的苹果产品代工厂,跃升为策略联盟伙伴,地位更加稳固、关系更加密切,获利率也可望提升。[/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夏普能够提供的,就是独步全球的液晶技术,包括这次夏普取得苹果最新款iPhone面板订单的FFS显示技术(Fringe Field Switching),以及未来能与三星AMOLED抗衡的最佳利器氧化铟镓锌(IGZO)等技术。友达高层表示,夏普在此间的进度是全球最快、最成熟的,未来绝对会强烈威胁到三星。
[/font]苹果盘算:促成鸿夏合作,摆脱三星面板供应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个发展正好与苹果积极摆脱三星的策略不谋而合,新款iPhone面板已确定由夏普、LG Display、Japan Display三分天下,原最大供应商三星,则首度掉出供应链外。8月2日,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更是罕见的主动宣布,本月起面板将对苹果出货。[/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一位熟悉鸿海内部运作的人士透露,“夏普的东西,奇美电没有办法做出来,这里面牵涉到很多的技术、设备、专利,尽管群创、统宝已经涉猎很久。”[/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正因为奇美电做不出苹果要的面板,才让郭台铭决定再走一步“险棋”。[/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打造鸿海帝国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比别人更敢下险棋,再一步步的化险为夷,不断在谈判、冲突、妥协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领土。[/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1年3月起,鸿海就不断与夏普接触、谈判,每次看到当时夏普会长、现任高级顾问的町田胜彦,郭台铭总是说,“町田先生,夏普和我们一起合作的话,绝对能战胜三星,让我们一起拼吧!”[/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直到2012年3月初,已经追求夏普将近一年的郭台铭,突然接到来自夏普总部的邀约,决定接受鸿海的合作提议。[/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原来没有准备要签约,突然间一、两个星期就签约了。双方互相了解的程度不够,鸿海这才发现,哇!原来夏普这个坑洞这么大啊?我光投钱没有影响力,不是被他抓得死死的?所以郭台铭一定会急,一定会要介入,他越急、越强势,夏普越怕。”一位熟悉郭台铭的人士观察,“郭台铭4月之后飞了9趟日本,都是非常深度的主导,而且随着夏普的股价跌得越多,他主导得越强势,这让夏普吓到了。”[/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6月26日,夏普的股东大会上,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扮起强势的黑脸,他公开宣布,拒绝鸿海提高持股比率,及增派董事的要求。[/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一位曾与夏普三位高层接触过的科技界人士透露,夏普真正具影响力的决策者,是当初与郭台铭签下合作投资协议的町田胜彦,而夏普现任会长片山干雄与社长奥田隆司,大多都听从町田的决策。[/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事实上,做业务出身的奥田,比做研发出身的町田、片山两人,更支持夏普与鸿海合作。”这位科技界人士指出。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而在夏普内部,接受苹果提议,让外来企业鸿海入股,且维持在9.9%比率的,不超过10%,就是希望鸿海只扮演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因为只要一旦持有夏普股权超过10%,根据日本法令,就有提案解散公司的权力,将对夏普营运造成极大的影响,恐怕连现在主导夏普营运的町田、片山等人的地位都会不保。[/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你有看到过,因为公司亏损而引咎辞职的总经理,却升任董事长的吗?”一位科技界人士分析,夏普就是如此的企业,片山在三月底因为夏普巨幅亏损而去职社长,但是却升任为会长(即董事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面对日本企业这样的保守心态,强势的郭台铭不惜让冲突白热化,争取属于自己有利的筹码。郭台铭在过去4个月内,企图强势主导夏普营运,甚至不惜在距离夏普总部10分钟车程的堺工厂的办公大楼,拍桌大骂,透过冲突,不断撞冲夏普的各种可能性。[/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也正是这场“鸿夏恋”,从一开始的恩恩爱爱,到最后演变成为罗生门事件的“关键变量”。[/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因此,当郭台铭宣称与町田、片山在8月3日达成重新议价共识后,却突然由代表奥田的官方发言人否认,表示维持原议,显然夏普内部,也正在演出一场对抗郭台铭的黑、白脸戏码。[/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我相信郭台铭不知道夏普的坑有多大,夏普本身也不知道第二季会掉这么快,因为电视是一个commodity(标准品),”一位前鸿海高层主管分析,“夏普没预测到日本市场会掉这么快,第二个它没想到它竟然会掉的比日本市场还快;如果他们(预测)那么准的话,也不会变成今天这样。”[/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夏普第二季电视销量仅有2011年同期的一半不到,衰退率比2012年第一季的35%再急速扩大,还远高于日本液晶电视的整体衰退率11%。[/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研调机构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总经理谢勤益分析,液晶电视持续跌价,夏普在置戴规格如32英寸不断亏损,2012年重回高毛利、高单价策略,却让它的销售量市占率掉得更快。在液晶电视唯一还成长的新兴市场,夏普更因为反应慢而痛失商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即使夏普高层企图保持住日本企业的独特文化,但因为夏普本业的快速沉沦,日本媒体几乎一面倒的看衰夏普,已经没有不与鸿海合作的本钱,尤其是夏普背后最大的债主,日本银行业者已经施压要夏普寻求资金援助。[/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到2012年6月30日为止,夏普的短期债务高达7188亿日元,是帐上现金与约当现金的3.3倍。[/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9日,就在“鸿夏恋”惹出轩然大波之际,又传出夏普两大债权银行瑞穗金融与三菱日联,计划在9月中要求夏普彻底重组业务,才能取得新的贷款融资条件。巧的是,隔天晚上,夏普官方就松口认了“重新议价”。 [/font]
郭董战术:重演与奇美电角力战,逼夏普退让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个情景,似曾相识,现在鸿海与夏普的拉锯战,几乎就是2012年初,郭台铭与许文龙的奇美电角力战翻版。[/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前年3月新奇美三合一之后,鸿海派与旧势力奇美实业派,因为对未来奇美电营运方向上的意见分歧,而陷入双方对峙的角力战,在2011年初郭台铭希望切割触控面板等利基产品为子公司时,达到最高点。郭台铭当时也不断透过谈判、冲突的方式,一步步以奇美电少数股权的角色,挑战奇美电最大单一股东奇美实业的底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背后的助力,就是银行团给原本公司派的压力。到2012年6月30日为止,奇美电流动债务逼近2500亿元,比上半年营收2250亿元高出许多。2011年尽管奇美电前董事长廖锦祥多方请托,仍无法让银行团继续注资,为了换取鸿海财务上的支持,这场角力战最后在2012年5月中,由奇美实业全面退出奇美电董事会后落幕,郭台铭方面大获全胜,以约12%的持股,赢过奇美实业的17%股权,获得奇美电主导权。 [/font]
郭董挑战:日方保守文化,将让合作变硬仗[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有了奇美电的前车之监,在这场台日企业的角力战中,手中拥有银弹的郭台铭,面对需钱孔急的夏普,可说占尽上风。未来“鸿夏恋”的联合声明若出炉,可以想象最后将朝对郭台铭有利的方式,展开合作。[/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然而,即便鸿海最后能以贴近市价的价格取得夏普股权,双方的合作考验,也才刚刚开始。拥有百年历史的夏普,尽管是日本偏向西方文化的关西企业代表,还是有其保守的传统。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町田5月接受日本媒体专访时也自暴,3月26日当他握着郭台铭的手,敲定入股案时,脸上挂着笑容,心里面却是想着,“日本的家电名门要被台湾企业夺走了”、“尖端技术要外流了”。但碍于日渐升高的库存,堺工厂稼动率(产能利用率)一度低至3成的现实,町田压抑下这种心情。面对要靠技术属国(夏普先前将面板技术授权给友达)度过难关,日本民族心的优越感难免受挫。[/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一波面板业不景气当中,索尼(Sony)、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已经接受日本政府安排,合并为Japan Display;唯有生产出全球第一台液晶电视的夏普拒绝加入,坚持改革、将液晶视为重要本业而投入,持续走自己的路。[/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日本科技业,从2006年以来,已经开始了跳楼大拍卖,日本企业寻求国际资金援助的,夏普恐怕不会是最后一家。800年前,成吉思汗靠着铁骑、速度与团体战,踏破世界各地。虽然蒙古帝国东征日本失败,却给当时单打独斗的日本武士,带来极大的冲击。[/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现在郭台铭的鸿海,就象是成吉思汗的铁骑,讲求速度、团体战,现在的夏普,反而像800年前的日本武士,因为只懂得单打独斗,所有关键零组件自产自销,一味锁国而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败下阵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此刻若能成功进军日本,取得投资夏普最优惠的条件,无异是打破了成吉思汗魔咒,或许也将为台湾科技业长期缺乏核心技术,只能为人代工的宿命,找到一条全新的出路。 (全文完 制作:吴修辰 撰文:王毓雯 研究员:刘于甄,《商業周刊》)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小资料】台日最大联姻,双方说法的8种版本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入股夏普大事纪与夏普股价走势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2年3月27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宣布以每股550日元价格,投入670亿日元(约合新台币256亿元)购入夏普9.9%的股权。郭台铭以个人名义投资新台币252亿元,入股夏普面板十代线堺工厂[/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6月18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1:郭台铭表示正与夏普协商,提高持股比率[/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6月26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2:夏普正面拒绝郭台铭增资[/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7月19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3:鸿海协商董事席次,夏普不回应[/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3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4:鸿海公告无须履行3月签订的入股协议,遭夏普驳斥,表示价格不改变[/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5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5:郭台铭称夏普主动提出重新议价[/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6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6:夏普坚称鸿海会履行最初价格。股价盘中跌至176日元,为近38年来最低;3月以来跌幅高达68%[/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7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7:鸿海表示,会跟夏普发表联合声明,破除投资人疑虑[/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10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8:夏普承认重新协议,8月底将发布联合声明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资料来源:Google finance、各新闻网站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整理:刘于甄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图什么?花508亿买夏普,稳住苹果1.4万亿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第1部分:鸿海集团用256亿,买夏普9.9%股权取得技术[/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第2部分:郭台铭个人用252亿,买夏普十代面板厂取得产能[/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付出什么代价?若以原定认股计划可能面临的风险[/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集团:[/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市值蒸发3100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第2季认列投资亏损64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未来3季投资亏损恐扩大[/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夏普2012年度预测亏损2500亿元,恐让鸿海投资亏损扩大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个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个人身价缩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集团股价下跌,个人身价连带缩水372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质押股票追缴压力 37万张鸿海质押股票,若股价跌破70元将被迫融资追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注:市值与身价计算区间为2012年3月27日到8月3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观测站、夏普财报、各新闻网站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整理:刘于甄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董用购并换订单,营收越冲越高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营收与购并大事纪[/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3年鸿海营收3714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芬兰艺模集团,切入诺基亚机壳供应链[/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摩托罗拉墨西哥厂,取得摩托罗拉组装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国碁电子,取得思科、阿尔卡特等重要网通客户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4年 5415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汤姆笙深圳厂,取得光驱关键技术与产能[/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5年9117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富士康购并奇美通讯,取得摩托罗拉高级手机ODM市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安泰电业,跨足汽车电子和零组件市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6年 1.3203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普立尔,成为全球数码相机代工前三大厂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7年1.7026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8年1.9504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9年1.9591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群创购并统宝,目标成为全球前三大手机面板商[/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索尼墨西哥厂,取得北美液晶电视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戴尔波兰厂,掌握欧洲PC和服务器市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群创以近新台币两千亿购并奇美电,为鸿海最大购并案,让两家公司营业亏损逾两百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0年2.9972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索尼斯洛伐克厂,巩固欧洲电视组装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1年3.4527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思科墨西哥厂,取得STB机上盒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2年预测3.9706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夏普,预计以约新台币256亿取得夏普9.9%股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个人投入新台币252亿,取得夏普堺工厂37.61%股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资料来源:万宝投顾、公开信息观测站 整理:刘于甄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小档案_鸿海[/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成立:1974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台铭[/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主产品:电子机壳、配组与组装[/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14市值:新台币9,994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成绩单:2012年第1季营收新台币 1.001兆元、净利141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小档案_夏普[/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成立:1912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社长:奥田隆司[/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主产品:液晶面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14市值:新台币818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成绩单:2012年第1季(4~6月)营收新台币1,750亿元、净损528亿元
[/font][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要求参与夏普经营[/font]
[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img=451,307]http://www.517japan.com/attachments/2012/09/534_201209040836431wpez.jpg[/img][/font]
[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日本经济】据悉,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日前表示,不仅仅是出资,还向夏普提出了担任高管职务的要求。[/font][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郭台铭在接受台湾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只是投资,我为什么要与夏普合作,我不是风险资本家。”[/font][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另外,据相关人士透露,夏普社长奥田隆司可能访问台湾,与郭台铭举行会谈。[/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用508亿元的代价,入股日本第三大电器集团夏普,成了郭台铭至今最大手笔的赌注。连成吉思汗都无法攻克的日本,郭台铭将凭借着高昂“胜气”,替鸿海帝国找新出路。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全世界第一个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这世界上,没有成吉思汗征服不了的土地。[/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然而,历史上记载,唯一令蒙古大军二度吃败仗的地方,就是日本。帮助日本打败蒙古大军的,是被日本人称为“神风”的两场神秘台风。[/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806年后,被称为现代成吉思汗的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企图征服日本,挑战蒙古帝国魔咒。[/font]
郭董野心:买夏普,刷新台湾企业海外投资金额[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郭台铭建立的鸿海帝国,同样横跨欧亚大陆,他的帝国下辖员工超过120万人。他过去10年来,购并、投资的工厂,从北欧的芬兰到东欧的斯洛伐克,进而横跨大西洋至中南美洲的墨西哥。[/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但,他从未北伐日本。[/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过去的日本,是台湾企业的宗主国,几乎所有最先进的技术与服务,台湾企业都是向日本请益、买技术。就连郭台铭38年前创业,成立鸿海精密,同样向日本臣服,购买设备。[/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现在,郭台铭反向操作:投资、购并台湾企业技术的宗主国,而且瞄准的是日本第三大消费电子集团夏普(Sharp)。[/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日文的“胜气”二字,代表不想输给别人,此刻的郭台铭,就是这种心情。[/font]
郭董失算:夏普亏损扩大,引发鸿海市值蒸发[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在2012年3月底,不仅以台湾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金额,新台币508亿元投资日本夏普取得9.9%股权,及夏普面板十代线堺工厂(简称堺工厂)。他更自掏腰包,质押37万张股票,投入个人252亿元资金,展现前所未有的决心。[/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没想到,4个多月后,这桩海外投资案,却成了郭台铭此生至今最大赌注。[/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因为这场海外投资案,引发鸿海集团市值蒸发、认列亏损,郭台铭个人押上市值314亿元的鸿海持股;光是8月前9个交易日,鸿海的市值上下震荡已超过1336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5日,郭台铭跳出来宣布,与夏普重议入股价格。差点让他征服日本计划失败的,就是夏普的股价暴跌事件:4个多月内跌幅高达68%的股价,犹如当年吹垮蒙古大军东征日本船队的神风。[/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为了征服夏普,双方在过去4个月,对投资案的说法,更曾出现8种不同版本(见文后表),不断互相斗智、斗力。[/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场景,拉到距离新北市土城鸿海总部1730公里远,位于日本第三大城,大阪市阿倍野区的夏普总部。[/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12日,《商业周刊》采访团队来到大阪夏普总部,土黄色的大楼仅4层高,要不是墙上挂上有红色的“SHARP”品牌字样,根本不知道这是日本第三大消费性电子集团的总部。[/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企业外观与它富有盛名的“液晶之父”毫不相称,附近没有栉比鳞次的商业大楼,只有四、五层楼的办公建筑,也没有时髦的星巴克咖啡厅,这里是大阪旧城区,如同台北的万华。[/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9月15日,将是夏普成立100周年纪念日,然而,这里却完全没有100周年该有的欣喜气氛,周遭街道上也没有相关字样,外界关注的,只剩下“何时”才会发出鸿海与夏普的“正式联合声明”。[/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时间,拉回到8月10日下午四点,台北国际会议中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刚结束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一个多小时的密会,他一看到《商业周刊》记者,原本严肃的表情,在听到与夏普相关的提问,立刻切换成自信、开朗的语调。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当被问到“鸿夏恋”的罗生门事件,究竟是夏普背后的银行团,或是现任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是否有不同意见时,郭台铭连忙说,“不是不是,都没有意见。这种东西是要一个程序,要一个时间,原则定了,要有时间去做,这么一个大事,对不对?要调整的话,日本比较慢,要经过很多的董事,很多的开会,原则上没有变,就是要经过process(处理)时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在日本已经很快了,办一个不管现金增资、减资,股份调整需要时间,不会慢。”[/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谈到心情起伏与否时,郭台铭淡定的笑答,“唉呀!我做生意都几十年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对不对?怎么会起伏?很平静。”[/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果然,8月13日,日本媒体指出,为了因应鸿海的投资金额减少,夏普正考虑发行次级债券因应。同时,计划将生产液晶显示器模块的海外工厂卖给鸿海,这些工厂分别位于墨西哥、波兰、中国、马来西亚。[/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显然,郭台铭攻打日本这一仗,已经获得初步的胜利。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从8月1日到10日,是郭台铭最惊涛骇浪的时刻,仅鸿海一家的市值,就上下震荡1336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董入主夏普,是为了夏普的面板产能与技术,但摊开夏普4到6月财报,面板正是亏损扩大的主因。面板部门不仅占夏普营业亏损总额比重高达67%,全年更是原本预测亏损额的10倍,根本原因是夏普品牌液晶电视的销售逐年下降,导致面板供过于求。[/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然而,当夏普4到6月财报预测亏损不断扩大,裁员人数从1千人上调到3千人,最后更高达5千人,坏消息一个接一个,股价直直落,郭台铭8月10日证实,在3月底签约时,他对夏普4至6月的巨额亏损,毫不知情。[/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面板,已经是科技业公认最烧钱的事业,郭台铭2010年合并奇美电后,到2012年第二季,奇美电已连亏8季,总额高达1154亿元。从奇美电三合一至今,市值蒸发了2800亿元,郭台铭与鸿海集团持股约12%,也得吞下336亿元的投资亏损。[/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不仅多位外资分析师不看好鸿海投资面板的决定,任何一个懂算术的人,看到奇美电这笔烂帐,说什么都不敢再投资面板业。 [/font]
郭董企图:从苹果代工厂,变策略联盟伙伴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为何向来精打细算的郭台铭,被奇美电烫到了不仅不怕,竟然还要去投资一个更烧钱的夏普?郭台铭图的究竟是什么?[/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让郭台铭卷入这场最大赌注,得从鸿海的营收结构说起。[/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2011年营收3.45万亿元,其中苹果iPhone、iPad组装的贡献约为1.2万亿元;2012年鸿海营收预测成长15%,苹果贡献度也将提高到1.4万亿元。苹果的一举一动,都高度牵动着鸿海的营运表现。[/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苹果虽然少不了鸿海,郭台铭心中却一直有个缺口想补上,而夏普,就是这最后一块拼图。[/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巴克莱董事总经理杨应超分析,鸿海2013年起将对苹果提供面板、电池、镜头模块、声控、软板、机壳等关键零组件,以苹果iPhone、iPad为例,届时鸿海占苹果的销货成本比重,也将从2012年的10%跳升至50%。[/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就意味着鸿海将从一个纯粹的苹果产品代工厂,跃升为策略联盟伙伴,地位更加稳固、关系更加密切,获利率也可望提升。[/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夏普能够提供的,就是独步全球的液晶技术,包括这次夏普取得苹果最新款iPhone面板订单的FFS显示技术(Fringe Field Switching),以及未来能与三星AMOLED抗衡的最佳利器氧化铟镓锌(IGZO)等技术。友达高层表示,夏普在此间的进度是全球最快、最成熟的,未来绝对会强烈威胁到三星。
[/font]苹果盘算:促成鸿夏合作,摆脱三星面板供应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个发展正好与苹果积极摆脱三星的策略不谋而合,新款iPhone面板已确定由夏普、LG Display、Japan Display三分天下,原最大供应商三星,则首度掉出供应链外。8月2日,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更是罕见的主动宣布,本月起面板将对苹果出货。[/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一位熟悉鸿海内部运作的人士透露,“夏普的东西,奇美电没有办法做出来,这里面牵涉到很多的技术、设备、专利,尽管群创、统宝已经涉猎很久。”[/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正因为奇美电做不出苹果要的面板,才让郭台铭决定再走一步“险棋”。[/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打造鸿海帝国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比别人更敢下险棋,再一步步的化险为夷,不断在谈判、冲突、妥协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领土。[/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1年3月起,鸿海就不断与夏普接触、谈判,每次看到当时夏普会长、现任高级顾问的町田胜彦,郭台铭总是说,“町田先生,夏普和我们一起合作的话,绝对能战胜三星,让我们一起拼吧!”[/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直到2012年3月初,已经追求夏普将近一年的郭台铭,突然接到来自夏普总部的邀约,决定接受鸿海的合作提议。[/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原来没有准备要签约,突然间一、两个星期就签约了。双方互相了解的程度不够,鸿海这才发现,哇!原来夏普这个坑洞这么大啊?我光投钱没有影响力,不是被他抓得死死的?所以郭台铭一定会急,一定会要介入,他越急、越强势,夏普越怕。”一位熟悉郭台铭的人士观察,“郭台铭4月之后飞了9趟日本,都是非常深度的主导,而且随着夏普的股价跌得越多,他主导得越强势,这让夏普吓到了。”[/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6月26日,夏普的股东大会上,夏普社长奥田隆司扮起强势的黑脸,他公开宣布,拒绝鸿海提高持股比率,及增派董事的要求。[/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一位曾与夏普三位高层接触过的科技界人士透露,夏普真正具影响力的决策者,是当初与郭台铭签下合作投资协议的町田胜彦,而夏普现任会长片山干雄与社长奥田隆司,大多都听从町田的决策。[/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事实上,做业务出身的奥田,比做研发出身的町田、片山两人,更支持夏普与鸿海合作。”这位科技界人士指出。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而在夏普内部,接受苹果提议,让外来企业鸿海入股,且维持在9.9%比率的,不超过10%,就是希望鸿海只扮演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因为只要一旦持有夏普股权超过10%,根据日本法令,就有提案解散公司的权力,将对夏普营运造成极大的影响,恐怕连现在主导夏普营运的町田、片山等人的地位都会不保。[/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你有看到过,因为公司亏损而引咎辞职的总经理,却升任董事长的吗?”一位科技界人士分析,夏普就是如此的企业,片山在三月底因为夏普巨幅亏损而去职社长,但是却升任为会长(即董事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面对日本企业这样的保守心态,强势的郭台铭不惜让冲突白热化,争取属于自己有利的筹码。郭台铭在过去4个月内,企图强势主导夏普营运,甚至不惜在距离夏普总部10分钟车程的堺工厂的办公大楼,拍桌大骂,透过冲突,不断撞冲夏普的各种可能性。[/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也正是这场“鸿夏恋”,从一开始的恩恩爱爱,到最后演变成为罗生门事件的“关键变量”。[/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因此,当郭台铭宣称与町田、片山在8月3日达成重新议价共识后,却突然由代表奥田的官方发言人否认,表示维持原议,显然夏普内部,也正在演出一场对抗郭台铭的黑、白脸戏码。[/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我相信郭台铭不知道夏普的坑有多大,夏普本身也不知道第二季会掉这么快,因为电视是一个commodity(标准品),”一位前鸿海高层主管分析,“夏普没预测到日本市场会掉这么快,第二个它没想到它竟然会掉的比日本市场还快;如果他们(预测)那么准的话,也不会变成今天这样。”[/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夏普第二季电视销量仅有2011年同期的一半不到,衰退率比2012年第一季的35%再急速扩大,还远高于日本液晶电视的整体衰退率11%。[/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研调机构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总经理谢勤益分析,液晶电视持续跌价,夏普在置戴规格如32英寸不断亏损,2012年重回高毛利、高单价策略,却让它的销售量市占率掉得更快。在液晶电视唯一还成长的新兴市场,夏普更因为反应慢而痛失商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即使夏普高层企图保持住日本企业的独特文化,但因为夏普本业的快速沉沦,日本媒体几乎一面倒的看衰夏普,已经没有不与鸿海合作的本钱,尤其是夏普背后最大的债主,日本银行业者已经施压要夏普寻求资金援助。[/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到2012年6月30日为止,夏普的短期债务高达7188亿日元,是帐上现金与约当现金的3.3倍。[/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9日,就在“鸿夏恋”惹出轩然大波之际,又传出夏普两大债权银行瑞穗金融与三菱日联,计划在9月中要求夏普彻底重组业务,才能取得新的贷款融资条件。巧的是,隔天晚上,夏普官方就松口认了“重新议价”。 [/font]
郭董战术:重演与奇美电角力战,逼夏普退让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个情景,似曾相识,现在鸿海与夏普的拉锯战,几乎就是2012年初,郭台铭与许文龙的奇美电角力战翻版。[/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前年3月新奇美三合一之后,鸿海派与旧势力奇美实业派,因为对未来奇美电营运方向上的意见分歧,而陷入双方对峙的角力战,在2011年初郭台铭希望切割触控面板等利基产品为子公司时,达到最高点。郭台铭当时也不断透过谈判、冲突的方式,一步步以奇美电少数股权的角色,挑战奇美电最大单一股东奇美实业的底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背后的助力,就是银行团给原本公司派的压力。到2012年6月30日为止,奇美电流动债务逼近2500亿元,比上半年营收2250亿元高出许多。2011年尽管奇美电前董事长廖锦祥多方请托,仍无法让银行团继续注资,为了换取鸿海财务上的支持,这场角力战最后在2012年5月中,由奇美实业全面退出奇美电董事会后落幕,郭台铭方面大获全胜,以约12%的持股,赢过奇美实业的17%股权,获得奇美电主导权。 [/font]
郭董挑战:日方保守文化,将让合作变硬仗[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有了奇美电的前车之监,在这场台日企业的角力战中,手中拥有银弹的郭台铭,面对需钱孔急的夏普,可说占尽上风。未来“鸿夏恋”的联合声明若出炉,可以想象最后将朝对郭台铭有利的方式,展开合作。[/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然而,即便鸿海最后能以贴近市价的价格取得夏普股权,双方的合作考验,也才刚刚开始。拥有百年历史的夏普,尽管是日本偏向西方文化的关西企业代表,还是有其保守的传统。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町田5月接受日本媒体专访时也自暴,3月26日当他握着郭台铭的手,敲定入股案时,脸上挂着笑容,心里面却是想着,“日本的家电名门要被台湾企业夺走了”、“尖端技术要外流了”。但碍于日渐升高的库存,堺工厂稼动率(产能利用率)一度低至3成的现实,町田压抑下这种心情。面对要靠技术属国(夏普先前将面板技术授权给友达)度过难关,日本民族心的优越感难免受挫。[/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这一波面板业不景气当中,索尼(Sony)、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已经接受日本政府安排,合并为Japan Display;唯有生产出全球第一台液晶电视的夏普拒绝加入,坚持改革、将液晶视为重要本业而投入,持续走自己的路。[/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日本科技业,从2006年以来,已经开始了跳楼大拍卖,日本企业寻求国际资金援助的,夏普恐怕不会是最后一家。800年前,成吉思汗靠着铁骑、速度与团体战,踏破世界各地。虽然蒙古帝国东征日本失败,却给当时单打独斗的日本武士,带来极大的冲击。[/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现在郭台铭的鸿海,就象是成吉思汗的铁骑,讲求速度、团体战,现在的夏普,反而像800年前的日本武士,因为只懂得单打独斗,所有关键零组件自产自销,一味锁国而在全球化的竞争中败下阵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此刻若能成功进军日本,取得投资夏普最优惠的条件,无异是打破了成吉思汗魔咒,或许也将为台湾科技业长期缺乏核心技术,只能为人代工的宿命,找到一条全新的出路。 (全文完 制作:吴修辰 撰文:王毓雯 研究员:刘于甄,《商業周刊》)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小资料】台日最大联姻,双方说法的8种版本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入股夏普大事纪与夏普股价走势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2年3月27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宣布以每股550日元价格,投入670亿日元(约合新台币256亿元)购入夏普9.9%的股权。郭台铭以个人名义投资新台币252亿元,入股夏普面板十代线堺工厂[/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6月18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1:郭台铭表示正与夏普协商,提高持股比率[/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6月26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2:夏普正面拒绝郭台铭增资[/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7月19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3:鸿海协商董事席次,夏普不回应[/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3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4:鸿海公告无须履行3月签订的入股协议,遭夏普驳斥,表示价格不改变[/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5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5:郭台铭称夏普主动提出重新议价[/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6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6:夏普坚称鸿海会履行最初价格。股价盘中跌至176日元,为近38年来最低;3月以来跌幅高达68%[/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7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7:鸿海表示,会跟夏普发表联合声明,破除投资人疑虑[/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月10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版本8:夏普承认重新协议,8月底将发布联合声明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资料来源:Google finance、各新闻网站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整理:刘于甄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图什么?花508亿买夏普,稳住苹果1.4万亿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第1部分:鸿海集团用256亿,买夏普9.9%股权取得技术[/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第2部分:郭台铭个人用252亿,买夏普十代面板厂取得产能[/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付出什么代价?若以原定认股计划可能面临的风险[/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集团:[/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市值蒸发3100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第2季认列投资亏损64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未来3季投资亏损恐扩大[/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夏普2012年度预测亏损2500亿元,恐让鸿海投资亏损扩大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个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个人身价缩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集团股价下跌,个人身价连带缩水372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质押股票追缴压力 37万张鸿海质押股票,若股价跌破70元将被迫融资追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注:市值与身价计算区间为2012年3月27日到8月3日[/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观测站、夏普财报、各新闻网站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整理:刘于甄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董用购并换订单,营收越冲越高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营收与购并大事纪[/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3年鸿海营收3714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芬兰艺模集团,切入诺基亚机壳供应链[/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摩托罗拉墨西哥厂,取得摩托罗拉组装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国碁电子,取得思科、阿尔卡特等重要网通客户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4年 5415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汤姆笙深圳厂,取得光驱关键技术与产能[/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5年9117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富士康购并奇美通讯,取得摩托罗拉高级手机ODM市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安泰电业,跨足汽车电子和零组件市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6年 1.3203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普立尔,成为全球数码相机代工前三大厂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7年1.7026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8年1.9504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09年1.9591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群创购并统宝,目标成为全球前三大手机面板商[/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索尼墨西哥厂,取得北美液晶电视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戴尔波兰厂,掌握欧洲PC和服务器市场[/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群创以近新台币两千亿购并奇美电,为鸿海最大购并案,让两家公司营业亏损逾两百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0年2.9972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索尼斯洛伐克厂,巩固欧洲电视组装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1年3.4527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思科墨西哥厂,取得STB机上盒订单[/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2年预测3.9706万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鸿海购并夏普,预计以约新台币256亿取得夏普9.9%股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郭台铭个人投入新台币252亿,取得夏普堺工厂37.61%股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资料来源:万宝投顾、公开信息观测站 整理:刘于甄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小档案_鸿海[/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成立:1974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台铭[/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主产品:电子机壳、配组与组装[/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14市值:新台币9,994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成绩单:2012年第1季营收新台币 1.001兆元、净利141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小档案_夏普[/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成立:1912年[/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社长:奥田隆司[/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主产品:液晶面板[/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8/14市值:新台币818亿元[/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成绩单:2012年第1季(4~6月)营收新台币1,750亿元、净损528亿元
[/font][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要求参与夏普经营[/font]
[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img=451,307]http://www.517japan.com/attachments/2012/09/534_201209040836431wpez.jpg[/img][/font]
[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日本经济】据悉,鸿海董事长郭台铭日前表示,不仅仅是出资,还向夏普提出了担任高管职务的要求。[/font][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郭台铭在接受台湾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只是投资,我为什么要与夏普合作,我不是风险资本家。”[/font][font=宋体,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另外,据相关人士透露,夏普社长奥田隆司可能访问台湾,与郭台铭举行会谈。[/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