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技术:从夏普和富士康的关系看日本制造业与EMS的最佳距离

瞪谁谁怀孕

普通会员
2018-02-27
1,469
0
0
[i=s] 本帖最后由 瞪谁谁怀孕 于 2013-3-7 16:37 编辑 [/i]

[font=Tahoma, MingLiU]2013/03/07 00:00[/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color=#02e5b][font=Tahoma, Verdana, Arial]【日经BP社报道】[/font][/color][font=Tahoma, Verdana, Arial]日本制造业企业2012财年第三季度(10~12月)的财报已全部出炉。在主要制造业中,很多企业的业绩都趋于回升。自2012年底开始的日元贬值趋势显然是业绩回升的主要原因。当然,尤其是汽车行业,尽管日元贬值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仅仅依靠此类外在因素,还不能真正增强实力。真正推动业绩回升的还得靠“技术”。夏普、索尼、丰田及马自达等厂商正以自主技术为武器,重新获得核心业务的竞争力,这成了各公司业绩回升的原动力。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特别是日本的电子行业,日元贬值很难推动业绩显著提高。其原因是,早在夏普等大型电子厂商收益恶化的2011财年第三季度,低于1美元兑换80日元的日元升值趋势就已确定,因此这些企业开始构建不易受汇率变动影响的经营模式。比如,索尼的营业利润对美元汇率的敏感度基本为零。之所以能够消除汇率敏感度,是因为该公司是在按美元结算的生产基地制造产品。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在机电行业普遍将生产移至海外的形势下,应该与海外EMS(电子产品代工服务)及ODM(为某品牌设计并生产)企业之间保持多大距离至关重要。若能与最大限度发挥规模效益、以电子传言品为主逐步变成世界生产基地的EMS/ODM企业建立良好关系的话,没有比此更让人安心的了。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其效果已经反映在了夏普的业绩中(参阅下文引用部分[/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夏普2012年3月与台湾鸿海精密工业(通称:富士康)就资本业务合作达成了一致。2012年7月,夏普开始与富士康共同运营生产液晶面板的堺工厂,富士康开始消化该工厂的面板,这使得夏普的大型液晶工厂的开工率维持在了高水平。这成为推动夏普液晶面板部门业绩提高的巨大原动力。尽管夏普液晶面板部门2012财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损益出现了117亿日元的亏损,但亏损额与2012财年第一季度(4~6月)的634亿日元、2012财年第二季度(7~9月)的520亿日元相比已大幅减少。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不过,夏普与富士康的关系也正面临困难。2012年3月双方商定的资本业务合作条件是,夏普以富士康为对象实施第三方配股增资,富士康会在2013年3月26日之前出资670亿日元。但直到现在,夏普仍未获得富士康的注资。有观点认为,其原因之一是,希望尽快获得双方协同效应的富士康与担心技术“被夺取”的夏普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证明两公司仍然处于胶着状态的是,3月6日夏普正式宣布接受韩国三星电子的注资。增资采用第三方配股增资方式,金额为103亿日元,三星电子日本法人将以每股290日元的价格购买夏普约3580万股股票。三星电子由此成为夏普的第5大股东,获得夏普约3%的表决权。 (记者:大石 基之,《日经电子》)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日经BP社报道】[/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夏普2013年2月1日发布了2012财年第三季度(2012年10~12月)的合并业绩。销售额为同比增加15.1%的6782亿日元,营业损益同比改善270亿日元,为盈利26亿日元。这是自2011财年第二季度(7~9月)以来时隔5个季度再次实现单季度的营业盈利。纯损益为亏损367亿日元,同比减亏1369亿日元。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推动销售额恢复的是以液晶面板为主力的电子部件部门。其中,液晶面板业务方面,以智能手机用途为中心的中小型面板实现增长,销售额为2582亿日元,同比增加49.1%。虽然该业务的营业损益为亏损117亿日元,但同比减亏91亿日元。不过,目前面向移动终端的中小型面板订单低于预期,预计第四季度(2013年1~3月)的销售额将低于当初计划。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此外,太阳能电池业务的销售额为同比增加14.4%的559亿日元,营业损益同比改善43亿日元,为亏损19亿日元。在占销售额约80%的日本市场,住宅用途和工业用途太阳能电池的销售额实现增长。其他电子元器件业务方面,得益于移动终端用摄像头模块的销售额增加等,销售额同比增加36.1%,为814亿日元,营业损益为同比增加45.5%的盈利31亿日元。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电子设备部门中,虽然AV及通信设备业务的销售额持续减少,但营业损益比上财年同期(39亿日元亏损)改善92亿日元,转为53亿日元盈利。液晶电视业务的销售额为同比减少32.4%的1051亿日元,营业损益方面,因在日本的销售较上季度恢复等,实现盈利。手机业务的销售额为同比减少1%的648亿日元,其中,配备IGZO面板的智能手机销售出色,为改善收益做出了巨大贡献。健康和环境设备业务以及信息设备的营业损益依然保持盈利,具体为,健康和环境设备业务的营业利润为同比减少9%的74亿日元,信息设备业务的营业利润为同比增加15.6%的63亿日元。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夏普计划2012财年全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实现4000亿日元的财务改善。2012财年前三季度的累计改善额为2944亿日元,达成了计划的74%。夏普代表董事社长奥田隆司表示,经营重组之路,还没走完一成。关于与鸿海集团之间以2013年3月底为截止期限的出资交涉,奥田表示,“目前还在继续协商。现在我们的业绩在回升,将在截止期限之前就各种条件尽量交涉”。关于资本增强方案,奥田表示,除与鸿海合作之外还在考虑其他多种计划作为候补。关于今后的经营方针,奥田表示将根据B2B和B2C等业务模式的不同采取分立子公司的措施。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2012财年全年的合并业绩预测与上次的预测值保持不变。预计销售额为同比增加0.2%的2.46万亿日元,营业损益为同比恶化1175亿日元的亏损1550亿日元,纯损益为同比恶化740亿日元的亏损4500亿日元。(记者:大下 淳一,《日经电子》;大石 基之,《日经制造》)[/font][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
[font=Tahoma, Verdana, Arial]
[/font]

 

别对我撒谎

游客
日系快点转型啊,不要再把好东东留在国内,不走出去迟早都是要玩完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