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信市场上演“谁是NO.1” 软银收购Sprint引发市场格局变化

瞪谁谁怀孕

普通会员
2018-02-27
1,469
0
0
[p=30, null, left]随着软银收购Sprint的交易完成最后一步,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软银将成为继中国移动和沃达丰之后以用户数计全球第三大电信运营商。这一交易改写了日本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将软银这个新生“小将”同NTT这个日本老牌龙头的竞争从原本就已火爆的国内市场拉到了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上。头把交椅须臾间易主的背后,上演的是电信行业中“谁是NO.1”的激烈竞争,攻守双方都有精彩表现。[/p][p=30, null, left]国内外市场双管齐下[/p][p=30, null, left]软银迎头赶上NTT[/p][p=30, null, left]日本于2006年10月实行手机带号转网制度以后,软银推出许多优惠措施,日本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的用户数随之下降,到2008年4月,该公司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已跌破50%。这是10年来该公司的市场份额第一次低于50%。[/p][p=30, null, left]但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头。从2008年7月起,软银开始销售iPhone。1个月后统计数据就显示,公司8月份新增用户16.33万,从2007年5月开始连续16个月保持新增手机用户数第一的领先优势。随着日本第二大运营商KDDI也获得了iPhone的代理权,NTT DoCoMo在两个竞争对手的排挤下日子更显艰难。[/p][p=30, null, left]而在2012财年第三季度(10~12月),由于受到KDDI和软银移动从9月份开始销售iPhone 5的影响,NTT DoCoMo的带号转网转入超过转出的数量为53.4万人,创下历史最低纪录。纯增用户数也只有20.15万人。[/p][p=30, null, left]NTT DoCoMo今年7月5日发布的最新月度数据报告显示,该公司用户已经连续53个月流失,单是6月就有近14.7万用户流失。过去四年半内,已有320万用户离开NTT DoCoMo,转投该公司的两大竞争对手。[/p][p=30, null, left]尽管在国内市场被连年“攻城略地”,但作为连续数年稳居《财富》500强电信行业首位的企业,NTT之前对在排行榜上排名200名开外的软银还是能够保持“居高临下”的姿态。不过如今,完成对Sprint的收购后,软银一跃成为仅次于中国移动和沃达丰的全球第三大电信运营商。根据刚出炉的2013年《财富》500强榜单,软银和Sprint的营业收入之和可达到760.28亿美元。这个成绩在今年的榜单上能够取代德国电信占据行业第六名的位置,一下子缩小了同NTT的差距。[/p][p=30, null, left]“总有一天会成为NO.1”[/p][p=30, null, left]软银怎样步步上位[/p][p=30, null, left]“总有一天会成为NO.1。”[/p][p=30, null, left]软银公司的董事社长孙正义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出过这样的“豪言壮语”。这个话在前两年听来还更像是一句“空谈”,但如今,软银似乎已经离这个目标触手可及。[/p][p=30, null, left]事实上,软银并不是一家血统纯正的电信运营商。软银成立于1981年9月3日。作为风险投资商,软银在上世纪的十几年时间里在全球投资过的企业超过600家,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互联网公司拥有多数股份。[/p][p=30, null, left]直至2000年,软银才开始打入日本电信市场,与雅虎共同出资成立了雅虎BB开展ADSL宽带业务。2001年Yahoo BB正式推出了ADSL宽带业务,逐步成为日本电信龙头企业NTT的主要竞争对手。雅虎BB在2003年6月的市场占有率已达30%。凭借宽带,公司在随后的两个财年抑制住了收入下滑的势头,并在2003~2004财年实现了27.2%的增长,电信业务收入比重也升至25%。[/p][p=30, null, left]2004年软银斥资31亿美元从Ripple wood手中收购日本第三大固定电话服务提供商日本电信的全部股权,给前垄断企业NTT造成了巨大冲击。同年,软银从英国大东电报局手中以大约1.15亿美元购得IDC资产。此举不仅使得软银的业务范围从宽带扩展至全部固网业务,更使得公司规模大幅提升。2004~2005财年,公司固网收入(宽带除外)增加了1669亿日元,电信业务收入比重上升至45%;2005~2006财年,公司固网收入(宽带除外)翻番,电信业务收入比重升至56%。[/p]
 
M

Mr.NERV

游客
SB的好日子到头了,IP正在逐渐低迷走下坡路,库克吃老本,等市场对这种千篇一律的设计厌倦了之后SB会成为日本的第二个vodafone。
 

芒果蟲

普通会员
2013-02-11
263
0
0
日本机的吸引力越来越少,做工方面越来越差,感觉是在应付一样。以前朝着它的做工跟外观还有就是问题少的特点去买的,现在国产机上来了,都不知道买日本机什么东西。
 

别对我撒谎

游客
SB就是厉害,可惜SB家的机子只能靠,不能用
 

F-02A

普通会员
2009-04-05
3,140
0
0
[i=s] 本帖最后由 F-02A 于 2013-7-22 16:15 编辑 [/i]

孙正义xi 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思密达,软银的崛起不仅仅靠的是爱疯 爱疯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孙正义xi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思密达

在爱疯开始在全世界流行的时候被孙正义xi引进日本 给当时自闭的日本手机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原来手机还可以这么玩思密达

日系厂商不是没有实力研发出类似IOS般流畅的UI 而是不想去动手 总想着“吃老本” 当年弱智机时代 基于塞班的OSE系统那种“人性化”是非日系厂商不能比的 记得以前喜欢用三爽的时候 觉得手机不要太好 可是自从用了大9 三爽的弱智机的各种“简单”其实就像是山寨MTK 和日系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OSE是寡然最喜欢的系统 没有之一

日本人可以把彩屏、摄像头、大屏幕、高分辨率、高像素移植到手机上 UI这块是不可能搞不定的 只是曾经“以创新为本”的日系厂商变懒了而已 早就忘了以前做手机的那份“初心”




君不见一个EASY&OPEN的安卓系统都能给日本厂商搞的那么复杂么? 相信用过日系机器人的都知道吧 ,有些型号的日系机器人连上电脑就自动变成“飞行模式” 这个设计NC不?就算后来改进了 不“飞行模式”了 链接电脑的时候还要在屏幕上点击 USB ON 电脑上才有反应出接入了USB移动设备(即便你选择了数据线链接模式为“大容量存储模式”) 这些问题在非日系机器人上会出现吗 还有一点 记得9020和电脑互联的时候是可以选择只传输数据而不要充电的 现在的安卓只要插上电脑 就自动充电 这对于不喜欢用电脑USB接口充电的使用者来说比如寡人是很反感的 因为USB充电伤电池伤主板


手机现在是功能越来越多 但是有些细节 比如“USB充电”这些 多加入一个“只传输数据而不充电”的选项没什么成本的吧 多一行代码就那么困难吗 发现现在的手机在有些方面和细节设计反而不如以前的传统机 比如闹钟“铃声渐强”这个功能 SE的A200平台都有这个功能 试想一下 每天早上突然被响起来的铃声惊醒是神马感觉 细节体现出人性化 这点机器人太不如以前的传统机器了 而时下大火的IOS更绝 闹钟铃声和来电铃声竟然是同样的音量而不能单独设置 好歹安卓系统可以单独设置闹钟的音量大小 没有“音量渐强”功能也就罢了 总而言之手机厂商是越来越不用心了 只晓得比拼硬件
 

dnxwj

手机玩家
2012-10-14
383
0
16
Sprint在海外影响力不大(米国),远不如Verizon和AT&T,此举只能说开拓软银海外市场。同事Sprint身为老字号的运营商,自然有很多专利。收购某种意义上还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