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哄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互联网金融,我们要给多些耐心

woiasr

普通会员
2014-04-28
3
0
0
起哄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互联网金融,我们要给多些耐心 最近国内最大的P2P机构宜信日子不好过。各种不实报道屡见不鲜,在投资者还没研究出其中门道、监管部门还没有所表态时,已有好事者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俨然以捍卫传统金融机构的姿态对P2P进行诘问,问题演变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而显然,仅仅成立8年的宜信,并没有传统金融那么多后援团。没错,相对于已发展上百年的传统金融来说,互联网金融还只是个小孩子,不可否认在创新、摸索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以P2P为例,据笔者了解,P2P来到中国之后,因为中国的征信体系不够完善,违约惩罚力度不够强,出现了很多“中国特色”。比如线上线下结合的人人贷模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人人聚财模式,爱投资的P2B模式。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来说,宜信的核心工作是对征信系统从无到有的建立。宜信CEO唐宁感叹,一方面有海量的信息,但是另一方面,相对基础性的信用评估,风险控制工作,真正管用的数据又是非常之少,获取非常难,投入非常大。相对来说,传统金融机构已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用于征信查询、协助风险判别。配置于普惠金融的社会资源如此贫乏,又如何要求按照普通商业银行的模式?换一个角度来说,在宜信管理的超过500亿资产中,,房地产或者代销项目仅占宜信资产配置的份额都很小的。先勿论是否真的出现了问题,正如巴曙松所说,出现个别性的风险很正常,问题是它的风险是不是在它的风险管理体系控制之下。比如我们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有所上升,但是银行所提的拨备,明显比不良资产要大,所以即使一些不良资产变成了呆帐,不良率有所上升,其实也依然是在银行体系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你也不可能因为你盯着银行的哪一笔贷款出了问题,就说这个银行风险管理出现系统性大问题。宜信这样的机构也是如此。 对于互联网金融,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互联网金融这个金融新品种,第一要鼓励创新和发展;第二是要推动金融市场改革,扩大金融供给;第三是规范监管,跨部门交叉性产品需要协调监管。同时,央行也表态,鼓励创新就要包容失误,但要把失误可能引发的风险控制在可预期、可承受的范围内。[font=宋体][size=10.5pt]由此,我们此时无需起哄,也不用这么快就给宜信扣帽子,毕竟,企业的运营正在有序进行,专家们持肯定的态度,而监管层也并未提出质疑。[/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