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ent.ynet.com/image.jsp?oid=7325929"><IMG src="http://ent.ynet.com/img.db?7325929+s(300)" border=1></A><BR></DIV>
<DIV align=center>■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BR></DIV>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ent.ynet.com/image.jsp?oid=7325931"><IMG src="http://ent.ynet.com/img.db?7325931+s(300)" border=1></A><BR></DIV>
<DIV align=center>陈佩斯“非演艺圈”的生活成就了我<BR></DIV>
<P><SPAN> 开着6年前买的“桑塔纳”救过很多人 一件出口转内销的毛线衣穿了16载———<BR><BR> 在普通人眼里,香车豪宅是属于演艺圈的生活法则,但陈佩斯是个例外,他穿着十多年前买的衣服,开着买了6年的桑塔纳,在山上一住就是近二十年,他也因此被很多圈里人视为另类。<BR> 他生活中不仅不搞笑,而且性格甚至还有些像《托儿》里的“一根筋”,只要是他认准的事,谁也别想改变,他会因为版权跟央视打官司;他会在年三十的夜里把一个智障儿童送回家;他会冒着可能无法上演的后果花几年时间写出了《阳台》,或许正是因为他对民生问题的切肤之痛,才有了“陈佩斯舞台喜剧三部曲”的成功。1月19日至24日,新版《托儿》将在海淀剧院做贺岁演出,昨天,记者在排练场见到了陈佩斯,谈到他的喜剧作品就不能回避民生问题,而他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又源于他一直以来“非演艺圈”的生活方式。<BR><BR> 陈佩斯说,“其实我的生活很简单,只是观众把我放到了一个虚高的位置上,一个人面临的经济负担无非是两种,钱太多了,或钱太少,而我是刚刚好,衣食无忧是最快乐的。”<BR><BR> ■16年前买的出口转内销的毛线衣至今还穿着<BR><BR> 去年底,陈佩斯被央视春晚的种种传言“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他无奈在自己的公司召开了小范围的记者会,那一次,他穿的一件毛线衣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当时的话题是公司办公室里的一幅牡丹,当陈佩斯说这是一幅给他带来幸运的牡丹时,有位记者问“您身上穿的毛线衣的花纹也是牡丹吧?”于是,视线转移到了这件略显松垮的毛线衣上,陈佩斯说,“这件毛线衣有十多年了,还是1990年前后我爱人给我买的出口转内销的,那次刚好赶上大甩卖,就买了一堆。前些日子老茂看见我穿这件衣服他还问我,‘这件毛线衣还穿着呢!’其实我特别爱穿旧衣服,穿着随便、舒服。这件毛线衣和一条蓝色的裤子可是立了大功的,陪我转战南北,历经了好几部电影呢。”陈佩斯穿着随便是出了名的,正式场合他大都穿中式衣服,而平时排戏则经常穿着秋衣上阵,由于昨天安排剧组探班,工作人员专门嘱咐他,要稍微注意一下穿着,虽然上衣换上了一件蓝色线衣,但脚下依然穿着那双他认为最舒服,也是最环保的黑色布鞋。<BR><BR> ■自己不穿皮衣并呼吁大家不要穿羊绒衫<BR><BR> 谈到环保,陈佩斯这个“环保大使”的称号可并非徒有虚名,他的环保意识绝对可以说走在了国人的前面。“1979年,我下乡到内蒙古,那里当时的条件很恶劣,完全是沙漠和戈壁,我在那里呆了4年,就没吃饱过饭,整天黄沙蔽日,但实际这块地方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乐土,那几年使得我对环保的认识感触太深了。”在山上住了十多年,陈佩斯每年都会组织好朋友去采摘,一去就是四五十人,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让妻子给大家做饭吃,而且尽量不用一次性的餐具,回城时还会将不可降解的垃圾带回,绝不丢弃在山上。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而且还在媒体呼吁社会重视环保,他曾经以“环保大使”的身份在央视做访谈时说,“希望每一位公民都不要穿羊绒衫,一只羊每年要吃掉多少草,破坏多少植被,而羊绒衫的价格并没有把破坏资源所付出的成本加进去。”作为演艺圈的一员,他也时常在圈中宣传他的环保理论,“大概是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到苏州拍戏,当时摄制组是在一座有名的园林中进行拍摄,一边拍一边就有剧组的人在一旁嗑瓜子、吃水果,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普遍都不强,我的戏不多,拍完后,我就拿了一个塑料袋开始捡剧组遗弃的垃圾。我跟他们说,剧组不能前脚走,后脚就让人家骂,公众人物不一定要有多高的道德水准,但不能连普通公民的道德水准都达不到。”<BR><BR> ■大队部改成了自己的家,房梁还是自己亲手上的<BR><BR> 这段时间,为了《托儿》,他每天早九点就要赶到位于世纪剧院的排练场,每天出门时他都会嘱咐家里的阿姨别忘喂鸟,而这些鸟并非是他家中养的,这样的习惯源于他和妻子在山上住的那些年。1988年,刚从八一厂转业到广播艺术团的陈佩斯由于没有房住只能到处寻摸,那时北京几乎没有商品房,最后,他下了决心,“我下过乡,我会盖房子”。于是他开着车带着怀孕的妻子找到了北京西北昌平和延庆之间的山区,把那里一处已经荒废多年的大队部改成了自己的家。那时,漫山的山桃花竞放的场景在陈佩斯眼中是那么的美,但他的父亲陈强却死活也不同意他们两口子搬到这个荒草已经长到半人多高的地方,最后,还是妻子说服了父亲。他们的房子是当地农民用当地的材料盖起来的,房子的大梁还是陈佩斯亲自上的,这个家他一直住到了现在。如今,陈佩斯虽然不常回去,但那里的村民一直把他当作村里的一员,会用“老陈回来了”来和他打招呼。以前当地农民种的大多是果树,但陈佩斯成为那里的一员后,他带领村民种了很多能够保持水土的植被。而喂鸟的习惯是因为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他忽然觉得听不到鸟叫了,于是就问当地村民,老乡说连续下了两三场雪,鸟最喜欢吃的草稞都冻上了,小鸟饿得连叫的力气都没有了。陈佩斯听了之后立即让村民帮忙把山下种的玉米磨了往山上撒,后来,每到冬天下雪的时候,村民都会去磨玉米,因为“老陈说得喂鸟”。回到城里后陈佩斯也延续了这个习惯。 <BR><BR> ■至今还开着已经开了6年的桑塔纳2000<BR><BR> 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陈佩斯至今开的还是一辆桑塔纳2000,这辆车是他在2000年买的,到现在已开了6年,而之前他开的是1994年买的一辆普桑。其实,由于其在喜剧小品和喜剧电影上的作为,陈佩斯在演艺圈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曾是演艺界最早开上车的一批人,当时大家开的几乎都是夏利,他就开上了拉达,那辆车是在1988年买的。之后,因为一个朋友有了一个进口指标,他才在1994年换了那辆进口的普桑。那时他就和妻子明确了自己的购车理念,“车这东西永远也没有止境,因此,买一辆能够满足现有能源和公路条件的车就行了,大排量的车对能源的消耗太大。如果为了公司的门面需要一辆稍好一些的车,就以公司的名义买,咱们自己就把车定位在这个档次就行了。”也正是开着前后这两辆桑塔纳,陈佩斯在路上救过多少人他自己也数不清了。有一年的大年三十,他参加完春晚开车回家,蓟门桥下一个黑影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本车已经开了过去,他又倒了回来,原来是一个有智障的孩子在自己家到姥姥家的路上迷了路,当时已经冻得直打哆嗦了。陈佩斯按照孩子说的仅有的三个字“左家庄”,把他送到了那里的派出所,民警说,如果不是他及时送来,人们都在家中过年,路上几乎没有人,孩子很有可能在寒冷的冬夜被冻死。<BR></SPAN></P>
<DIV align=center>■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BR></DIV>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ent.ynet.com/image.jsp?oid=7325931"><IMG src="http://ent.ynet.com/img.db?7325931+s(300)" border=1></A><BR></DIV>
<DIV align=center>陈佩斯“非演艺圈”的生活成就了我<BR></DIV>
<P><SPAN> 开着6年前买的“桑塔纳”救过很多人 一件出口转内销的毛线衣穿了16载———<BR><BR> 在普通人眼里,香车豪宅是属于演艺圈的生活法则,但陈佩斯是个例外,他穿着十多年前买的衣服,开着买了6年的桑塔纳,在山上一住就是近二十年,他也因此被很多圈里人视为另类。<BR> 他生活中不仅不搞笑,而且性格甚至还有些像《托儿》里的“一根筋”,只要是他认准的事,谁也别想改变,他会因为版权跟央视打官司;他会在年三十的夜里把一个智障儿童送回家;他会冒着可能无法上演的后果花几年时间写出了《阳台》,或许正是因为他对民生问题的切肤之痛,才有了“陈佩斯舞台喜剧三部曲”的成功。1月19日至24日,新版《托儿》将在海淀剧院做贺岁演出,昨天,记者在排练场见到了陈佩斯,谈到他的喜剧作品就不能回避民生问题,而他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又源于他一直以来“非演艺圈”的生活方式。<BR><BR> 陈佩斯说,“其实我的生活很简单,只是观众把我放到了一个虚高的位置上,一个人面临的经济负担无非是两种,钱太多了,或钱太少,而我是刚刚好,衣食无忧是最快乐的。”<BR><BR> ■16年前买的出口转内销的毛线衣至今还穿着<BR><BR> 去年底,陈佩斯被央视春晚的种种传言“折磨”得疲惫不堪时,他无奈在自己的公司召开了小范围的记者会,那一次,他穿的一件毛线衣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当时的话题是公司办公室里的一幅牡丹,当陈佩斯说这是一幅给他带来幸运的牡丹时,有位记者问“您身上穿的毛线衣的花纹也是牡丹吧?”于是,视线转移到了这件略显松垮的毛线衣上,陈佩斯说,“这件毛线衣有十多年了,还是1990年前后我爱人给我买的出口转内销的,那次刚好赶上大甩卖,就买了一堆。前些日子老茂看见我穿这件衣服他还问我,‘这件毛线衣还穿着呢!’其实我特别爱穿旧衣服,穿着随便、舒服。这件毛线衣和一条蓝色的裤子可是立了大功的,陪我转战南北,历经了好几部电影呢。”陈佩斯穿着随便是出了名的,正式场合他大都穿中式衣服,而平时排戏则经常穿着秋衣上阵,由于昨天安排剧组探班,工作人员专门嘱咐他,要稍微注意一下穿着,虽然上衣换上了一件蓝色线衣,但脚下依然穿着那双他认为最舒服,也是最环保的黑色布鞋。<BR><BR> ■自己不穿皮衣并呼吁大家不要穿羊绒衫<BR><BR> 谈到环保,陈佩斯这个“环保大使”的称号可并非徒有虚名,他的环保意识绝对可以说走在了国人的前面。“1979年,我下乡到内蒙古,那里当时的条件很恶劣,完全是沙漠和戈壁,我在那里呆了4年,就没吃饱过饭,整天黄沙蔽日,但实际这块地方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乐土,那几年使得我对环保的认识感触太深了。”在山上住了十多年,陈佩斯每年都会组织好朋友去采摘,一去就是四五十人,每到这个时候,他都会让妻子给大家做饭吃,而且尽量不用一次性的餐具,回城时还会将不可降解的垃圾带回,绝不丢弃在山上。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而且还在媒体呼吁社会重视环保,他曾经以“环保大使”的身份在央视做访谈时说,“希望每一位公民都不要穿羊绒衫,一只羊每年要吃掉多少草,破坏多少植被,而羊绒衫的价格并没有把破坏资源所付出的成本加进去。”作为演艺圈的一员,他也时常在圈中宣传他的环保理论,“大概是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到苏州拍戏,当时摄制组是在一座有名的园林中进行拍摄,一边拍一边就有剧组的人在一旁嗑瓜子、吃水果,那个时候,中国人的环保意识普遍都不强,我的戏不多,拍完后,我就拿了一个塑料袋开始捡剧组遗弃的垃圾。我跟他们说,剧组不能前脚走,后脚就让人家骂,公众人物不一定要有多高的道德水准,但不能连普通公民的道德水准都达不到。”<BR><BR> ■大队部改成了自己的家,房梁还是自己亲手上的<BR><BR> 这段时间,为了《托儿》,他每天早九点就要赶到位于世纪剧院的排练场,每天出门时他都会嘱咐家里的阿姨别忘喂鸟,而这些鸟并非是他家中养的,这样的习惯源于他和妻子在山上住的那些年。1988年,刚从八一厂转业到广播艺术团的陈佩斯由于没有房住只能到处寻摸,那时北京几乎没有商品房,最后,他下了决心,“我下过乡,我会盖房子”。于是他开着车带着怀孕的妻子找到了北京西北昌平和延庆之间的山区,把那里一处已经荒废多年的大队部改成了自己的家。那时,漫山的山桃花竞放的场景在陈佩斯眼中是那么的美,但他的父亲陈强却死活也不同意他们两口子搬到这个荒草已经长到半人多高的地方,最后,还是妻子说服了父亲。他们的房子是当地农民用当地的材料盖起来的,房子的大梁还是陈佩斯亲自上的,这个家他一直住到了现在。如今,陈佩斯虽然不常回去,但那里的村民一直把他当作村里的一员,会用“老陈回来了”来和他打招呼。以前当地农民种的大多是果树,但陈佩斯成为那里的一员后,他带领村民种了很多能够保持水土的植被。而喂鸟的习惯是因为有一年冬天大雪封山,他忽然觉得听不到鸟叫了,于是就问当地村民,老乡说连续下了两三场雪,鸟最喜欢吃的草稞都冻上了,小鸟饿得连叫的力气都没有了。陈佩斯听了之后立即让村民帮忙把山下种的玉米磨了往山上撒,后来,每到冬天下雪的时候,村民都会去磨玉米,因为“老陈说得喂鸟”。回到城里后陈佩斯也延续了这个习惯。 <BR><BR> ■至今还开着已经开了6年的桑塔纳2000<BR><BR> 说起来可能没人相信,陈佩斯至今开的还是一辆桑塔纳2000,这辆车是他在2000年买的,到现在已开了6年,而之前他开的是1994年买的一辆普桑。其实,由于其在喜剧小品和喜剧电影上的作为,陈佩斯在演艺圈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他曾是演艺界最早开上车的一批人,当时大家开的几乎都是夏利,他就开上了拉达,那辆车是在1988年买的。之后,因为一个朋友有了一个进口指标,他才在1994年换了那辆进口的普桑。那时他就和妻子明确了自己的购车理念,“车这东西永远也没有止境,因此,买一辆能够满足现有能源和公路条件的车就行了,大排量的车对能源的消耗太大。如果为了公司的门面需要一辆稍好一些的车,就以公司的名义买,咱们自己就把车定位在这个档次就行了。”也正是开着前后这两辆桑塔纳,陈佩斯在路上救过多少人他自己也数不清了。有一年的大年三十,他参加完春晚开车回家,蓟门桥下一个黑影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本车已经开了过去,他又倒了回来,原来是一个有智障的孩子在自己家到姥姥家的路上迷了路,当时已经冻得直打哆嗦了。陈佩斯按照孩子说的仅有的三个字“左家庄”,把他送到了那里的派出所,民警说,如果不是他及时送来,人们都在家中过年,路上几乎没有人,孩子很有可能在寒冷的冬夜被冻死。<BR></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