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重歼:中国2006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序言:
美国政府于2006年2月3日在其国防部网站上发布了2006年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于全球出现的“威胁”进行了最新一轮的定义,同时对于美国的武装力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其《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存在一些偏颇和主观上的地方,但是大体上是按照客观实际对于美国的武装力量发展进行了新的规划以应对新出现的威胁。作为一个军迷,个人感觉中国也有必要出现这样一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可是,由于中国所采取的间接威慑战略以及诸多实际情况的不允许,短期内,广大军迷的愿望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本人从一个军迷的角度出发也凑一份中国2006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当然,由于本人水平以及资料上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军事技术发展方向的了解不足,此文必然存在诸多的漏洞和错误,还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世界上的主要强权国家和新兴国家将要采取的选择将影响中国未来的战略地位及行动。中国现在一方面依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实现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自身的发展战略及行动方向。在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国家生存权的前提之下,如何很好地获得国家发展权以及繁荣权就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实质又在于中国以何种姿态进行对外交流。那些与中国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大国大都具备相当的军事力量,因此中国的国防力量将很有可能面临重大考验。关注对于中国存在军事威胁的国家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要求。
美国和印度都处于新的战略十字路口上。这两个国家都曾经与中国有过蜜月期。同样,这两个国家也与中国以不同的形式发生过战争。中国应当通过自身的主动行动去影响他们向着与中国非敌对的方面前进。
除了上述两个国家外,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朝鲜、韩国、欧洲未来的发展和选择都将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正是这些国家的发展情况将决定中国21世纪所面对的安全环境并根据安全环境调整自身国家防务政策。
印度越来越以一个新兴大国的角色出现在世界舞台之上。伴随着印度的崛起,印度的实际力量的上升更值得关注。美国提升了对于印度的重视程度,加强了与印度的交流,并试图将印度变成其对于中国的弧形包围圈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必须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印度的大国地位,并满足印度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自身影响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与印度的交流与合作,将印度向我们的朋友的方向拉拢。我们没有必要打破印度的优越感,印度的这种民族优越感正是其摆脱美国控制的最好动力。中印也可以在石油、矿产资源等等经济资源利用领域加强合作,促使印度认识到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共同利益的存在。
俄罗斯在本世纪前期将以中国的全球战略性合作伙伴的身份存在。虽然俄罗斯仍然处于国家转型期。可是从美国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无意让俄罗斯成为美国的朋友。事实上,美国如果与俄罗斯成为了朋友就必然引起欧洲的不满。俄罗斯可能的选择并不是很多。中国是其唯一可能的长期性的全球战略性合作伙伴。俄罗斯实际上正以各种行动在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做斗争,以求从整体上牵制美国的力量。出售武器以及不时的战略性行动让美国没有办法漠视俄罗斯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俄罗斯力量的存在,我国才能够有促进世界战略力量区域性平衡的条件。同时,俄罗斯作为我国最大的军事合作伙伴也对我国存在着不信任的心理,这集中体现在了武器的出售上。当然,时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领导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了,中国和俄罗斯或许在未来会有战略冲突,但是绝对不是现在。美国在东欧、高加索、中亚等俄罗斯传统的利益攸关区域的颠覆策反行动已经引起了俄罗斯的高度警觉,俄罗斯越来越感觉到俄罗斯的国家核心利益即国家安全已经受到重大威胁。这个合作伙伴必然将越来越坚定地与中国走在一起。
日本并没有过多的选择。不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日本都存在与中国进行亚洲范围内最后较量的基本条件。双方的不信任从民间到高层,贯穿于整个国家的日常活动之中。中日关系的逆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出现了三次,前面两次都被日本人民化解。可是这却并不意味着第三次对华逆流就能够被日本人民化解。前面的两次逆流分别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今昔不同往日,中国已经具备了相当力量,在亚洲范围内限制了日本的影响力。这与当年纯粹因为政治理念和民族感情而导致的中日关系恶化是不一样的。我国只能在国家尊严和主权以及重大利益不受伤害的条件下谋求对日关系的改善。如果日本的要求超出了这一范畴,就意味着日本并不希望改善对华关系。那么,我国也就只能选择孤立日本的战略,以达到在与日本的竞争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
巴基斯坦是我国南亚战略的重点之一。我国南亚战略以平衡印度这个支点为核心,却需要巴基斯坦的帮助。从力量层面上,巴基斯坦已经远逊于印度。这就需要我国在不过多刺激的印度的条件下继续加强和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双边合作。正因为巴基斯坦的存在,中国才能够更大程度上牵制印度,从而与印度在相互之间的利益协调之下完成双方战略利益的转型与合作。
朝鲜问题是我国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向。朝鲜问题不同于伊拉克,美国更不可能像打击伊拉克一样打击朝鲜。美国必然在朝鲜问题上选择与中国的接触。如果不接触而又不打击,作为美国眼中的流氓国家的群体就会产生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朝鲜是因为有中国庇护,那么其他国家在中国力量上升之后,选择中国将获得安全。同时,朝鲜拥有核武器也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核研究应当仅仅作为朝鲜与我国获得利益的手段而非目的。不让朝鲜的行为超出我国利益的范畴是必要的。
韩国现在已经成为与我国经济交流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其选择影响着东亚地区未来的走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韩国对中国并没有恶意,反而是在对日问题上,韩国与中国有着相近的立场。共同的对日领土纠纷实际上让中国和韩国形成了一个潜在联盟。与和中国的经济联系不同,韩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竞争面多。因此,可以认为韩国的未来主要竞争对手并非中国而是日本。从韩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其国家卷入与中国的冲突也是不明智的。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国家与我国的军事交流客观存。基于欧洲的长远利益,欧洲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而欧洲的选择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欧洲要发挥影响力来促进一体化,但却不是单独的对抗,更大程度的平衡选择才符合欧洲的利益。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对于我国的影响最为明显。美国的未来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对于自身的防务政策的确定。美国也是当今世界唯一能从整体上破坏中国经济结构的国家。美国拥有着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的意图暂时并不是很清晰,左右摇摆很不稳定。美国可能包容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权力颠峰国家,也有可能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围堵。
美国的目标是中国选择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成长而非军事力量的增长。这实际上与中国的要求是一致的。问题在于,中国不可能仅仅选择政治与经济力量的增长。对于国家安全,中国肯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掌握而非依靠他人的施舍。失去了军事力量保卫的政治与经济成长是极有可能被剥夺的。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军事投入尚不能从物质与精神的任何一个角度满足中国的实际需要。我们并不能够确定美国将在未来选择何种方向。从军事步骤上来看,美国正一步步准备对中国的军事围堵,从政治与经济的层面,美国却在日益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美国2006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事实上在告诉中国,美国已经日益重视中国的地位。美国把中国看成是新的战略十字路口上的国家。其实,对于美国来说,他也处于战略十字路口之上。美国拥有着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在未来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这种状态都是不可逆转的。美国的战略也是全球性的,美国拥有着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宽大战略正面。正是在这种战略正面的牵制之下,美国才会对于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忌讳。同样,中国也可以在美国不放弃宽大战略正面的前提之下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以促使美国放弃与中国敌对的这一选项。美国的国家利益并不是围堵中国,而在于他自身世界战略体系的稳固。区域性的缺失在美国看来还是要远好于战略力量的全面崩溃。
台海问题到今天为止仍然对于中美关系有极大的影响。解决台海问题是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在对美关系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解决了台海问题之后,中美之间可以以一种更为正常心态坐在一起。因此,要让美国认识到,想要中国进一步温和,必须首先把手中的中国国家核心利益还给中国。而相应的军事准备,实际上是在促进这个过程。
影响这些国家对华决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双方在互相之间的增进了解才能深化合作。同样,我们也要有第二手准备,既在交流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利益的整合与妥协的情况。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是我国增强自身遏制战争及应对战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应当发展更为全面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仍然是中国军事政策的方针。需要明确的是,积极防御并不是本土防御。重点加强的是遏制战争的能力。进攻型军事兵器才能最大程度地遏制战争。中国的国土防御作战能力只能作为我国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选择。只有加强打击对方本土以及海外军事力量的作战兵器才能达到把战争遏制于无形的目的。
由于我国尚未具备主要对手所拥有的庞大军事建设资源,因此我国也无法选择对手一样的新军事变革思路。美国选择了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共同指导新军事变革的方向。而我国只能更多基于理论的指导下将有限的军事建设资源投入到军事建设的关键方向中来。
对于国际军控裁军,应该当成捍卫国家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军控和裁军方面的配合能够换来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某些方面的让步和容忍都是考虑范围中的。如果仅??仅是单方面的军控,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世界的军事建设潮流仍然是质量建设,在质量提高的同时减少数量实际上可以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同时加强军队的战斗力。
模块化陆军 中国陆军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都被作为一种本土防卫力量使用。随着我国积极防御战略的深入,未来的一个历史时期,加强我国陆军的境外作战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了。同时,我国还面临着周边地区传统陆军强国较多的现状,无法真正意义上把较多的陆地军事力量全面转型,因为这样的做法必然危害到我国自身的的国家安全。当然,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现在并没有哪个国家试图从陆地上挑战中国,我们的陆地军事力量的建设也不能继续局限于边界安全。
我们的目标应当确立为建立模块化的陆军。即把有限的军事力量随时可以拆分重组。这样方可以在没有大规模扩军的基础上实现内外兼顾。注意国际影响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必修课。在国际大趋势是裁减人数而加强质量建设的时候,我们当然也就不应该逆历史潮流而行。
在包括主战坦克、自行火炮等等传统陆军建设方面,重点加强技术储备而非装备是必要的。我国应该注意的是包括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陆军电磁压制能力等与快速反应和部队信息化相关的领域。
完整的空中攻防体系 在空中力量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到让我们的空中攻防体系更趋完整。战斗机自然是空中力量建设的重点领域。先进战斗机的入役对于我国军队来说是十分迫切的。在我国解决了三代机的技术瓶颈之后,加强四代机的研发力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另外,在战斗机之外,以前我国的弱项也应该重视起来。电子信息战场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机,电子干扰机都是应当重视的领域,完整的网络信息能力在我国空军快速成长过程中起着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武器装备方面的加强仅仅是军事力量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战争的决定因素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人。加强训练是中国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武器装备差距客观存在的条件下,加强人这个战争的决定要素力量的充分发挥是有相当意义的。需要指出的,部队以前存在过的SU-27只飞平飞和起降之类的现象不应当继续出现。贴近实战的军事训练应当成为一个共识。
为了加强我国打击对手本土的能力,发展新一代战略空军的任务是十分紧迫的。从打击效能看,在常规战争中,战略空军的打击效费比和威慑力量都是最高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应当注意在性能上有所取舍。注重隐形能力与速度,而在载弹量方面降低指标,以降低研制的难度和提早入役的时间。
加强空军的运输能力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陆军的远程战略性机动必须依靠空中力量的配合。加强战略运输能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国军事力量的灵活性上升,增加军事力量的可布署性。因此,大型战略运输机的研制工作必须加强。
走向远洋的海军 经过若干年的建设,中国海军取得了喜人的建设成果。随着新一代多功能大型战舰的入役,我国海军力量得到了显著加强。值得注意的,我国海军力量与我国的主要对手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希望走向远洋的中国海军,直到现在也没有自身合理的远洋舰队架构。
.
航空母舰这个话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从中国海军军事力量建设的角度出发,航空母舰是一种必然的装备。现在的趋势看来,航空母舰还远远没有到过时的境地。而现有武器装备系统的,还没有一种武器拥有明显的对航空母舰作战的优势。中国海军的对手并不只有一个。也许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我国即使装备了航空母舰也不能对最强大的对手构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在面对其他对手的过程中,航空母舰应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对于航空母舰的经济承受能力必然上升。因此,先行对航空母舰的进攻与防御作战战略战术进行熟悉,并熟悉航空母舰的建造流程都是必要的。.
.
潜艇一直作为中国海军建设的一个重点。在我国海军尚未具备整体上对抗世界最强大海洋军事力量的条件下,潜艇仍然是维护局部地区我国海洋利益的最有效武器。虽然近年来我国海军新入役的常规动力潜艇质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我国仍然装备了数量巨大的老旧潜艇等待退役。包括039型与040型在内的先进潜艇还需要加大建造力度。核动力潜艇则是一个国家地位的象征,新一代093、094两型潜艇的数量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是我国对于未来国家战略的一个注释。为了体现我国遏制战争的决心,在未来四年内保持不低于6艘的攻击型核潜艇以及不低于3艘的战略导弹核潜艇都是十分必要的。.
.
水面舰艇的大型化不可避免。远洋舰队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便是大型化。近年来先后出现的052B、052C、051C、054A等型号的水面舰艇便体现了大型化的趋势。值得指出的是,从中国海军面临的空中压力来看,052C并不应该是我国最后的选择。以48枚远程防空导弹的数量来与四面相控阵雷达进行组合,显然效费比上并不合理。由此可见,未来我国水面舰艇的进一步大型化是绝对必要的。.
.
.
更为完善的战略核威慑及防御能力 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又是世界上五个核大国之一,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战略核打击能力。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都显得相当必要。战略轰炸机当然是一个方面。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也已经研发成功,关键在于数量上的加强。同时,战略核潜艇道路也必须坚定地走下去。相对于陆基战略力量,来自海洋的战略报复能力具备更大的可操作性。.
.
为了节约经费,装备一定数量的中程弹道导弹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近年来,国际核军控体系由于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倾向已经被完全打破,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众多有核和准核国家。对于这一类国家,我们应当以中近程弹道导弹搭载核弹头为主要威慑力量。由于经费上有限,我国的远程战略核力量应该集中针对少数超级大国。.
.
在建设自身的打击力量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加强国家反导系统的研发工作。从兵器发展的规律来看,洲际弹道导弹搭载核武器实现有效的威慑是今天各个大国之间遏制热战的主要手段。可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军是技术的发展,这种威慑能力总有一天会单边甚至多边形地消失。我国做好相应方面的技术准备是完全有必要的。.
.
在加强物质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从战略高度来对抗西方超级大国的军事强权。很明显,我国政府会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表态。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政府表态。通过其它渠道,我国的核战略可以进一步模糊化。这种做法可以使得我国的核武库的效力与价值大大上升。.
.
.
高起点的天军 相对于军事技术的其他方面,我国在航天领域与超级大国的差距是相对比较小。虽然由于经费上的原因,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太空指挥、管理、通信、情报、侦察、监视体系,但是相应的技术储备已经基本具备。一旦需要,我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套初步完善的太空战体系。在可预见的未来,外太空的军是化已经不可逆转。.
.
进行太空战的一些条件我国已经或者正在慢慢具备,包括强旺的综合国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辽阔的幅员、完整的太空指管通情侦监体系以及瘫痪在轨卫星的能力。应当注意的是,我国现有军事体系中精确导航定位能力相对不足,应当在较短的时间内准备建设第二代全球性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同时,瘫痪在轨卫星的能力是我国把主要对手的优势能力弱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未来一个阶段有必要继续加强。.
.
.
全面的网络信息作战能力 现有的我国军事力量最大的弱点莫过于网络信息化能力。这个弱点是致命的。虽然通过其他方面的手段,我国能够一定程度上削弱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的网络信息战能力。本质上,加强我国军队的网络信息水平才是治本的行为。毕竟,我们的对手不仅仅一个,在面对较为弱小的对手的时候,我国也应该发挥信息能力以减少自身的损失。.
.
虽然现在看起来难度很大,但是我国仍然有必要在建设自身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平台上下工夫。我国不能永久性的把网络安全这个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丢失。从长远来看,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军是力量的其它方面建设,甚至还要高于军是力量的其它方面建设。.
.
网络已经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心理战更是无时无刻不以网络为平台进行。网络上的多起事件已经证明,敌对势力在战争准备期便以各种手段试图瓦解我国国家和军队的意志。这种作战行为应该如何防御也是一个研究的方向。.
.
和美国的方向不同,我国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应侧重于整体上的信息化。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单兵信息化的过于看重从中国这个讲究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国家来看也是暂时没有必要的奢侈品。这当然就与讲求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美国不同了。.
.
.
后记:.
.
由于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加之水平上的较大差距以及时间因素,本文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两个小时的涂鸦之笔,还忘各位能够谅解其中的种种问题。.
美国政府于2006年2月3日在其国防部网站上发布了2006年版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对于全球出现的“威胁”进行了最新一轮的定义,同时对于美国的武装力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其《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存在一些偏颇和主观上的地方,但是大体上是按照客观实际对于美国的武装力量发展进行了新的规划以应对新出现的威胁。作为一个军迷,个人感觉中国也有必要出现这样一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可是,由于中国所采取的间接威慑战略以及诸多实际情况的不允许,短期内,广大军迷的愿望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本人从一个军迷的角度出发也凑一份中国2006年《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当然,由于本人水平以及资料上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军事技术发展方向的了解不足,此文必然存在诸多的漏洞和错误,还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世界上的主要强权国家和新兴国家将要采取的选择将影响中国未来的战略地位及行动。中国现在一方面依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实现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自身的发展战略及行动方向。在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国家生存权的前提之下,如何很好地获得国家发展权以及繁荣权就成为我国当前最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实质又在于中国以何种姿态进行对外交流。那些与中国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大国大都具备相当的军事力量,因此中国的国防力量将很有可能面临重大考验。关注对于中国存在军事威胁的国家符合中国国家利益的要求。
美国和印度都处于新的战略十字路口上。这两个国家都曾经与中国有过蜜月期。同样,这两个国家也与中国以不同的形式发生过战争。中国应当通过自身的主动行动去影响他们向着与中国非敌对的方面前进。
除了上述两个国家外,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朝鲜、韩国、欧洲未来的发展和选择都将对于中国的国家利益产生重大影响。正是这些国家的发展情况将决定中国21世纪所面对的安全环境并根据安全环境调整自身国家防务政策。
印度越来越以一个新兴大国的角色出现在世界舞台之上。伴随着印度的崛起,印度的实际力量的上升更值得关注。美国提升了对于印度的重视程度,加强了与印度的交流,并试图将印度变成其对于中国的弧形包围圈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必须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我们要承认印度的大国地位,并满足印度在一定范围内发挥自身影响力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与印度的交流与合作,将印度向我们的朋友的方向拉拢。我们没有必要打破印度的优越感,印度的这种民族优越感正是其摆脱美国控制的最好动力。中印也可以在石油、矿产资源等等经济资源利用领域加强合作,促使印度认识到两个发展中大国的共同利益的存在。
俄罗斯在本世纪前期将以中国的全球战略性合作伙伴的身份存在。虽然俄罗斯仍然处于国家转型期。可是从美国的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无意让俄罗斯成为美国的朋友。事实上,美国如果与俄罗斯成为了朋友就必然引起欧洲的不满。俄罗斯可能的选择并不是很多。中国是其唯一可能的长期性的全球战略性合作伙伴。俄罗斯实际上正以各种行动在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做斗争,以求从整体上牵制美国的力量。出售武器以及不时的战略性行动让美国没有办法漠视俄罗斯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俄罗斯力量的存在,我国才能够有促进世界战略力量区域性平衡的条件。同时,俄罗斯作为我国最大的军事合作伙伴也对我国存在着不信任的心理,这集中体现在了武器的出售上。当然,时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领导人已经开始认识到了,中国和俄罗斯或许在未来会有战略冲突,但是绝对不是现在。美国在东欧、高加索、中亚等俄罗斯传统的利益攸关区域的颠覆策反行动已经引起了俄罗斯的高度警觉,俄罗斯越来越感觉到俄罗斯的国家核心利益即国家安全已经受到重大威胁。这个合作伙伴必然将越来越坚定地与中国走在一起。
日本并没有过多的选择。不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日本都存在与中国进行亚洲范围内最后较量的基本条件。双方的不信任从民间到高层,贯穿于整个国家的日常活动之中。中日关系的逆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出现了三次,前面两次都被日本人民化解。可是这却并不意味着第三次对华逆流就能够被日本人民化解。前面的两次逆流分别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今昔不同往日,中国已经具备了相当力量,在亚洲范围内限制了日本的影响力。这与当年纯粹因为政治理念和民族感情而导致的中日关系恶化是不一样的。我国只能在国家尊严和主权以及重大利益不受伤害的条件下谋求对日关系的改善。如果日本的要求超出了这一范畴,就意味着日本并不希望改善对华关系。那么,我国也就只能选择孤立日本的战略,以达到在与日本的竞争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
巴基斯坦是我国南亚战略的重点之一。我国南亚战略以平衡印度这个支点为核心,却需要巴基斯坦的帮助。从力量层面上,巴基斯坦已经远逊于印度。这就需要我国在不过多刺激的印度的条件下继续加强和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双边合作。正因为巴基斯坦的存在,中国才能够更大程度上牵制印度,从而与印度在相互之间的利益协调之下完成双方战略利益的转型与合作。
朝鲜问题是我国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向。朝鲜问题不同于伊拉克,美国更不可能像打击伊拉克一样打击朝鲜。美国必然在朝鲜问题上选择与中国的接触。如果不接触而又不打击,作为美国眼中的流氓国家的群体就会产生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朝鲜是因为有中国庇护,那么其他国家在中国力量上升之后,选择中国将获得安全。同时,朝鲜拥有核武器也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核研究应当仅仅作为朝鲜与我国获得利益的手段而非目的。不让朝鲜的行为超出我国利益的范畴是必要的。
韩国现在已经成为与我国经济交流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其选择影响着东亚地区未来的走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韩国对中国并没有恶意,反而是在对日问题上,韩国与中国有着相近的立场。共同的对日领土纠纷实际上让中国和韩国形成了一个潜在联盟。与和中国的经济联系不同,韩国和日本之间的经济竞争面多。因此,可以认为韩国的未来主要竞争对手并非中国而是日本。从韩国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其国家卷入与中国的冲突也是不明智的。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国家与我国的军事交流客观存。基于欧洲的长远利益,欧洲与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避免。而欧洲的选择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欧洲要发挥影响力来促进一体化,但却不是单独的对抗,更大程度的平衡选择才符合欧洲的利益。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对于我国的影响最为明显。美国的未来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对于自身的防务政策的确定。美国也是当今世界唯一能从整体上破坏中国经济结构的国家。美国拥有着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国的意图暂时并不是很清晰,左右摇摆很不稳定。美国可能包容中国成为一个世界权力颠峰国家,也有可能对中国进行新一轮的围堵。
美国的目标是中国选择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成长而非军事力量的增长。这实际上与中国的要求是一致的。问题在于,中国不可能仅仅选择政治与经济力量的增长。对于国家安全,中国肯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掌握而非依靠他人的施舍。失去了军事力量保卫的政治与经济成长是极有可能被剥夺的。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军事投入尚不能从物质与精神的任何一个角度满足中国的实际需要。我们并不能够确定美国将在未来选择何种方向。从军事步骤上来看,美国正一步步准备对中国的军事围堵,从政治与经济的层面,美国却在日益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
美国2006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事实上在告诉中国,美国已经日益重视中国的地位。美国把中国看成是新的战略十字路口上的国家。其实,对于美国来说,他也处于战略十字路口之上。美国拥有着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在未来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这种状态都是不可逆转的。美国的战略也是全球性的,美国拥有着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宽大战略正面。正是在这种战略正面的牵制之下,美国才会对于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忌讳。同样,中国也可以在美国不放弃宽大战略正面的前提之下与美国进行军事竞争以促使美国放弃与中国敌对的这一选项。美国的国家利益并不是围堵中国,而在于他自身世界战略体系的稳固。区域性的缺失在美国看来还是要远好于战略力量的全面崩溃。
台海问题到今天为止仍然对于中美关系有极大的影响。解决台海问题是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在对美关系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解决了台海问题之后,中美之间可以以一种更为正常心态坐在一起。因此,要让美国认识到,想要中国进一步温和,必须首先把手中的中国国家核心利益还给中国。而相应的军事准备,实际上是在促进这个过程。
影响这些国家对华决策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双方在互相之间的增进了解才能深化合作。同样,我们也要有第二手准备,既在交流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利益的整合与妥协的情况。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是我国增强自身遏制战争及应对战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应当发展更为全面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仍然是中国军事政策的方针。需要明确的是,积极防御并不是本土防御。重点加强的是遏制战争的能力。进攻型军事兵器才能最大程度地遏制战争。中国的国土防御作战能力只能作为我国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的选择。只有加强打击对方本土以及海外军事力量的作战兵器才能达到把战争遏制于无形的目的。
由于我国尚未具备主要对手所拥有的庞大军事建设资源,因此我国也无法选择对手一样的新军事变革思路。美国选择了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共同指导新军事变革的方向。而我国只能更多基于理论的指导下将有限的军事建设资源投入到军事建设的关键方向中来。
对于国际军控裁军,应该当成捍卫国家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军控和裁军方面的配合能够换来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在某些方面的让步和容忍都是考虑范围中的。如果仅??仅是单方面的军控,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世界的军事建设潮流仍然是质量建设,在质量提高的同时减少数量实际上可以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同时加强军队的战斗力。
模块化陆军 中国陆军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都被作为一种本土防卫力量使用。随着我国积极防御战略的深入,未来的一个历史时期,加强我国陆军的境外作战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了。同时,我国还面临着周边地区传统陆军强国较多的现状,无法真正意义上把较多的陆地军事力量全面转型,因为这样的做法必然危害到我国自身的的国家安全。当然,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现在并没有哪个国家试图从陆地上挑战中国,我们的陆地军事力量的建设也不能继续局限于边界安全。
我们的目标应当确立为建立模块化的陆军。即把有限的军事力量随时可以拆分重组。这样方可以在没有大规模扩军的基础上实现内外兼顾。注意国际影响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必修课。在国际大趋势是裁减人数而加强质量建设的时候,我们当然也就不应该逆历史潮流而行。
在包括主战坦克、自行火炮等等传统陆军建设方面,重点加强技术储备而非装备是必要的。我国应该注意的是包括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陆军电磁压制能力等与快速反应和部队信息化相关的领域。
完整的空中攻防体系 在空中力量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到让我们的空中攻防体系更趋完整。战斗机自然是空中力量建设的重点领域。先进战斗机的入役对于我国军队来说是十分迫切的。在我国解决了三代机的技术瓶颈之后,加强四代机的研发力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另外,在战斗机之外,以前我国的弱项也应该重视起来。电子信息战场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机,电子干扰机都是应当重视的领域,完整的网络信息能力在我国空军快速成长过程中起着力量倍增器的作用。
武器装备方面的加强仅仅是军事力量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战争的决定因素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人。加强训练是中国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武器装备差距客观存在的条件下,加强人这个战争的决定要素力量的充分发挥是有相当意义的。需要指出的,部队以前存在过的SU-27只飞平飞和起降之类的现象不应当继续出现。贴近实战的军事训练应当成为一个共识。
为了加强我国打击对手本土的能力,发展新一代战略空军的任务是十分紧迫的。从打击效能看,在常规战争中,战略空军的打击效费比和威慑力量都是最高的。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应当注意在性能上有所取舍。注重隐形能力与速度,而在载弹量方面降低指标,以降低研制的难度和提早入役的时间。
加强空军的运输能力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陆军的远程战略性机动必须依靠空中力量的配合。加强战略运输能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国军事力量的灵活性上升,增加军事力量的可布署性。因此,大型战略运输机的研制工作必须加强。
走向远洋的海军 经过若干年的建设,中国海军取得了喜人的建设成果。随着新一代多功能大型战舰的入役,我国海军力量得到了显著加强。值得注意的,我国海军力量与我国的主要对手相比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希望走向远洋的中国海军,直到现在也没有自身合理的远洋舰队架构。
.
航空母舰这个话题已经讨论很多年了。从中国海军军事力量建设的角度出发,航空母舰是一种必然的装备。现在的趋势看来,航空母舰还远远没有到过时的境地。而现有武器装备系统的,还没有一种武器拥有明显的对航空母舰作战的优势。中国海军的对手并不只有一个。也许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我国即使装备了航空母舰也不能对最强大的对手构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在面对其他对手的过程中,航空母舰应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我国对于航空母舰的经济承受能力必然上升。因此,先行对航空母舰的进攻与防御作战战略战术进行熟悉,并熟悉航空母舰的建造流程都是必要的。.
.
潜艇一直作为中国海军建设的一个重点。在我国海军尚未具备整体上对抗世界最强大海洋军事力量的条件下,潜艇仍然是维护局部地区我国海洋利益的最有效武器。虽然近年来我国海军新入役的常规动力潜艇质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我国仍然装备了数量巨大的老旧潜艇等待退役。包括039型与040型在内的先进潜艇还需要加大建造力度。核动力潜艇则是一个国家地位的象征,新一代093、094两型潜艇的数量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是我国对于未来国家战略的一个注释。为了体现我国遏制战争的决心,在未来四年内保持不低于6艘的攻击型核潜艇以及不低于3艘的战略导弹核潜艇都是十分必要的。.
.
水面舰艇的大型化不可避免。远洋舰队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便是大型化。近年来先后出现的052B、052C、051C、054A等型号的水面舰艇便体现了大型化的趋势。值得指出的是,从中国海军面临的空中压力来看,052C并不应该是我国最后的选择。以48枚远程防空导弹的数量来与四面相控阵雷达进行组合,显然效费比上并不合理。由此可见,未来我国水面舰艇的进一步大型化是绝对必要的。.
.
.
更为完善的战略核威慑及防御能力 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又是世界上五个核大国之一,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战略核打击能力。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都显得相当必要。战略轰炸机当然是一个方面。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也已经研发成功,关键在于数量上的加强。同时,战略核潜艇道路也必须坚定地走下去。相对于陆基战略力量,来自海洋的战略报复能力具备更大的可操作性。.
.
为了节约经费,装备一定数量的中程弹道导弹也是符合中国利益的。近年来,国际核军控体系由于某些国家的单边主义倾向已经被完全打破,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众多有核和准核国家。对于这一类国家,我们应当以中近程弹道导弹搭载核弹头为主要威慑力量。由于经费上有限,我国的远程战略核力量应该集中针对少数超级大国。.
.
在建设自身的打击力量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加强国家反导系统的研发工作。从兵器发展的规律来看,洲际弹道导弹搭载核武器实现有效的威慑是今天各个大国之间遏制热战的主要手段。可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军是技术的发展,这种威慑能力总有一天会单边甚至多边形地消失。我国做好相应方面的技术准备是完全有必要的。.
.
在加强物质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从战略高度来对抗西方超级大国的军事强权。很明显,我国政府会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表态。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政府表态。通过其它渠道,我国的核战略可以进一步模糊化。这种做法可以使得我国的核武库的效力与价值大大上升。.
.
.
高起点的天军 相对于军事技术的其他方面,我国在航天领域与超级大国的差距是相对比较小。虽然由于经费上的原因,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太空指挥、管理、通信、情报、侦察、监视体系,但是相应的技术储备已经基本具备。一旦需要,我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套初步完善的太空战体系。在可预见的未来,外太空的军是化已经不可逆转。.
.
进行太空战的一些条件我国已经或者正在慢慢具备,包括强旺的综合国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辽阔的幅员、完整的太空指管通情侦监体系以及瘫痪在轨卫星的能力。应当注意的是,我国现有军事体系中精确导航定位能力相对不足,应当在较短的时间内准备建设第二代全球性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同时,瘫痪在轨卫星的能力是我国把主要对手的优势能力弱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未来一个阶段有必要继续加强。.
.
.
全面的网络信息作战能力 现有的我国军事力量最大的弱点莫过于网络信息化能力。这个弱点是致命的。虽然通过其他方面的手段,我国能够一定程度上削弱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的网络信息战能力。本质上,加强我国军队的网络信息水平才是治本的行为。毕竟,我们的对手不仅仅一个,在面对较为弱小的对手的时候,我国也应该发挥信息能力以减少自身的损失。.
.
虽然现在看起来难度很大,但是我国仍然有必要在建设自身的操作系统和网络平台上下工夫。我国不能永久性的把网络安全这个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丢失。从长远来看,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军是力量的其它方面建设,甚至还要高于军是力量的其它方面建设。.
.
网络已经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心理战更是无时无刻不以网络为平台进行。网络上的多起事件已经证明,敌对势力在战争准备期便以各种手段试图瓦解我国国家和军队的意志。这种作战行为应该如何防御也是一个研究的方向。.
.
和美国的方向不同,我国的军队信息化建设应侧重于整体上的信息化。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单兵信息化的过于看重从中国这个讲究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国家来看也是暂时没有必要的奢侈品。这当然就与讲求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美国不同了。.
.
.
后记:.
.
由于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加之水平上的较大差距以及时间因素,本文仅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两个小时的涂鸦之笔,还忘各位能够谅解其中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