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痛风,远离痛风

8531

普通会员
2007-01-27
2,453
0
0
痛风的成因是由于血液内的尿酸过高,令尿酸盐结晶体沈积在关节内,造成关节发炎、红肿、胀痛和发热。但并非每个有尿酸过高的病人都会有痛风。


血中尿酸高会造成痛风,而原因可能是:

1.身体製造了过多的尿酸,如恶性贫血、地中海型贫血、白血病、骨髓瘤、牛皮癣、副甲状腺亢进、结节病、BARTTER候群等,使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太快。

2.身体排除尿酸的速度不够快,如肾病、铅中毒。

3.使用利尿剂、阿斯匹林、抗癌药、或某些抗生素会增加体内的尿酸。

4.家族性的遗传,造成血尿酸过高症及痛风。

5.其他还有嗜酒、进食高嘌呤食物(嘌呤经新陈代谢后会变成尿酸)、饥饿、肥胖、高血压。


痛风通常侵袭中年男性和停经后的妇女,但有日趋年轻化的趋势。血尿酸过高但没有出现症状者,可不接受治疗。


A.急性痛风:
通常发生于半夜,发作部位出现红、肿、发热及严重疼痛,此时任何轻微的碰触都会使疼痛加剧,有时关节会痛到连被也不能盖。七成病人的大脚姆趾关节会受侵袭,其他受影响的关节包括脚跟、足背、踝、膝、腕关节和手肘。

发病时可以有一个或以上关节受影响,关节还会变成红色或紫色,活动不灵,有时更会发烧。发病后期,关节附近的皮肤会很痒和脱屑。病情轻的话会持续几小时或一至二天,严重者可持续一至两星期,甚至整个月。此时百分之八十的患者血中尿酸值均高。


B.慢性痛风:
痛风患者若没有接受适当治疗,在十年后可能会变成慢性痛风。病人除了有长期慢性关节疼痛外,患者的关节、耳轮、皮下组织甚至内臟器官,因为尿酸的沈积形成奶色粒状或球状的凸起,称作痛风石。痛风石加上慢性发炎,会使关节逐渐腐蚀,导致关节变形。


C.痛风性肾病变:
尿酸盐可能沈积于肾臟,引起肾臟病变及肾功能衰退。


D.尿路尿酸盐结石:
由于血尿酸过高,随着尿液排泄出来的尿酸盐亦随之而增加。过量的尿酸盐会在尿路内沈淀,形成结石。


E.其它相关疾病:
很多痛风病人都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和高血脂症。


预防发作:
预防痛风发作的重点在于长期服用药物来降低体内尿酸的含量。如果体内尿酸太多是因为身体无法排除它,建议服用sulfinpyrazone (Anturane),每天200-400毫克,分几次服用,它能帮助肾臟将尿酸排除在尿液内。

阿斯匹灵会阻碍Anturane的功效,因此应避免两者同时服用。如果尿酸太多是因为生产过量,则建议服用300毫克的Allopurinol (Zyloprim)锭剂一颗,来抑制尿酸的製造。

身体接受Zyloprim和Anturane的程度大致良好,但是偶尔会有红疹的情况发生,而且 Zyloprim有时候还会影响肝功能,因此服药期间最好每年定期去作验血检查1、2次。如果这两种预防性药物还无法防止痛风的发作A不妨每天再加上1- 2颗0.6毫克的秋水仙素(colchicines),它对痛风引起的急性发炎关节有特别的效用。

不遵守饮食约束的人常得承担痛苦的后果。然而即使再合作再谨慎饮食的人,痛风仍然可能发作,原因不外是压力太大引起极度地焦虑、深恐要开刀,或是受了感染或是利尿剂的关係,或者根本毫无理由。



1.发病时应提高患部关节,让患部休息。

2.使用具消炎性的止痛药,例如:ibuprofen/naproxen及秋水仙素(colchicines),长期降尿酸药(allopurinol),则在痛风发作后使用。

3.避免阿司匹灵或acetaminophen等药物。

4.不能用冷敷或热敷,因为会令痛风加剧。

5.避免含嘌呤(purine)的食物,以避免形成大量尿酸,此类食物如:内臟、肉汤、肉汁、肉类(牛羊鸡鸭、香肠)、海产类(沙丁鱼、鯷鱼、鰽鱼、鲤鱼、鱸鱼、虾贝类、貽贝、蚵仔、鲍鱼)、芦笋、干豆、扁豆、白花椰菜、菠菜、菇类、燕麦片、全麦麵包、酵母菌(优酪乳)等。目前的观念,饮食控制对痛风治疗的效果并不显着,即使再严格的饮食控制只能降低尿酸1至2mg/dL,平常对高普林食物如内臟、鱼肉类、胚芽类、肉汁、豆类不要过份摄取即可;但在急性发作时,应严格控制,尽量选择嘌呤(purine)量低的食物,如蛋类、奶类、米、麦、瓜类、蔬菜及各式水果,蛋白质最好完全从蛋类及奶类产中吸收。黄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浆、酱油、豆芽等,虽含较高量的嘌呤,但因所含嘌呤的种类与肉类的不同,故于非急性发病期间,仍可适量摄取。

6.维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少吃油炸食物,脂肪代谢常使血中尿酸更高;避免暴饮暴食,因暴饮暴食可能会引发痛风。食慾不佳时,须注意补充含糖份的饮品,以免加速身体组织的新陈代谢,诱发痛风。不宜以减肥餐方式控制体重,以免因禁食造成细胞分解,将尿酸释出。体重过重时应慢慢减重,每月以减轻一公斤体重为宜,但急性发病期不宜减重。

7.补充大量水份,每天喝3000-4000西西以上的水份,可帮助尿酸排出体外,也可避免痛风引起的肾结石。

8.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咖啡及茶则可适量使用。

9.喝药草茶,专家推荐洋菝契(sarsaparilla)、蓍草(yarrow)、玫瑰实、欧薄荷(peppermint)等药草。

10.控制血压。

11.服用维用命要请教医师,过量的菸草酸及维他命A可能引起痛风发作。

12.保护关节,不要绊到脚趾,同时勿穿过紧的鞋子。

13.多吃樱桃,可以紓解痛风。

14.以木炭粉和亚麻仁敷在疼痛的关节、将脚泡在木炭粉和水调和的热水中或是一天服用四次0.5至1茶匙的活性木炭,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尿酸量。


一般正常饮食每天约含有600–1000毫克之普林。

☆急性痛风发病期应儘量选择普林含量低的食物(第一组),蛋白质最好完全由蛋类、奶类及奶製品供给。

☆非急性痛风发病期仍应避免食用普林含量高的第三组食物,应酌量选择第二组食物,肉类减少为每餐勿超过二两,以牛奶、鸡蛋取代部分蛋白质的来源,第二组食物之蔬菜,干豆类应儘量减少食用,平时可多选择第一组食物。



食物中普林含量分类表(每100公克):

第一组食物(0–25毫克普林)

1.奶、蛋、豆、鱼、肉类:
(1)各种奶类及奶製品。
(2)各种蛋类。
(3)猪血。
(4)海参、海蜇皮。

2.五榖、根茎类:
(1)米、麦、米粉、冬粉、麵线、通心粉、麦片等。
(2)玉米、马铃薯、甘藷、芋头等。

3.油脂类:植物油及动物油。

4.蔬菜类:
(1)白菜、菠菜、莧菜、芥兰菜、高丽菜、芹菜、花椰菜、韭菜、韭黄等。
(2)苦瓜、小黄瓜、冬瓜、丝瓜、胡瓜、茄子等。
(3)胡萝蔔、萝蔔、青椒、洋葱、蕃茄等。
(4)木耳、豆芽菜、醃菜类。

5.水果类:各类水果。

6.其他:瓜子、葡萄干、龙眼干、糖果、蜂蜜、果冻。



第二组食物(25-150毫克普林)

1.奶、蛋、豆、鱼、肉类:
(1)绿豆、红豆、花生等。
(2)豆腐、豆干、豆浆、味噌等。
(3)鸡肉、猪肉(瘦)、牛肉、羊肉等。
(4)鸡心、鸡肫、鸭肠、猪腰、猪肚、猪脑等。
(5)黑鯧鱼、草鱼、鲤鱼、红鱠、秋刀鱼、鱔鱼、鰻鱼、旗鱼等。

2.蔬菜类:
(1)青江菜、茼蒿菜、九层塔等。
(2)四季豆、皇帝豆、红豆、豌豆等。
(3)洋菇、鲍鱼菇、海带、笋干、金针、银耳等

3.其他:花生、腰果、栗子、莲子、杏仁、枸杞等。



第三组食物(150-1000毫克普林)应儘量避免食用

1.奶、蛋、豆、鱼、肉类:
(1)黄豆、麦芽、发芽豆类。
(2)鸡肝、鸡肠、鸭肝、猪肝、猪小肠、牛肝等。
(3)白鯧鱼、鰱鱼、虱目鱼、乌鱼、吴郭鱼、四破鱼、白带鱼、鯊鱼、吻仔鱼、海鰻、沙丁鱼等。
(4)小鱼干、扁鱼干。
(5)小管、草虾、牡蠣、蛤蜊、蚌蛤、干贝等。

2.蔬菜类:
(1)豆苗、黄豆芽、芦笋。
(2)紫菜、香菇。
3.其他:肉汁、浓肉汤(汁)、鸡精、酵母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