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做到了世上最浪漫的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父母是世上最普通的夫妻,但拥有着世上最浪漫的爱情。
父母是1968年3月24日结的婚,如今他们都已年过六旬。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父亲从重庆一所建筑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支援山区建设,来到了鄂西,从事恩施自治州的水文测量工作。我母亲当时在市区的一家医院上班。据说,他们是一见钟情。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从来没有看到父母闹过别扭。我父亲经常要出差,一走便是几个月。母亲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从不抱怨。
父亲回家的日子,就是我们一家人的节日。母亲会比平时提前个把钟头下班,拎着一大堆我们爱吃的东西下厨房,父亲就在一旁忙着择菜、摆桌椅碗筷。吃完饭,父亲会拿出他心爱的小提琴或二胡,拉一些母亲喜欢的曲子,有时是《梁祝》,有时是西洋乐曲。
父亲拉琴的样子总是特别陶醉,母亲则面带微笑静静坐在他对面,和着拍子轻轻点头。这时候,我和哥哥会搬来自己的小板凳挨着母亲坐下。
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前,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昏倒在地。当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我和哥哥都在外地上班,父亲像往常一样奔波在他的勘测工地上。等他晚上风尘仆仆地回到家,母亲已经不省人世了。
虽然经过医生们的全力抢救,母亲在生死线上挣扎过来了,但此后,母亲的左侧肢体偏瘫,脑子也不如从前那么好使了。
母亲这一病,对父亲打击非常大,同时,也花掉了家里几乎全部的积蓄。父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自责地跟我说:“我这辈子都扑在工作上,欠她的太多了……”我不知该怎样劝慰父亲。但我知道,父亲总在想办法弥补对妻子的关爱。
这让我回忆起另外一件事。1986年,我母亲因操劳过度患上了轻度脑萎缩。那年夏天,父亲特意带她到北戴河疗养了20多天。回来讲起度假的经历,母亲显出小孩子似的兴奋,她把与父亲在北戴河的合影一次次地拿出来给我们看,跟我们介绍,这是白天父亲拽着她到海边晒太阳、教她游泳,那天傍晚她和父亲在沙滩上拾贝壳、抓螃蟹……母亲还带回一串用小贝壳穿成的项链,她说是父亲亲手为她做的。
在母亲病倒前,来自北戴河的这些纪念物都是她的宝贝,每年她都会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再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但到了2002年,她再也不能回忆了。
2002年5月30日,父亲为了帮母亲治好偏瘫,专程坐飞机将母亲送到某大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因为一起意外的医疗事故,母亲不仅没有康复,反而成了植物人。
那次医疗事故16天之后,母亲半睁开眼睛,表情很平静,很像小时候晚上守着我做功课时的样子,只是她不能说话,不能吃饭,不能活动了。医生无奈地说:“把她带回家,找找中医,探探名方,兴许会创造出奇迹。”
医生话音刚落,我看到白发鬓鬓的父亲颤巍巍地走到病房的角落里,失声痛哭。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他那么痛苦地哭。当时,病房外张灯结彩,人们都在喜气洋洋地欢庆新年。
大年初一,父亲将母亲接回家中,自己护理。从此,年过花甲的父亲,捧起厚厚的医学书籍,开始通过报纸、网络,四处探寻名医、收集治疗瘫痪的相关信息,甚至背起背篓到深山老林里采草药。
也有不少人劝父亲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一个植物人身上,还帮他介绍新对象,父亲全都婉言谢绝。医生说,要使植物人恢复记忆,得从她喜爱的事情入手。父亲知道母亲以前最爱听他拉小提琴,他特意在重庆一家琴行买来新乐器,他说他要用最好的琴为母亲拉最动听的曲。
父亲坚持天天为母亲读报,将我们全家在一起过年时拍摄的录像带放给母亲看,蹲在母亲面前,跟她聊我们小时候的事儿。很多时候,我回家,看到他们这样面对面的情景,都有些恍惚,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儿时的黄昏。
2004年初,我们为母亲设立了家庭病床,专门聘请了三名理疗医师和三名护理人员,负责给母亲进行按摩、针灸等康复治疗。现在,母亲的病情已明显有了好转,父亲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也许,在我们看来,最浪漫的事,也许是送女孩子999朵玫瑰,或者在豪华的婚礼上用玫瑰铺成花路……
我们一个个都比着浪漫,秀给别人看的浪漫越秀越惊人,可是,我们内心里的浪漫去了哪里呢?内心里的浪漫源于深沉的爱。因为深深的爱,父亲拉琴时,母亲是那么陶醉;因为深深的爱,母亲在年老时还像少女般珍藏着贝壳。
有一首歌叫《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母亲现在真的是哪儿也去不了了,可她依然是父亲手心里的宝。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父母是世上最普通的夫妻,但拥有着世上最浪漫的爱情。
父母是1968年3月24日结的婚,如今他们都已年过六旬。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父亲从重庆一所建筑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支援山区建设,来到了鄂西,从事恩施自治州的水文测量工作。我母亲当时在市区的一家医院上班。据说,他们是一见钟情。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从来没有看到父母闹过别扭。我父亲经常要出差,一走便是几个月。母亲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从不抱怨。
父亲回家的日子,就是我们一家人的节日。母亲会比平时提前个把钟头下班,拎着一大堆我们爱吃的东西下厨房,父亲就在一旁忙着择菜、摆桌椅碗筷。吃完饭,父亲会拿出他心爱的小提琴或二胡,拉一些母亲喜欢的曲子,有时是《梁祝》,有时是西洋乐曲。
父亲拉琴的样子总是特别陶醉,母亲则面带微笑静静坐在他对面,和着拍子轻轻点头。这时候,我和哥哥会搬来自己的小板凳挨着母亲坐下。
天有不测风云,几年前,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昏倒在地。当时,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我和哥哥都在外地上班,父亲像往常一样奔波在他的勘测工地上。等他晚上风尘仆仆地回到家,母亲已经不省人世了。
虽然经过医生们的全力抢救,母亲在生死线上挣扎过来了,但此后,母亲的左侧肢体偏瘫,脑子也不如从前那么好使了。
母亲这一病,对父亲打击非常大,同时,也花掉了家里几乎全部的积蓄。父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自责地跟我说:“我这辈子都扑在工作上,欠她的太多了……”我不知该怎样劝慰父亲。但我知道,父亲总在想办法弥补对妻子的关爱。
这让我回忆起另外一件事。1986年,我母亲因操劳过度患上了轻度脑萎缩。那年夏天,父亲特意带她到北戴河疗养了20多天。回来讲起度假的经历,母亲显出小孩子似的兴奋,她把与父亲在北戴河的合影一次次地拿出来给我们看,跟我们介绍,这是白天父亲拽着她到海边晒太阳、教她游泳,那天傍晚她和父亲在沙滩上拾贝壳、抓螃蟹……母亲还带回一串用小贝壳穿成的项链,她说是父亲亲手为她做的。
在母亲病倒前,来自北戴河的这些纪念物都是她的宝贝,每年她都会拿出来摸一摸,看一看,再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但到了2002年,她再也不能回忆了。
2002年5月30日,父亲为了帮母亲治好偏瘫,专程坐飞机将母亲送到某大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因为一起意外的医疗事故,母亲不仅没有康复,反而成了植物人。
那次医疗事故16天之后,母亲半睁开眼睛,表情很平静,很像小时候晚上守着我做功课时的样子,只是她不能说话,不能吃饭,不能活动了。医生无奈地说:“把她带回家,找找中医,探探名方,兴许会创造出奇迹。”
医生话音刚落,我看到白发鬓鬓的父亲颤巍巍地走到病房的角落里,失声痛哭。那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他那么痛苦地哭。当时,病房外张灯结彩,人们都在喜气洋洋地欢庆新年。
大年初一,父亲将母亲接回家中,自己护理。从此,年过花甲的父亲,捧起厚厚的医学书籍,开始通过报纸、网络,四处探寻名医、收集治疗瘫痪的相关信息,甚至背起背篓到深山老林里采草药。
也有不少人劝父亲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一个植物人身上,还帮他介绍新对象,父亲全都婉言谢绝。医生说,要使植物人恢复记忆,得从她喜爱的事情入手。父亲知道母亲以前最爱听他拉小提琴,他特意在重庆一家琴行买来新乐器,他说他要用最好的琴为母亲拉最动听的曲。
父亲坚持天天为母亲读报,将我们全家在一起过年时拍摄的录像带放给母亲看,蹲在母亲面前,跟她聊我们小时候的事儿。很多时候,我回家,看到他们这样面对面的情景,都有些恍惚,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儿时的黄昏。
2004年初,我们为母亲设立了家庭病床,专门聘请了三名理疗医师和三名护理人员,负责给母亲进行按摩、针灸等康复治疗。现在,母亲的病情已明显有了好转,父亲的精神状态也好多了。
也许,在我们看来,最浪漫的事,也许是送女孩子999朵玫瑰,或者在豪华的婚礼上用玫瑰铺成花路……
我们一个个都比着浪漫,秀给别人看的浪漫越秀越惊人,可是,我们内心里的浪漫去了哪里呢?内心里的浪漫源于深沉的爱。因为深深的爱,父亲拉琴时,母亲是那么陶醉;因为深深的爱,母亲在年老时还像少女般珍藏着贝壳。
有一首歌叫《最浪漫的事》:“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母亲现在真的是哪儿也去不了了,可她依然是父亲手心里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