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击必杀——中国功夫电影简史

紫色枫扬

社区贡献者
2006-03-15
14,960
0
0

李小龙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久负盛名的类型片种,功夫片几乎拥有和中国电影一般长的年龄,处于新千年伊始的功夫电影,它的前世今生又是如何书写的呢?翻开历史的那一篇章,我们将会看到传奇的一幕幕……

火烧红莲寺
第一章,武侠电影的第一次浪潮
作为中国动作电影的最初形式,武侠电影在中国影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武侠电影之所以能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就能兴起,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千百年来侠义小说的风行,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每一次武侠电影的浪潮,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武侠小说都有很大关系,如20世纪30年代的平江不肖生、王度庐、还主楼主,60年代的金庸、古龙、梁羽生,他们的作品都直接带动了当时武侠电影的兴起。
在《火烧红莲寺》之前,有资料记载的武侠电影已经有很多了(胶片早已失传),不过这些电影大多改编自《水浒传》、《七侠五义》这类古典章回体小说,故事内容也都是百姓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直到上海的明星公司在1928年出品了《火烧红莲寺》之后,武侠电影的第一个黄金年代,才被正式开启。
《火烧红莲寺》被明星公司一拍就是18集,这个数字放到今天也是足够骇人的。这部掺杂着神话鬼怪,天人交战的魔幻电影,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由于电影在那时还属于新兴事物,观众对于电影的幕后技术知之甚少,所以很多观众都认为世间真的有神怪魔法存在,武术家们也的确可以御剑飞仙。国民党政府在30年代初查禁了“红莲寺”系列电影,武侠功夫电影的浪潮逐渐转移到了香港。
抗战结束以后,香港的电影工业逐渐复苏,大量的电影工作者都从内地南来,这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最初的繁荣期。香港电影在4、50年代出现的功夫热潮,多少也可以说是内地功夫电影热潮的一种延续,当时最火爆的系列电影就要属《黄飞鸿》(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第六部)是头一号了,永远都是关德兴饰演黄飞鸿,石坚出演和黄飞鸿作对的恶霸,曹达华饰演梁宽,这么几位恒久不变的主要演员,成就了香港观众心目中恒久不变的经典人物。
关德兴版的《黄飞鸿》电影在当时可是招财法宝,那时电影公司的老板只要是缺少资金了,就会开拍《黄飞鸿》电影,因为它肯定会大卖特卖。关德兴前后一共出演了在77部电影中扮演了黄飞鸿这一人物,他几乎成为了黄飞鸿的同义词,香港影迷对他的喜爱至今未曾消褪。
50年代香港的功夫电影还不算大热,因为《黄飞鸿》系列电影颇有些一支独秀的感觉,当时的香港电影公司多是以拍摄文艺片为主,功夫电影还不算主流,和今天的王者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并且《黄飞鸿》系列的主创们的创作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除了《黄飞鸿》系列,他们也没有拓展更多的动作片题材,这也是他们的影响力受到局限的一个重要原因。

邵氏名导张彻
第二章,大师的时代
1957年,邵逸夫来到香港,因为他的直接参与,邵氏公司从原来侧重于电影的院线发行,工作重心也转移到了电影制作上来。邵氏公司专门注重商业类型片的开发,这也是后来香港成为商业电影之都直接原因。邵氏在成功开发出黄梅调电影这一成功的类型片之后,继而又把武侠电影这一题材给做大做广。
1966年,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率先引起轰动,邵氏终于在武侠电影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胡金铨把文人精神带入武侠电影,电影的画面也精美到如中国山水画一般秀丽,通过娴熟的剪辑技巧和电影特技的渲染,把中国功夫表现得神乎其技。虽然60年香港也出品了不少武侠电影,但是《大醉侠》才算得上是代表作之一。胡金铨在拍完《大醉侠》之后就离开邵氏,去了台,他后来的经典作品大都是在台摄制完成的。他于1966年在台执导完成的《龙门客栈》,和1971年上映的《侠女》是他后来两部最著名的代表作品。《龙门客栈》在当时也创下了华语影片的卖座纪录,给台萎靡不振的功夫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也连带烧旺了香港的功夫影市。《侠女》是文艺武侠,主旨在于宣扬导演个人的佛学思想,剧中的武打动作只是一个陪衬而已,虽然胡金铨此时的武侠片造诣已经是登峰造极的境界了,但他还是没有刻意地去迎合市场,一部精雕细琢的《侠女》拍了四年之久,也成为首部在戛纳电影节拿下技术大奖的影片,成就了胡金铨武侠片大师的国际地位。

胡金铨(右)在指导演员
回到1967年,由邵氏出品,张彻导演的《独臂刀》横空出世。通常性的,武侠电影时常以女性角色为中心,如《火烧红莲寺》、《大醉侠》、《女飞侠黄莺》皆是如此。阳刚之气在武侠电影中很少表现得极为旺盛,只有到了这部《独臂刀》之后,中国武侠电影中才算有了“阳刚暴力美学”这个美誉。《独臂刀》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从它面世的那一天起,中国的武侠动作片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张彻从此以后就专心一意为邵氏拍摄武侠动作电影,古装武侠电影日渐式微之后,张彻开发了“民初功夫片”这一类型,《报仇》、《大决斗》、《马永贞》等影片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张彻后来也改编了不少金庸的名作,但由于金庸的作品大多有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些内容都不是张彻可以尽情融入电影之中的,所以张彻改编的金庸作品没有成功的范例。
从张彻的转变就可以看出,武侠片和功夫片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二者之间有区别,但也有联系。它们其实都属于动作电影,只是表现的手法不太一样,武侠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古代,片中的人物所使用的功夫,也是超乎常规的。功夫片比较实际一些,毕竟都是发生在民末清初,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还都健在,人们对功夫也有一定的认识,不按常理出牌是行不通的。这也决定了早期武侠片的动作较为写意,而张彻时代的功夫片动作较为写实的特点。
邵氏在60到70年代初的香江影坛,可谓是一统江湖,邵氏公司已经成为那一段时期香港电影的代表,他们公司出品的影片几乎独霸了当时的东南亚市场。当时邵氏最引以为傲的产品,就是动作片了。除了张彻以外,邵氏另外两位动作片的代表人物是刘家良和楚原。

古龙
刘家良之前一直干动作指导,他与张彻合作了十几年,张彻很多经典名作,都缺少不了刘家良的一份功劳。同理,刘家良后来导演的作品风格,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张彻风格的影响。1975年,香港上映了刘家良的导演处女作——《神打》,这是他第一部独立完成的功夫片电影,影片故事发生的年代还是设定在民国初年,由一个靠装神弄鬼神打小子来引出故事,剧中由汪禹饰演的神打小子打出“十形拳”煞是好看!
刘家良在《神打》之后一炮打响,相继推出了《少林三十六房》、《中华丈夫》、《陆阿彩与黄飞鸿》、《十八般武艺》等众多经典动作电影,其中尤以《少林三十六房》最为受到海内外功夫片影迷的推崇,认为这部影片代表了刘家良动作电影的最高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香港动作电影的一个高峰。 《少林三十六房》于1978年公映,甫一问世,就引发了市场的强烈震动,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部影片展示了前所未及的“真功夫”,通过对三德和尚艰辛的学武过程的细致刻画,让观众领略到了武学的至高境界。刘家良在自己的动作电影中,无时无刻不忘宣扬中华武学的传统美德,希望通过电影来告诉观众,学武的意义不在于争强好胜,而是在于强身健体,甚至进一步的是修身养性,这些思想在刘家良的动作电影中表现得都非常直白。
动作电影每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潮,都会趋于平静,在刚要走向没落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某位奇才让动作电影起死回生。动作电影也分为很多小类型:古装武侠、民初功夫、时装动作这三个主要的动作类型。古装武侠在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影坛声势已经大不如前,很多人都觉得这个类型的电影已经快被做死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同样是文人出身的楚原,把古装武侠电影又带回到了风头浪尖。 .
说到楚原古装武侠的兴起,就不能不提起另外一个作家,他就是古龙。楚原90%的武侠电影都是根据古龙的原著小说改编,并且大多是由狄龙领衔主演,楚原-古龙-狄龙,也组成了当时享誉影坛的“铁三角”。楚原拍摄的古龙武侠片,胜在剧情峰回路转,刘家良的动作片看点是真功夫,所以在剧情上是弱项。而楚原有古龙小说作为坚实的剧情后盾,单是紧张悬疑的电影情节,已经很好地勾起了观众观影地兴趣了。从1976年地《流星•蝴蝶•剑》开始,楚原5年间相继拍摄了17部古龙原著的武侠电影,他本人也成为邵氏片场最忙碌的一个导演,有时一天就要跑几个剧组,工作精力当真是旺盛得可以。
邵氏的武指唐佳也是功夫片历史上一位不可磨灭的功臣,他为邵氏指导了过百部影片的动作,是邵氏功夫片黄金时代的重要见证者。唐佳之所以名气不大,主要是由于他独立执导的影片较少,仅有《三闯少林》等几部作品,所以到今天他被人提及的次数远不及张彻和刘家良。

李小龙
第三章,巨星的岁月
动作片大导演会成为观众选择观看影片的一个主因,当大导演们的魅力减退,那么就是巨星时代的来临。20世纪70年代初的香港影坛,仍然是邵氏一家独大,虽然也有不少电影公司同时存在,可都不成大气候,无力撼动邵氏江湖地位。当其时,在美国发展多年的李小龙
意图回港发展,毕竟当时华人在好莱坞很难大展拳脚。本来李小龙属意邵氏,可惜邵逸夫并没有给予李小龙足够的重视,他要求李小龙回港面谈。李小龙原指望着邵氏能派个把代表来美国登门造访,最后也是化为泡影,他一气之下就回绝了邵氏的邀请。
当时邹文怀刚刚离开邵氏自立门户,邹文怀正愁嘉禾没有大牌明星撑起门面,邵氏与李小龙失之交臂,正好给了嘉禾公司可乘之机。邹文怀立刻致电在美国的刘亮华女士(嘉禾的高层人士),要求她到李小龙家中拜访,希望能游说李小龙加盟嘉禾公司,一切条件都好商量。嘉禾的高规格礼遇让李小龙受宠若惊,他很快与嘉禾达成了合作协议,刘亮华的美国此行算是大功告成。其实,刘亮华去美国,是为了帮助嘉禾争取已经息影的“武侠皇后”郑佩佩,不成想,“武侠皇后”没有请到,但是请来了未来的“功夫天王”。

武侠皇后郑佩佩
李小龙正式回港之后,就带着嘉禾一大队人马杀向了泰国,在那里拍摄了他为嘉禾演出的第一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李小龙汲取了美国电影技术的先进经验,所以在拍摄节奏的要求上,远远高于当时香港电影的要求。再加上李小龙本身的武艺超群,就连摄影师还要常常抱怨捕捉不好他的踢腿镜头,所以第一次与李小龙的合作,大家都是怨声载道。当《唐山大兄》于1971年公映之后,立即横扫东南亚的票房纪录,李小龙的旋风迅速刮遍了全亚洲,进而是全世界,包括了好莱坞,英语中也多了“Kung Fu”这样一个单词,李小龙是香港影坛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巨星。
李小龙的从天而降,让邵氏措手不及,邵氏任何一个动作片导演或是武术指导,都没有办法超越李小龙的 成就,他们的电影无法拍得比李小龙还要精彩,邵氏的动作类型片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敌手。世事难料,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李小龙踌躇满志之时,他突然于1973年与世长辞,这是香港影坛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也使得步步后退的邵氏公司得到了收复失地的机会。
李小龙之后,各个电影都希望能够有人取代他的位置,寻找了很多外型与动作和李小龙相似的年轻人来主演电影,虽然有一定的票房回报,可是与李小龙的举世瞩目相比较起来,这么一点儿成绩实在不值一提。

成龙凭借《醉拳》一举成名
成龙早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风格,直到受大师兄洪金宝的启发,开始自觉地把功夫和喜剧结合起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功夫喜剧类型电影,才算奠定了他本人的动作表演风格。成龙从1978年的《醉拳》和《蛇形刁手》开始,一路走红到得今天,已经贵为香港动作电影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是继李小龙之后的第二位发迹于香港的国际动作巨星。
来自内地的李连杰是全国武术冠军,和出身自戏班的成龙不同,李连杰拥有扎实的武术功底,李连杰是“武者”,而成龙是“表演者”,李小龙是二者兼有之。1982年在内地公映的《少林寺》是李连杰的电影处女作兼成名作,为他在整个华语影坛打响了知名度。在此之后,李连杰的事业发展几经起伏,中间还出现过短暂的停顿,直到遇见怪才导演徐克之后,李连杰新派武侠的动作风格才算正式确立起来。
李连杰是武者出身,在《少林寺》中就可见他矫健的身手,那时他的武术表演风格以写实为主,到了后来徐克执导的《黄飞鸿》系列中,李连杰的风格也随着导演转变为写意为主。徐克的《黄飞鸿》经典不遑多让,他大胆地摈弃了过去传统的拍摄手法,运用吊威亚来展现剧中人物灵巧的身手,这很符合当代年轻观众的审美要求,所以李连杰主演的《黄飞鸿》在香港一经面世,就火得一发不可收拾。
李小龙和成龙都很能坚持个人的风格,他们自己能够主导影片的创作方向,他们甚至直接参与到影片的剧本创作中来。李连杰虽然后来也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但是他更专注于影片本身的制作质量,影片的创作风格他倒是不太重视。所以李连杰与徐克、元奎、王晶等众多导演合作之后,他的影片展现的风格是各有不同,因为李连杰随着导演的风格在转变,所以这些作品中非常缺少李连杰个人的思想。这样的状况一直到2006年的《霍元甲》才算是有所改观,不过此时的李连杰已经不在巅峰时期了,所以我们也不能期望他可以走得更远。
李小龙和成龙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大多是他们自己设计,和李小龙对打的多数都是黑带或棍王一类高手,只有李小龙才可以驾驭这些人。成龙在香港拍摄的动作电影,都有他自己动作班底“成家班”的参与,只有《双龙会》参与设计的武术指导较多,所以风格也与成龙其它的动作电影不太一样。李连杰主要与袁和平、元奎两位武术指导合作,如今这二位爷都已经扬名好莱坞了,他们是国际级的武术指导,《黑客帝国》、《杀死比尔》、《玩命速递》《生死格斗》都是他们二位的杰作.

甄子丹
第四章,新世纪的领军人物
进入了21世纪,香港影坛的动作电影出现了疲软之势,成龙和李连杰都奔赴好莱坞舞刀弄枪,新生代的青年演员又很少可以独挑大梁的。鉴于这种形势,影坛必须有一位年纪适中的动作演员肩负振兴动作电影的大任,甄子丹就在此时出现了。
甄子丹在1984年凭借《笑太极》正式出道,23年来水平发挥起伏不定。甄子丹在8、90年代还出演了不少电视剧,如《洪熙官》、《精武门》等,这些剧集今天看来仍不失为高水准之作。但是甄子丹在电影事业上的发展就不尽如人意,这或许也是当年甄子丹不懂得把握机会所致。在整个90年代,甄子丹所有电影作品中能称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仅有《少年黄飞鸿之铁猴子》、《亚洲警察之高压线》、《战狼传说》等少数几部电影,其它的经典作品,像《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新龙门客栈》都并非是他领衔主演的电影,他的表演很抢眼,但他不是主角.

吴京
进入新世纪以后,甄子丹似乎是励精图治,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他先是在张艺谋的《英雄》中小试牛刀,接着在徐克导演的《七剑》中大显神威,甄子丹已经成为香港影坛当下最耀眼的一颗动作巨星。
甄子丹毕竟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香港动作片还是会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在香港青年一代的演员中,谢霆锋在经历过《龙虎门》、《男儿本色》的淬炼之后,大有成为香港新一代功夫巨星的势头。从内地来香港的吴京,和李连杰一样具有敏捷的身手,吴京也是真正的武者出身,吴京在动作表演上,明显占有很大优势,他今后的动作电影之路必定还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