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往事叫行云流水
一 前奏
高考分数还没有正式公布时,在我母校任教的叔叔已经不止一次答打电话回来让我查分数.我只好充耳不闻,再听下去,我宁愿选择自己是个聋子.第N次的电话,让我不得不按下了那几个心碎的数字.结果拨了几次都拨错了,假如拨错可以避免任何伤心,我宁愿一直拨错下去.
老爸老妈的紧张程度绝不亚于我.他们甚至大张旗鼓地叫我闪到一边去,亲自临阵,拨通了那热得发烫的热线电话.
“我来输号码.”我拼命地挤在他们中间.当事人当然有权利第一个知道自己的成绩.那是用我的青春和体重换来的.一个学期的过剩营养,让我的体重呈直线上升
.
一阵死一样的沉寂,我有气无力地说:”567,比录取分数多2分.”随后,我欣喜地抱住老妈“有书读了,你们等着出钱吧”
知道了分数等于吃了定心丸。我注定要去第一志愿的学校,就是我现在所呆的地方。这所曾经非常陌生的学校,这所在我填志愿之前从没听过的学校,只因为它的分数比一般学校高,而又比重点的低,所以我选择了它,换言之,我的水平就是处在这种状态
二 那时的生活很青涩
我死也不会忘记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的情景。
那天下着倾盆大雨,好象为我祭奠似的。表哥开车把我和老爸丢在这里就逃之夭夭。虽然到处打着欢迎新生的旗子,但实在有着军阀割据的局面,派别分明,旗子上鲜明地写着各系各班。我和老爸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现在想想,我真的不明白当时的我为什么会觉得这所学校会如此地大。因为现在我可以在一首歌内把整个学校大致走一遍,甚至连我远在外省的旧同学打电话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们学校挺小的。我只好一脸不屑地说:这叫小巧,逛它一圈不用带点心,小得有价值,实惠。但我心里却在想:难道这学校真的小得这么闻名了吗?
再说那天,好不容易交了钱。真的好难想象,在这个经济的社会交钱也会这么地困难,而且收钱的那个老阿姨还说要系里面开张什么票才有效。我靠!收了钱还不想承认,想黑啊。我愤怒地想。但在老爸的一声令下,我只好冒雨独行,寻找那个叫教育系的地方。一路问下去去,还真需要脸皮。我心痛地看着雨水无情地溅在老妈刚帮我在专卖店买的鞋子。老天也真不长眼,这种迎接方式真让人大倒胃口。
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冷冷清清的牌子“教育系接待处”。很礼貌地申请注册了,也顺便安排了宿舍7——106
于是,我的灿烂而又灰暗的大学生活就在这个滂沱大雨的2003年9月3日拉开了帷幕。
刚来到这里,我的想法很单纯,甚至有些可笑。比起大学以前的生活,我实在多了很多想法,我可以掏出心来说话,书本一直是我生活的主宰,除开情窦初开的那一年,我拿了一本中学生英汉词典抄了几句似懂非懂的情话光明正大地给了一个我暗恋的男生,其余并没有什么不良过往。那本词典我现在还保留着,不是因为我曾参考过,不愿意丢,而是它实在太贵,不舍得丢。
在一个并不帅的师兄的帮助下,我的东西全部搬进了宿舍。我很纳闷,而且很气愤。所谓的花园式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珠江河畔的就是眼前的这个惨景,床铺,桌子,柜子都显得孤零零的,甚至是杂乱无章。剩余的空间都被刚带来的东西占据了。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所以并没有对现状感到不满。至少我脚上的那对湿鞋还有地方放。
阿影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舍友。她的全名并没有影这个字,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个字。问她为什么。她说只是喜欢,没有为什么。她和我同时在那里注册,提着一个大大的袋子,了无牵挂的样子。得知彼此是同一个宿舍。我们都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欣喜。
“我爸还在教学楼等我。这雨怎么还不停?”我说。为了略表关心,我又问“你跟谁来的?”
“一个人。“
我非常崇拜地望着她,这个瘦小单薄的小女孩,竟然是一个人来。我脑中还浮现着老妈的千叮咛万嘱咐,不知道是我欠缺独立还是老妈太罗嗦,反正我是没有试过一个人出过门。她似乎体会到了我的顶礼膜拜,笑得很随意,也说地很随意“这有什么奇怪,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
于是我认为她可能会是我以后相依为命的好朋友。一个人单独在外,总会竭尽全力地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一个人。我当时的心境就是这样。试图让自己尽所能地表现出友好,好到令她感动,感动到让她把我看作知心好友。我主动约她跟我们一起去购买日常用品。我和老爸用并不聪明的脑袋带着她找到了最近的一 家超市,买了一般贵的桶和盆。日后,我才知道这个价格是多么的昂贵。从学校西门,穿过立交桥,那里的物品便宜得让你吐血。可是我那昂贵的盆只陪伴了我一个学期就被舍友弄破了。她还大张旗鼓地训斥我在哪买的便宜货。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火冒三丈地说:“好又多也太坑人了。竟然卖这种烂货。”但我心里的怒火完全是喷向她的。但接受了十几年道德教育的我,只好另觅宣泄渠道。
我以为阿影将会是我的知心好友,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找到那种感觉。她却和别人好上了。
如果现在叫我回忆,谁的第一印象给我是最深刻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那个叫曾芝的女人。她是个货真价实的女人。初中那时,还是一个女孩没有完全发育的时候,她的城池就被一种叫男人的动物侵略了。。那种生活习惯它一直保持到现在。最初印象深刻的原因并非是这个。因为我刚上大学的眼睛根本无法洞察到它那层保护膜是否已经不存在了。
当她扎着两束长长的尾巴出现在我的宿舍时。我曾误以为它就是拍飘柔广告的某某明星。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直发那玩意。那两束长长直直的头发像两把鸡毛掸子把握的心拂得痒痒的,又让我的自卑感即刻遍布全身。我顿时觉得我头上那把枯黄的不长不短的头发简直是一堆耻辱!
直到后来,宿舍里每个人无聊的时候,都会怀古般地回忆起刚入学的那段日子,而那两束长长的头发一直是回忆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个女人连最隐蔽的地方都有足够的时间在空气下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那其他方面大有心怀大海的胸襟。所以曾芝对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有一种开放的态度。但她批判的眼光也是有些苛刻的。对于身边哪怕是偶尔瞥见的美女,她总会毫不留情地把人批评得体无完肤。我自信我的眼光是没有问题的。但和她在一起,我经常无法分清是她眼花还是我处了问题。
我的记忆和注意都是有限的。在我这颗小小的脑袋只能一下子容纳这些 。
生活就像潮涨潮落一般,总会在人的意料之中。所以入校后的军训也就没有带给我什么激动个期待,更何况学校早就把这个安排告诉了我们。
当我第一眼看到教官时,我渴望会有一段浪漫而又辛苦的美梦彻底破碎了。碎片。我仿佛看到浪漫正在跟我挥手说再见。他黑不拉鸡的脸庞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像有人狠狠的堵住你的呼吸道,小小的三角眼透着无形的凶光,厚厚的嘴唇有时会因为紧张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班主任是这样介绍他的:你们不要小看教官,他在文学上可有一番造诣,经常有稿投倒霉某某处。至于某某处究竟是哪里,我几乎是没有记忆了。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用文学爱好来填补自己的缺点?
我惊恐着他的这个爱好,或者说是天赋和能力,竟然是个文学青年。也正是这样的爱好,我们每天有着除了训练外的另外一个任务:每天写一篇日记式的文章交给他。我后来听说,有个这个日记形式,他曾和我们班的一个女生有过一段纠缠,结果闹得满城风雨,这使得我更不喜欢他的同时,也使得教官再也没有来过我们学校了。
说到班主任。我情不自禁地要说说。曾芝以前的同学说过这样的话:此女是我来到你学校见到的最漂亮的女生。常老师是刚毕业就到我们学校的。我第一次见到她时,过分有礼貌地问:你贵姓?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很惊讶地“啊”了一声。我只好很尴尬地幽重复了一次。她才回答:姓常。经常的常。我的直觉反应是:真有姓常的啊?在我高中写的一篇小说里,里头的男主角就是姓常。那时的我以为是没有这个常姓的。我觉得在这里我找到了我实现梦的道路,只可惜她是个女的。
军训在第二天准时开始。军训期间。每个宿舍的人出奇地团结。这与后来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群结队地吃早餐,吃午饭,吃晚饭。然后晚上一起再去运动场搞活动。一群一群的人,我们是最显眼的。因为每个系的服装都是以灰黑色调为主的,而我们偏偏是黄白相间。
我很佩服那时的饭量,每餐吃几个菜,再喝一瓶维他奶,巧克力味,直到后来,我还是很喜欢喝这东西,只是再也没有敢这么放肆了,因为那时的体重也是惊人的。也许经过一个暑假的完全放松,我的裤带也完全少了警备,就在军训的同时,我的体力和汗水在操场上留着,而肉肉也在我身上定居了。军训时候的相片,我再也不敢拿出来看,藏在家里的抽屉里,还上了锁。我甚至希望那时的照片,在每个人手里都失踪。
肥,是我对那时唯一的记忆。现在,我回想起来,还记得腰间几厘米的脂肪。那是一场无法释怀的噩梦。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下了死决心,一定要减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把这个事情视为我的终身奋斗目标。减肥,我在高中已经经历了。虽说那时读书是前所未有的努力和勤奋,可我的体重依旧在上游盘旋,也是因为跟风,我吃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方便面,而且是廉价的,结果我变得面黄饥瘦的,记忆力也在那个时候急剧下降。整天无精打采。我想,我之所以没有考上重点,这也是个重要的因素。肥是我永远的痛,即使后果是那么地严重,我还是继续坚持了。因为肥,我曾经受了多大的伤。我高中疯狂地喜欢一个男生,一个一点地不好看的,可我就是那么地喜欢。可是因为肥,我们高中三年没有说过一句话。我想,我的大学不应该再受这种歧视了。
可是,我的大学刚开始,我还是因为这个倍受煎熬。我不甘心啊,同样是人,为什么我就这么悲惨。我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一个新的时代终于破茧而出了。
我想我应该做出一定的改变。既然年龄已经不一样了,甚至身体个心理发育也不一样了。我为何还要监守在同一片天地呢。于是面对铺天盖地的校园招新,我失去了控制力,见一个报一个,直到后来,面试一个成一个,我彻底怕了,终于停止了这种疯狂的行为。我为自己感到惊讶,我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具有多面性和国际化,根本不能胜任那么多的工作岗位。我只能抱怨学校的包容性太伟大了。
宿舍其他姐妹也很踊跃报名,只是她们都没有我这么幸运,几乎不能通过任何的面试,她们问我面试技巧。我无法说出来,我没有任何的技巧。如果硬要我说。我只好告诉她们,我每次面试都是在轮到我上去的时候,我才能想出我上去究竟能说什么,在这之前,我几乎不能想出任何的词语。这就是我的面试准备。也许没有人会相信,可是事实就是这样。
莫莫这个人你真的无法忽视,在军训的时候,她的声音可以说是响彻云霄。我那时完全被她征服了,在那以前,我从来都是认为声音大是一种耻辱,即使我自己也是嗓门大。后来她告诉我,她以为我会成为她的好朋友,就像我这样认为阿影一样,结果我们的结果都是一样。虽然没有,可是有那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有四个人是走得很近的。常老师戏称我们是女F4。曾芝,莫莫,罗云,还有一个我。我们是臭味相投的。
女F4的时代还是比较长的,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发疯。深夜在校园里瞎逛是经常的事。大一时住的宿舍,前面是一大块空地,在所有人都进入了睡眠的时候,我们却在疯狂地跳舞。为了宣泄,我们会大瓶大瓶地喝酒,直到醉到目中无人般地大叫。
曾芝是我们四个人当中最疯狂,最有想法的人。这也许是和她的千锤百炼有关。她自称是我们的大姐,而我们也就默认她是我们的大姐。曾芝也是最会酗酒的一个,她经常在伤心,烦躁无聊寂寞的时候去喝酒,喝得烂醉,可能是故意烂醉,然后肆无忌惮地跑去跟人家表白,我很羡慕这种方式,甚至我想抄袭这种方式,可是我即使有了这个胆量,却没有那个酒量。在曾芝那里,我多少受了些影响。在认识她之前,我是个白纸般的女孩,可是在她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熏陶下,我开始发挥我本有潜在的能力,开始有了些“放荡”和“不羁”。
不可否认,曾芝是漂亮的。即使是她那么地“博爱”,甚至见一个爱一个,可是还是那么多的男生喜欢她,对她一见钟情。我是永远都达不到那个境界的。我说过那时的我是个胖得可以的女孩。到后来,我自己想了想,减肥的动力也是是曾芝激发出来的。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以为我是个勤奋向上的人,充满了冲劲和上进的人。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我再一次认识了全新的自我。我懒惰,不求上进,没有目标,失去勤奋的本质。这些特质直到我快毕业了,才意识到的严重性。
那时的我整天记得上网,说来也惭愧,在我上大学之前,我还不会玩QQ,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上了大学的我,疯狂地迷上了网络,甚至很可笑地喜欢上了网上的人。世界是虚拟的,可是我的金钱却是现实的,我用现实的东西去换取虚拟的东西,这是做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懒惰让我丧失了起码的上进能力,所有竞争上岗的职位都被我一一挥霍了。而且在我刚做上副部长一个学期时,我就嫌开会次数多,而把它给辞了。直到后来,我沦为了平庸之辈,宿舍成了我的寄托,于是大量大量的书籍从图书馆搬到我床上,我过上了书虫的生活。这是一段最充实的生活。
我唯一的爱好就是不停地看书。看到我想呕吐,看到头晕脑涨,看到我眼花缭乱。我感觉快疯了。看书也需要休闲的。而唯一的休闲就是夜晚一个人走在路上,看树叶飘落,看广州大道上的车辆。想象在某一辆车上的悲剧,想象在某一个时候的艳遇。艳遇始终没有降临于我。
可是我却开始喜欢别人了。算不算是一见钟情呢?我只是看到他就觉得就是他了。黑黑的牙齿,瘦骨嶙峋的身材,苍白无血的脸庞。说我已经忘记高中的那个男生是没有说服力。他和他简直就是一个类型。我疯狂地喜欢上他了。我的充实生活的内容又换了。我不再看书了,而是开始看他。
趴在窗口看他已经成了我每天必要的功课。远远看到他来。我的心就开始蹦蹦跳了。就是他,就是他。我心里在不停地喊叫,只是可惜我们无法心有灵犀。宿舍的人都知道我暗恋上了,因为我告诉她们了,可是她们谁也不知道我究竟暗恋上谁了。我每天痴痴地等待,天长日久,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喜欢他,他却不知道呢?这种情绪越积越多,我心里再也装不下这么多悲愤的情绪了。我要寻找一个适当的出口。
一 前奏
高考分数还没有正式公布时,在我母校任教的叔叔已经不止一次答打电话回来让我查分数.我只好充耳不闻,再听下去,我宁愿选择自己是个聋子.第N次的电话,让我不得不按下了那几个心碎的数字.结果拨了几次都拨错了,假如拨错可以避免任何伤心,我宁愿一直拨错下去.
老爸老妈的紧张程度绝不亚于我.他们甚至大张旗鼓地叫我闪到一边去,亲自临阵,拨通了那热得发烫的热线电话.
“我来输号码.”我拼命地挤在他们中间.当事人当然有权利第一个知道自己的成绩.那是用我的青春和体重换来的.一个学期的过剩营养,让我的体重呈直线上升
.
一阵死一样的沉寂,我有气无力地说:”567,比录取分数多2分.”随后,我欣喜地抱住老妈“有书读了,你们等着出钱吧”
知道了分数等于吃了定心丸。我注定要去第一志愿的学校,就是我现在所呆的地方。这所曾经非常陌生的学校,这所在我填志愿之前从没听过的学校,只因为它的分数比一般学校高,而又比重点的低,所以我选择了它,换言之,我的水平就是处在这种状态
二 那时的生活很青涩
我死也不会忘记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的情景。
那天下着倾盆大雨,好象为我祭奠似的。表哥开车把我和老爸丢在这里就逃之夭夭。虽然到处打着欢迎新生的旗子,但实在有着军阀割据的局面,派别分明,旗子上鲜明地写着各系各班。我和老爸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现在想想,我真的不明白当时的我为什么会觉得这所学校会如此地大。因为现在我可以在一首歌内把整个学校大致走一遍,甚至连我远在外省的旧同学打电话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听说你们学校挺小的。我只好一脸不屑地说:这叫小巧,逛它一圈不用带点心,小得有价值,实惠。但我心里却在想:难道这学校真的小得这么闻名了吗?
再说那天,好不容易交了钱。真的好难想象,在这个经济的社会交钱也会这么地困难,而且收钱的那个老阿姨还说要系里面开张什么票才有效。我靠!收了钱还不想承认,想黑啊。我愤怒地想。但在老爸的一声令下,我只好冒雨独行,寻找那个叫教育系的地方。一路问下去去,还真需要脸皮。我心痛地看着雨水无情地溅在老妈刚帮我在专卖店买的鞋子。老天也真不长眼,这种迎接方式真让人大倒胃口。
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冷冷清清的牌子“教育系接待处”。很礼貌地申请注册了,也顺便安排了宿舍7——106
于是,我的灿烂而又灰暗的大学生活就在这个滂沱大雨的2003年9月3日拉开了帷幕。
刚来到这里,我的想法很单纯,甚至有些可笑。比起大学以前的生活,我实在多了很多想法,我可以掏出心来说话,书本一直是我生活的主宰,除开情窦初开的那一年,我拿了一本中学生英汉词典抄了几句似懂非懂的情话光明正大地给了一个我暗恋的男生,其余并没有什么不良过往。那本词典我现在还保留着,不是因为我曾参考过,不愿意丢,而是它实在太贵,不舍得丢。
在一个并不帅的师兄的帮助下,我的东西全部搬进了宿舍。我很纳闷,而且很气愤。所谓的花园式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珠江河畔的就是眼前的这个惨景,床铺,桌子,柜子都显得孤零零的,甚至是杂乱无章。剩余的空间都被刚带来的东西占据了。我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所以并没有对现状感到不满。至少我脚上的那对湿鞋还有地方放。
阿影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舍友。她的全名并没有影这个字,只是单纯地喜欢这个字。问她为什么。她说只是喜欢,没有为什么。她和我同时在那里注册,提着一个大大的袋子,了无牵挂的样子。得知彼此是同一个宿舍。我们都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欣喜。
“我爸还在教学楼等我。这雨怎么还不停?”我说。为了略表关心,我又问“你跟谁来的?”
“一个人。“
我非常崇拜地望着她,这个瘦小单薄的小女孩,竟然是一个人来。我脑中还浮现着老妈的千叮咛万嘱咐,不知道是我欠缺独立还是老妈太罗嗦,反正我是没有试过一个人出过门。她似乎体会到了我的顶礼膜拜,笑得很随意,也说地很随意“这有什么奇怪,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
于是我认为她可能会是我以后相依为命的好朋友。一个人单独在外,总会竭尽全力地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一个人。我当时的心境就是这样。试图让自己尽所能地表现出友好,好到令她感动,感动到让她把我看作知心好友。我主动约她跟我们一起去购买日常用品。我和老爸用并不聪明的脑袋带着她找到了最近的一 家超市,买了一般贵的桶和盆。日后,我才知道这个价格是多么的昂贵。从学校西门,穿过立交桥,那里的物品便宜得让你吐血。可是我那昂贵的盆只陪伴了我一个学期就被舍友弄破了。她还大张旗鼓地训斥我在哪买的便宜货。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火冒三丈地说:“好又多也太坑人了。竟然卖这种烂货。”但我心里的怒火完全是喷向她的。但接受了十几年道德教育的我,只好另觅宣泄渠道。
我以为阿影将会是我的知心好友,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找到那种感觉。她却和别人好上了。
如果现在叫我回忆,谁的第一印象给我是最深刻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那个叫曾芝的女人。她是个货真价实的女人。初中那时,还是一个女孩没有完全发育的时候,她的城池就被一种叫男人的动物侵略了。。那种生活习惯它一直保持到现在。最初印象深刻的原因并非是这个。因为我刚上大学的眼睛根本无法洞察到它那层保护膜是否已经不存在了。
当她扎着两束长长的尾巴出现在我的宿舍时。我曾误以为它就是拍飘柔广告的某某明星。那时的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直发那玩意。那两束长长直直的头发像两把鸡毛掸子把握的心拂得痒痒的,又让我的自卑感即刻遍布全身。我顿时觉得我头上那把枯黄的不长不短的头发简直是一堆耻辱!
直到后来,宿舍里每个人无聊的时候,都会怀古般地回忆起刚入学的那段日子,而那两束长长的头发一直是回忆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个女人连最隐蔽的地方都有足够的时间在空气下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那其他方面大有心怀大海的胸襟。所以曾芝对世间的所有事物都有一种开放的态度。但她批判的眼光也是有些苛刻的。对于身边哪怕是偶尔瞥见的美女,她总会毫不留情地把人批评得体无完肤。我自信我的眼光是没有问题的。但和她在一起,我经常无法分清是她眼花还是我处了问题。
我的记忆和注意都是有限的。在我这颗小小的脑袋只能一下子容纳这些 。
生活就像潮涨潮落一般,总会在人的意料之中。所以入校后的军训也就没有带给我什么激动个期待,更何况学校早就把这个安排告诉了我们。
当我第一眼看到教官时,我渴望会有一段浪漫而又辛苦的美梦彻底破碎了。碎片。我仿佛看到浪漫正在跟我挥手说再见。他黑不拉鸡的脸庞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像有人狠狠的堵住你的呼吸道,小小的三角眼透着无形的凶光,厚厚的嘴唇有时会因为紧张而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班主任是这样介绍他的:你们不要小看教官,他在文学上可有一番造诣,经常有稿投倒霉某某处。至于某某处究竟是哪里,我几乎是没有记忆了。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用文学爱好来填补自己的缺点?
我惊恐着他的这个爱好,或者说是天赋和能力,竟然是个文学青年。也正是这样的爱好,我们每天有着除了训练外的另外一个任务:每天写一篇日记式的文章交给他。我后来听说,有个这个日记形式,他曾和我们班的一个女生有过一段纠缠,结果闹得满城风雨,这使得我更不喜欢他的同时,也使得教官再也没有来过我们学校了。
说到班主任。我情不自禁地要说说。曾芝以前的同学说过这样的话:此女是我来到你学校见到的最漂亮的女生。常老师是刚毕业就到我们学校的。我第一次见到她时,过分有礼貌地问:你贵姓?她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很惊讶地“啊”了一声。我只好很尴尬地幽重复了一次。她才回答:姓常。经常的常。我的直觉反应是:真有姓常的啊?在我高中写的一篇小说里,里头的男主角就是姓常。那时的我以为是没有这个常姓的。我觉得在这里我找到了我实现梦的道路,只可惜她是个女的。
军训在第二天准时开始。军训期间。每个宿舍的人出奇地团结。这与后来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群结队地吃早餐,吃午饭,吃晚饭。然后晚上一起再去运动场搞活动。一群一群的人,我们是最显眼的。因为每个系的服装都是以灰黑色调为主的,而我们偏偏是黄白相间。
我很佩服那时的饭量,每餐吃几个菜,再喝一瓶维他奶,巧克力味,直到后来,我还是很喜欢喝这东西,只是再也没有敢这么放肆了,因为那时的体重也是惊人的。也许经过一个暑假的完全放松,我的裤带也完全少了警备,就在军训的同时,我的体力和汗水在操场上留着,而肉肉也在我身上定居了。军训时候的相片,我再也不敢拿出来看,藏在家里的抽屉里,还上了锁。我甚至希望那时的照片,在每个人手里都失踪。
肥,是我对那时唯一的记忆。现在,我回想起来,还记得腰间几厘米的脂肪。那是一场无法释怀的噩梦。也是在那个时候,我下了死决心,一定要减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把这个事情视为我的终身奋斗目标。减肥,我在高中已经经历了。虽说那时读书是前所未有的努力和勤奋,可我的体重依旧在上游盘旋,也是因为跟风,我吃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方便面,而且是廉价的,结果我变得面黄饥瘦的,记忆力也在那个时候急剧下降。整天无精打采。我想,我之所以没有考上重点,这也是个重要的因素。肥是我永远的痛,即使后果是那么地严重,我还是继续坚持了。因为肥,我曾经受了多大的伤。我高中疯狂地喜欢一个男生,一个一点地不好看的,可我就是那么地喜欢。可是因为肥,我们高中三年没有说过一句话。我想,我的大学不应该再受这种歧视了。
可是,我的大学刚开始,我还是因为这个倍受煎熬。我不甘心啊,同样是人,为什么我就这么悲惨。我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一个新的时代终于破茧而出了。
我想我应该做出一定的改变。既然年龄已经不一样了,甚至身体个心理发育也不一样了。我为何还要监守在同一片天地呢。于是面对铺天盖地的校园招新,我失去了控制力,见一个报一个,直到后来,面试一个成一个,我彻底怕了,终于停止了这种疯狂的行为。我为自己感到惊讶,我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具有多面性和国际化,根本不能胜任那么多的工作岗位。我只能抱怨学校的包容性太伟大了。
宿舍其他姐妹也很踊跃报名,只是她们都没有我这么幸运,几乎不能通过任何的面试,她们问我面试技巧。我无法说出来,我没有任何的技巧。如果硬要我说。我只好告诉她们,我每次面试都是在轮到我上去的时候,我才能想出我上去究竟能说什么,在这之前,我几乎不能想出任何的词语。这就是我的面试准备。也许没有人会相信,可是事实就是这样。
莫莫这个人你真的无法忽视,在军训的时候,她的声音可以说是响彻云霄。我那时完全被她征服了,在那以前,我从来都是认为声音大是一种耻辱,即使我自己也是嗓门大。后来她告诉我,她以为我会成为她的好朋友,就像我这样认为阿影一样,结果我们的结果都是一样。虽然没有,可是有那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有四个人是走得很近的。常老师戏称我们是女F4。曾芝,莫莫,罗云,还有一个我。我们是臭味相投的。
女F4的时代还是比较长的,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发疯。深夜在校园里瞎逛是经常的事。大一时住的宿舍,前面是一大块空地,在所有人都进入了睡眠的时候,我们却在疯狂地跳舞。为了宣泄,我们会大瓶大瓶地喝酒,直到醉到目中无人般地大叫。
曾芝是我们四个人当中最疯狂,最有想法的人。这也许是和她的千锤百炼有关。她自称是我们的大姐,而我们也就默认她是我们的大姐。曾芝也是最会酗酒的一个,她经常在伤心,烦躁无聊寂寞的时候去喝酒,喝得烂醉,可能是故意烂醉,然后肆无忌惮地跑去跟人家表白,我很羡慕这种方式,甚至我想抄袭这种方式,可是我即使有了这个胆量,却没有那个酒量。在曾芝那里,我多少受了些影响。在认识她之前,我是个白纸般的女孩,可是在她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熏陶下,我开始发挥我本有潜在的能力,开始有了些“放荡”和“不羁”。
不可否认,曾芝是漂亮的。即使是她那么地“博爱”,甚至见一个爱一个,可是还是那么多的男生喜欢她,对她一见钟情。我是永远都达不到那个境界的。我说过那时的我是个胖得可以的女孩。到后来,我自己想了想,减肥的动力也是是曾芝激发出来的。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以为我是个勤奋向上的人,充满了冲劲和上进的人。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我再一次认识了全新的自我。我懒惰,不求上进,没有目标,失去勤奋的本质。这些特质直到我快毕业了,才意识到的严重性。
那时的我整天记得上网,说来也惭愧,在我上大学之前,我还不会玩QQ,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上了大学的我,疯狂地迷上了网络,甚至很可笑地喜欢上了网上的人。世界是虚拟的,可是我的金钱却是现实的,我用现实的东西去换取虚拟的东西,这是做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懒惰让我丧失了起码的上进能力,所有竞争上岗的职位都被我一一挥霍了。而且在我刚做上副部长一个学期时,我就嫌开会次数多,而把它给辞了。直到后来,我沦为了平庸之辈,宿舍成了我的寄托,于是大量大量的书籍从图书馆搬到我床上,我过上了书虫的生活。这是一段最充实的生活。
我唯一的爱好就是不停地看书。看到我想呕吐,看到头晕脑涨,看到我眼花缭乱。我感觉快疯了。看书也需要休闲的。而唯一的休闲就是夜晚一个人走在路上,看树叶飘落,看广州大道上的车辆。想象在某一辆车上的悲剧,想象在某一个时候的艳遇。艳遇始终没有降临于我。
可是我却开始喜欢别人了。算不算是一见钟情呢?我只是看到他就觉得就是他了。黑黑的牙齿,瘦骨嶙峋的身材,苍白无血的脸庞。说我已经忘记高中的那个男生是没有说服力。他和他简直就是一个类型。我疯狂地喜欢上他了。我的充实生活的内容又换了。我不再看书了,而是开始看他。
趴在窗口看他已经成了我每天必要的功课。远远看到他来。我的心就开始蹦蹦跳了。就是他,就是他。我心里在不停地喊叫,只是可惜我们无法心有灵犀。宿舍的人都知道我暗恋上了,因为我告诉她们了,可是她们谁也不知道我究竟暗恋上谁了。我每天痴痴地等待,天长日久,我觉得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喜欢他,他却不知道呢?这种情绪越积越多,我心里再也装不下这么多悲愤的情绪了。我要寻找一个适当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