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界和爱
都有七情六欲,人都有喜怒哀乐,一个人的情感,最能体现出他的人格,他的思想境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它们分别为情爱、博爱和真爱,情爱反映了个人生命活动,博爱反映了人类理性活动,真爱反映了世界本真活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人们为了爱情值得去死,这说明了情爱对人来说的重要性。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情怀,是一种生命冲动。这种生命冲动使人类生命源渊流长,生生不息,它包含着责任和激情,可以为它去受苦难,可以为它去杀人或自杀。为了女人,为了自己爱的人,为了家庭,他们觉得做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就是情爱的力量。没有责任的爱是性爱,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一时的冲动后什么都忘了。情爱是人的起码要求,它反映了感性人的一种责任和使命,维护生命的完整,维护生命的延嗣,勤劳、简朴、互相关心、取长补短、尊重传统、适应环境,这是保证生命完整的必要条件。懒惰、奢侈、自私、骄傲都是情爱体系的破坏力量。
博爱是人类之爱,文明之爱,博爱不局限于生命个体,它是社会的一种责任,人类的一种使命,爱邻居,爱祖国,爱正义,爱文明,只要是人,只要是文明成果,都值得我们去爱。科学家为了弄清一个课题可以废寝忘食,政治家为了法律尊严可以舍生忘死。人们把博爱称作人道主义,人的尊严是高贵的,互相尊重是必要的,人类的事业要靠每个人的个性发挥,不同的人都有他特有的天赋和特长。胸怀全球,立足本职,当下需要你做的,你就努力把它做好,只要你尽了心、尽了意,至于报酬、待遇,不是你考虑的事。博爱把自己从“小我”中解放出来,从家庭利益中解放出来,投身到人类的事业中去,以最广大人民的最高利益为出发点,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文明,反对愚昧;坚持科学反对迷信;坚持和平,反对战争。
真爱是对真理之爱,对超越的世界“大我”之爱。我爱自己,爱幸福;我也爱人类,爱文明;我更爱真理,爱创造。只有创造才有突破,才有人类的和谐,才有持久的幸福。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生命的、无所不包的自由意志,一切有限存在都是不完善的,它们在回归真理中才有价值。人是不完善的,但他承载着精神的灵性。自然界是精神的创造物,它们跟不上历史的步伐成了精神的异己。精神的当下就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把自己完全融入精神之中,认识自我,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我们把它称做“爱智慧”,这就是人的真活动。真爱的人没有自己,没有家庭,没有民族,他们唯一追求的就是“大我”的实现。他们要战胜自己的肉体,使自己的身体听从意志的支配,他们要战胜社会的成见,使社会的规范服从文化意识的安排,他们要战胜物质的强力,使自然界的必然性成为精神意志的延伸。他们是惟一者的中保、灵的载体,爱的本来面目。
真爱是世界本体的本然,谁拥有真爱谁就像天使一样长上了翅膀,能直接和超越界交往。世界本来就是一,那一样存在不是它自己?它爱万物就像爱自己的身体,它的呈现也要靠物质和生命的归一。真爱沉入在万物之中,物质中表现为特性和力,生命中表现为性爱和繁殖,只有在人类中,从情爱到博爱,从博爱到真爱,人们能真正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人类在替天行“道”。
每个人都有情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博爱和真爱。因为他们的思想境界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来就有趋于快乐的倾向,有趋利避害的一面。单个的人是不完善的,他要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倾吐他的感情,发泄他的冲动,爱情能使人找到归宿,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的家园。负责的爱情是神圣的,使人们融入大自然和社会中,融入历史和未来。生命生生不息,劳作其乐无穷。但他们的境界是狭隘的,眼光是短浅的,局限在个人和家庭的小圈子中,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这种世界观的表现。个人要突破这个小圈子,从人生的被动转到主动,就要进行世界观改造,思想境界进一步提高。没有民族的幸福就没有我们的幸福,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我们的自由,我们应该考虑大家的幸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从自我做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社会中要主持公道,要关系他人,要助人为乐,要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最大的能量。这样的人就向博爱转化,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他们扬善惩恶,他们学习科学文化,发挥自己潜能,所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种人世界观的表现。世界是复杂的,人生是艰难的,良好的愿望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现代社会的多次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同样是正直的人们,同样是普世主义者,却斗得你死我活。同样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样追求美好的明天,却是互相残杀。这说明博爱的境界并不能给人类带来普遍的爱,它是一相情愿,它违背超越世界的客观秩序,它违背人类当下的历史使命。追求真理,体验生活,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无限的存在。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它就是真爱的境界。人生存在自然体系中,自然体系只能是利益关系,博爱不是小集团的利益,最多也是人类这个大集团的利益,我们要从利益关系中摆脱出来,进入到伦理关系,是自我和自我的关系。物质趋向生命,生命趋向自由,符合本性的才是自由的,符合秩序的才是和谐的,“天道”只有在“天人合一”的新人产生时才能实现
都有七情六欲,人都有喜怒哀乐,一个人的情感,最能体现出他的人格,他的思想境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它们分别为情爱、博爱和真爱,情爱反映了个人生命活动,博爱反映了人类理性活动,真爱反映了世界本真活动。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人们为了爱情值得去死,这说明了情爱对人来说的重要性。情爱代表一种出于本能的感性冲动及浪漫情怀,是一种生命冲动。这种生命冲动使人类生命源渊流长,生生不息,它包含着责任和激情,可以为它去受苦难,可以为它去杀人或自杀。为了女人,为了自己爱的人,为了家庭,他们觉得做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就是情爱的力量。没有责任的爱是性爱,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一时的冲动后什么都忘了。情爱是人的起码要求,它反映了感性人的一种责任和使命,维护生命的完整,维护生命的延嗣,勤劳、简朴、互相关心、取长补短、尊重传统、适应环境,这是保证生命完整的必要条件。懒惰、奢侈、自私、骄傲都是情爱体系的破坏力量。
博爱是人类之爱,文明之爱,博爱不局限于生命个体,它是社会的一种责任,人类的一种使命,爱邻居,爱祖国,爱正义,爱文明,只要是人,只要是文明成果,都值得我们去爱。科学家为了弄清一个课题可以废寝忘食,政治家为了法律尊严可以舍生忘死。人们把博爱称作人道主义,人的尊严是高贵的,互相尊重是必要的,人类的事业要靠每个人的个性发挥,不同的人都有他特有的天赋和特长。胸怀全球,立足本职,当下需要你做的,你就努力把它做好,只要你尽了心、尽了意,至于报酬、待遇,不是你考虑的事。博爱把自己从“小我”中解放出来,从家庭利益中解放出来,投身到人类的事业中去,以最广大人民的最高利益为出发点,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文明,反对愚昧;坚持科学反对迷信;坚持和平,反对战争。
真爱是对真理之爱,对超越的世界“大我”之爱。我爱自己,爱幸福;我也爱人类,爱文明;我更爱真理,爱创造。只有创造才有突破,才有人类的和谐,才有持久的幸福。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生命的、无所不包的自由意志,一切有限存在都是不完善的,它们在回归真理中才有价值。人是不完善的,但他承载着精神的灵性。自然界是精神的创造物,它们跟不上历史的步伐成了精神的异己。精神的当下就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把自己完全融入精神之中,认识自我,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然,我们把它称做“爱智慧”,这就是人的真活动。真爱的人没有自己,没有家庭,没有民族,他们唯一追求的就是“大我”的实现。他们要战胜自己的肉体,使自己的身体听从意志的支配,他们要战胜社会的成见,使社会的规范服从文化意识的安排,他们要战胜物质的强力,使自然界的必然性成为精神意志的延伸。他们是惟一者的中保、灵的载体,爱的本来面目。
真爱是世界本体的本然,谁拥有真爱谁就像天使一样长上了翅膀,能直接和超越界交往。世界本来就是一,那一样存在不是它自己?它爱万物就像爱自己的身体,它的呈现也要靠物质和生命的归一。真爱沉入在万物之中,物质中表现为特性和力,生命中表现为性爱和繁殖,只有在人类中,从情爱到博爱,从博爱到真爱,人们能真正发现自我,发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人类在替天行“道”。
每个人都有情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博爱和真爱。因为他们的思想境界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世界观不同。人生来就有趋于快乐的倾向,有趋利避害的一面。单个的人是不完善的,他要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倾吐他的感情,发泄他的冲动,爱情能使人找到归宿,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的家园。负责的爱情是神圣的,使人们融入大自然和社会中,融入历史和未来。生命生生不息,劳作其乐无穷。但他们的境界是狭隘的,眼光是短浅的,局限在个人和家庭的小圈子中,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这种世界观的表现。个人要突破这个小圈子,从人生的被动转到主动,就要进行世界观改造,思想境界进一步提高。没有民族的幸福就没有我们的幸福,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我们的自由,我们应该考虑大家的幸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从自我做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社会中要主持公道,要关系他人,要助人为乐,要在自己的职位上发挥最大的能量。这样的人就向博爱转化,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他们扬善惩恶,他们学习科学文化,发挥自己潜能,所谓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种人世界观的表现。世界是复杂的,人生是艰难的,良好的愿望并不一定带来好的结果,现代社会的多次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同样是正直的人们,同样是普世主义者,却斗得你死我活。同样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样追求美好的明天,却是互相残杀。这说明博爱的境界并不能给人类带来普遍的爱,它是一相情愿,它违背超越世界的客观秩序,它违背人类当下的历史使命。追求真理,体验生活,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无限的存在。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它就是真爱的境界。人生存在自然体系中,自然体系只能是利益关系,博爱不是小集团的利益,最多也是人类这个大集团的利益,我们要从利益关系中摆脱出来,进入到伦理关系,是自我和自我的关系。物质趋向生命,生命趋向自由,符合本性的才是自由的,符合秩序的才是和谐的,“天道”只有在“天人合一”的新人产生时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