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弗特》:如何被炮灰埋葬?
关键字:波弗特 影评
战争结束的时候,人们总会在战场上清理一些东西,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也很艰巨。但实际上只有两样东西最难清理,一是尸体,二是旗帜!
―――韩兮
波弗特是一个古老的城堡,建于公元12世纪,历代均是兵家必争之地。1982年,以色列进攻黎巴嫩的时候控制了这个要塞,而18年后,以军则要撤离这个地方,但是,谁能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呢?
关于中东地区战争的影片已经拍了许多,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角度,以色列人有以色列人的角度,阿拉伯人当然也有阿拉伯人的角度,虽然角度不同,但这些影片都具有反战性,这一点似乎无须质疑。但是,这只是一些导演的想法,现实是中东依旧混乱,各方势力还继续相互仇视着,每一天还会有人因为战火而丧生。
理想与现实往往无法达成真正的统一,撤离要塞是所有以军的梦想,但现实是撤退的道路竟然被地雷所阻挡了,扫清地雷是撤退的第一步,这的确很荒谬,一个占领了 18年的要塞却在归路上被对方设下了地雷,而据说对方设地雷的手段还是向以军学习的。毫无疑问,这个情节的设置带有强烈的批判性,从某种角度来说,以军现在这种状态的产生无疑是自己造成的,正所谓作茧自缚。
兹弗是一个排雷的新兵,入伍很长时间,但却是第一次排雷,在基地指挥里拉兹的强烈要求下,兹弗以一个军人的形象前去排雷,结果却失去了生命。军人,便是要服从命令的,里拉兹是这样做的,他要求他的手下也要这样做,但兹弗却牺牲了。更可笑的是,兹弗的牺牲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新式的排雷工具完全可以避免人员上的危险。命令害了兹弗,所以当兹弗的父亲支持以色列国内“四母亲运动”的时候提出了明确的观点,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误,与里拉兹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里拉兹依然受到了以克雷斯为代表的手下的质疑。说到战争片,许多人都要归结到人性上去,或者是嗜血的狂战分子,或者是懦弱的反战斗士,也或者是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对手的尊敬。这部影片当然也不例外,许多情节的设置都与人性有关,尤其是里拉兹这个人物,他时时刻刻以一个军人的姿态出现,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别人,但当好友躺倒在炮火之下向他发出求救的哀嚎的时候,他却被吓坏了。这个矛盾令里拉兹脆弱的一面表现无遗。
在战争面前,谁又不是脆弱的呢?里拉兹绝不是一个嗜战的分子,他同样想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但他首先是一个军人,他不能容忍的是一个逃兵的行为,即便被别人所厌恶,他也必须遵守命令,所以,在那些个人的面前,他无疑成为了一个政治的替罪羊。当部队终于安全地撤离基地的时候,里拉兹脱下了他全身的武装,沉重的枷锁终于不再羁绊着他了,他可以如释重负般地大口喘气。
里拉兹这个人物无疑是丰满的,但事实上他在影片中最直观的作用却并非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出现的。在里拉兹的身上,导演赋与了许多暗示,如前面所说,里拉兹是政治的替罪羊,他的坚持与他的转变都暗喻了以色列的政治意向。影片多次强调十八年前那场夺取波弗特的战争,这是以色列军人们的骄傲,但这骄傲是正确的吗?也许根本就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往事的真相已经被埋藏了,已经不重要了,正如士兵们所说的,喜不喜欢里拉兹重要吗?不重要的。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其实是无所谓政治的,他们只是在服从命令,而这种盲从下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那块英雄的牌匾只能留在销毁的基地中了。
兹弗死了,还有几名绿哨中的战士也死了,作为个体,他们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但作为一名军人,他们的死是与命令直接相关的。如果说撤离是正确的,那么十八年前的进攻则是荒诞的,如果说坚守最后一班岗是正确的,那么政治谈判时无视战士生死的命令则是可耻的。荒谬与可耻组成了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长达二十年的战争,导演的用意便显而易见了!
波弗特基地最终被炸毁,与那些已经死去的英雄们都成为了真正的历史,而历史却是用政治的炮灰涂抹的,在人性被命令禁锢着的时候,反战便显得犹为重要了!
关键字:波弗特 影评
战争结束的时候,人们总会在战场上清理一些东西,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也很艰巨。但实际上只有两样东西最难清理,一是尸体,二是旗帜!
―――韩兮
波弗特是一个古老的城堡,建于公元12世纪,历代均是兵家必争之地。1982年,以色列进攻黎巴嫩的时候控制了这个要塞,而18年后,以军则要撤离这个地方,但是,谁能站好这最后一班岗呢?
关于中东地区战争的影片已经拍了许多,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角度,以色列人有以色列人的角度,阿拉伯人当然也有阿拉伯人的角度,虽然角度不同,但这些影片都具有反战性,这一点似乎无须质疑。但是,这只是一些导演的想法,现实是中东依旧混乱,各方势力还继续相互仇视着,每一天还会有人因为战火而丧生。
理想与现实往往无法达成真正的统一,撤离要塞是所有以军的梦想,但现实是撤退的道路竟然被地雷所阻挡了,扫清地雷是撤退的第一步,这的确很荒谬,一个占领了 18年的要塞却在归路上被对方设下了地雷,而据说对方设地雷的手段还是向以军学习的。毫无疑问,这个情节的设置带有强烈的批判性,从某种角度来说,以军现在这种状态的产生无疑是自己造成的,正所谓作茧自缚。
兹弗是一个排雷的新兵,入伍很长时间,但却是第一次排雷,在基地指挥里拉兹的强烈要求下,兹弗以一个军人的形象前去排雷,结果却失去了生命。军人,便是要服从命令的,里拉兹是这样做的,他要求他的手下也要这样做,但兹弗却牺牲了。更可笑的是,兹弗的牺牲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新式的排雷工具完全可以避免人员上的危险。命令害了兹弗,所以当兹弗的父亲支持以色列国内“四母亲运动”的时候提出了明确的观点,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误,与里拉兹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里拉兹依然受到了以克雷斯为代表的手下的质疑。说到战争片,许多人都要归结到人性上去,或者是嗜血的狂战分子,或者是懦弱的反战斗士,也或者是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对手的尊敬。这部影片当然也不例外,许多情节的设置都与人性有关,尤其是里拉兹这个人物,他时时刻刻以一个军人的姿态出现,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别人,但当好友躺倒在炮火之下向他发出求救的哀嚎的时候,他却被吓坏了。这个矛盾令里拉兹脆弱的一面表现无遗。
在战争面前,谁又不是脆弱的呢?里拉兹绝不是一个嗜战的分子,他同样想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但他首先是一个军人,他不能容忍的是一个逃兵的行为,即便被别人所厌恶,他也必须遵守命令,所以,在那些个人的面前,他无疑成为了一个政治的替罪羊。当部队终于安全地撤离基地的时候,里拉兹脱下了他全身的武装,沉重的枷锁终于不再羁绊着他了,他可以如释重负般地大口喘气。
里拉兹这个人物无疑是丰满的,但事实上他在影片中最直观的作用却并非是作为一个个体而出现的。在里拉兹的身上,导演赋与了许多暗示,如前面所说,里拉兹是政治的替罪羊,他的坚持与他的转变都暗喻了以色列的政治意向。影片多次强调十八年前那场夺取波弗特的战争,这是以色列军人们的骄傲,但这骄傲是正确的吗?也许根本就没有下达过这样的命令,往事的真相已经被埋藏了,已经不重要了,正如士兵们所说的,喜不喜欢里拉兹重要吗?不重要的。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其实是无所谓政治的,他们只是在服从命令,而这种盲从下的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那块英雄的牌匾只能留在销毁的基地中了。
兹弗死了,还有几名绿哨中的战士也死了,作为个体,他们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理想,但作为一名军人,他们的死是与命令直接相关的。如果说撤离是正确的,那么十八年前的进攻则是荒诞的,如果说坚守最后一班岗是正确的,那么政治谈判时无视战士生死的命令则是可耻的。荒谬与可耻组成了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长达二十年的战争,导演的用意便显而易见了!
波弗特基地最终被炸毁,与那些已经死去的英雄们都成为了真正的历史,而历史却是用政治的炮灰涂抹的,在人性被命令禁锢着的时候,反战便显得犹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