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 5 月 11 日入手,亚太黑, code 为 0534909 ,使用至今。
从外观上说,我从第一次看到 N76 就从没把它和 MOTO 的 V3 在一起比过,风格上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说哪个公司出了翻盖手机就是仿 V3 吧?所以这种偏执的想法不可存。
其次,这次 Nokia 出的 N76 在配置上真的让人吃惊,仟薄的机身,超大的内存,快速的处理器,都证明了体积和速度不是一定成正比的。不过有一点,体积和续航能力却成正比。而 N76 在诸多方面又带给我们很多新的体验。首先是 1600 万色屏幕,让我们看到与电脑显示器相比的图像,不过这项早已在很多日系机器上应用 1600 万色和 26 万色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家可以做个实验,将 windowsXP 的桌面换成壁纸名为 Windows XP 这张,然后将显示属性分别用 16 位色和 32 位色察看,在 16 位色的时候过渡色部分明显呈块状,这就是色位的差别。还有就是自动节能功能,有网友发现键盘的灯不是常亮的,总觉得是有问题,其实不然,在屏幕上方,有两个通光口,一个为副摄头,另一个比较小的,偏上的,那个是光敏电阻,也就是感光元件,可以通过检测外界亮度而自动开启或关闭键盘灯以起到节能效果,所以看到这个现象并不要奇怪。再有就是翻盖后铃声会停止,这也是节能措施,可能有网友会说,就差那么几秒至于吗?可是 N76 的外屏显示已经很丰富了,又带有停止响铃和拒接功能。何须一定看着 2.4 寸屏幕操作呢?如果你只是炫耀你的铃声,你可以不翻盖嘛,翻盖当然一定是要接听才翻开嘛。
对于翻盖和接口的设计,因为 N76 是单电路板设计,所以接口部位在顶部也就不为奇了,我们把电池盖卸下后看到左边一小条电路板,其实那是一整张,在转轴那个突出部位里都是,接口的器件也都包含在那个突出位里了,而下方只是作为扬声器和天线存在的。不过由于翻盖是无级的,并且翻盖角度从 0-175 度任意,所以这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对于键盘的设计,我本人并不喜欢 V3 那种螺旋式的纹路,太花俏了,虽然好看,可不庄重。对于 N76 的键盘,由于是超薄机,所以平板的键盘不能有明显的凹凸感,这样键边距不明显的特征就显出来了。初次使用不像其他那种突出键位的容易盲打。而且超薄的设计后,键程偏短,这些有一天就可以适应。我认为键盘的最易磨损位置在于中间的确认键,我的 76 中间确认键在我每天 100 条短信的折磨下已经成不规则花纹状了 = 。 =
对于 microSD 卡插口部分,也有一些小问题。其实说是问题,也不是问题,只是我希望 Nokia 能将卡盖的设计为推进去后有个卡位,这样会更保险写,现在是全行程无阻式。这样没有卡位设计会造成有可能刮到边角将卡盖拽出。而时间长了后也会容易出现松动现象。我建议大家不要经常开卡盖,这样保持紧密状态。
对于摄像头部分,对于 200W ,无 AF 的来说确实显得有些低端,不过我想大家谁也不是拿个手机当数码相机用吧?本人用 LG C960 已一年之久了,也都知道这手机是当时唯一 500W 像素的机器,带 3 倍光学变焦,可是我和同样 500W 像素的数码相机比,那简直不能看。所以,我一直也没把手机拥有多好的照相功能报有信心,也不关注,如果让我从品质上说, N76 的照相功能很一般,所有手机的照相功能都那么回事。毕竟 CMOS 和 CCD 是不可比的阿。
音乐播放功能上, Nokia 秉承了自己带有背景播放,乱序播放,自建列表等功能,音质表现我也只能说是一般,不算是上好的音质,即使我用 SONY 和森海塞尔的耳机。 N76 同时还具有收音机功能,不过收音机功能使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插耳机才能使用。这是因为 N76 利用耳机左右声道的电线来作为它的天线使用,它本身不自备 FM 天线。请大家使用的时候注意。
现在来说说关于 N76 的处理器和内存使用方面,有些网站很不负责的写出 N76 用的是 ARM 192MHz 的处理器,这是错误的,错误点为这些软件均不支持 ARM11 处理器,它们只能测定 ARM7 ARM9 的处理器,所以认定 N76 为 ARM 192MHz 处理器是错误的,现在能正确识别 N76 处理器的只有 JBenchmark ACE ,因为 ARM 处理器是和 JBenchmark 有合作的。而 ACE 的测试是动态测试并且将测试数据发送到 JBenchmark 服务器上,然后验证后返回给你结果,而不是像其他软件那样是本地测试,本地数据就要自身支持才能正确显示,所以在这里我要做 N76 处理器的辟谣,并且 N76 的处理器是可以根据所需自动调节频率的,我想这也是考虑省电而做的吧。以下几张图来对比:
同一台机器不同时间测试的显示结果,说明具有节能的调节。
内存使用量,这里要分清 ROM 和 RAM , RAM 是指开机后动态使用的存储单元,而 ROM 是指真正的文件存储空间, N76 的 RAM 为约 82M 左右,这是 S60 第三版机型里配置最高的了,因为 S60 第三版标准配置是 64M ,这样就给启动及运行程序带来很多好处,下边是从某网站借用的表,当然我更改了处理器部分:(以下数据都可以在 JBenchmark 查到)
以下是我手机截图:
这里显示总共 RAM 容量为 82,837,504 B 约等于 79M ,可用可用容量为 35,024,896 B 约等于 32.1M ,当然,我运行了不少东西造成减少的,初始化的机器确实会有 41M 左右。
手机的 ROM 存储有 17,825,792B 的容量,一些常用的软件是可以装在手机上,比较大的比如 QQ , ROUTE66 等还是在存储卡上吧。
我在音乐,视频还有 java 方面没有过多的应用,听音乐我有 MP3 ,看视频我用 PSP ,所以在这些方面我应用比较少,也没有进行什么大量的测试,不过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 www.jbenchmark.com 去看看各种手机之间的对比,那里资料很全面。我也就不多说了。
我再说一些我使用软件和其他功能上的技巧和说明把,首先, N76 支持关机铃声,这是很多网友问过我的,我亲自试验确实可以。 N76 的 GPRS 速度也是蛮快的,有时候信号部分会显示个 E ,可能是 EDGE 网络,我上班路上都用 N76 开着移动 QQ 和移动 MSN 在用。网络效果很不错,有时候断开也会自动连上,连接速度很快。
我使用的最多是蓝牙功能,同时又把 GPS 给用上了。 N76 自带的 GPS 功能不是很多,只能做经纬度的导航判断,不过这样很不直观,不过用自带的 GPS 可以看到高度,速度等信息,能计算你的行走距离(可以看看出租车的表准不准,嘿嘿 ~ 又邪恶了),为了真正体验 GPS 功能,我在存储卡上装了个 ROUTE66 ,用 S60 手机的人都知道这个。也是现在 S60 上最好用的了。至于功能呢,计算行走距离, 3D GPS 信息,道路寻找及导航,都还不错。我并没有买 Nokia 的 GPS 接收器,我是用 NAVMAN 4410 ,属于 STARII 的产品,信号不如 STARIII 的产品,不过便宜嘛,个人用的话还是够了 12 条并行卫星通道。 STARII 的产品大概都在 200-400 左右, STARIII 产品大多都在 700 以上。我选择经济了。
我自己有个蓝牙耳机,是 SE 的,因为买笔记本的时候原装带的。不过以前手机没有蓝牙,所以一直也没用过,用 N76 连上,感觉还不错,应该说蓝牙耳机也都这样吧,我只是没有蓝牙立体声耳机。同样也试验过和笔记本之间相连,手机之间相连等。搜索信号非常快。当然,也有在公车上遭到骚扰,有人通过蓝牙发送视频请求,我汗。。。。
那么网友最关心的莫过于吵的风风火火的所谓“掉漆”问题。那么这个问题首先是说哪部分掉,所谓“掉漆”部分是指两边的银边,这个银边之所以这么亮,是因为在塑料上电镀铬所致,如果但分学过一点物理学都知道,金属和塑料是不能融合的,所以出现电镀工艺。这曾银闪闪的涂层就是电镀铬,那么之所以出现“掉漆”现象,要分析几点:
第一、最易掉的部分,这个部分大多数都在屏幕两侧,这是因为我们在单手翻盖的时候会出现用大拇指切进缝隙,用指甲顶开上盖。这个过程,指甲就起了摩擦作用,那么对于不同材质的电镀工艺来说是一项考验,而且仅仅是一层薄薄的镀层,是禁不起长期的压力摩擦,就会产生磨损现象。这时候铬涂层慢慢的变薄,直到电镀基塑料的出现。这个过程是属于正常现象,也是电镀工艺所能接受的范围。对于一些特殊问题我稍候会说。
第二、为什么 Nokia 不用金属,而要用塑料电镀工艺呢?我们知道 N76 的重量不过 115g ,虽然这个重量和其它手机来比并不算什么,但是以 N76 的尺寸,再加上翻盖后的尺寸, 115g 已经是控制的很好了,不会有沉重的表现。但如果使用金属材料,这个重量就会成倍增加,塑料的比重和不锈钢的比重想必稍微想想就知道了,如果用金属配件,我想 N76 大概应该在 200g 以上了。还有一点,就是不锈钢再如何光亮,也达不到电镀铬的水平,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 N76 银色部分和金属的亮度是两个概念。想必这点大家也能有个大概了解。
第三、对于电镀工艺的品质,如果你是正常磨损,那就是铬和塑料的咬合紧密,但也有品质问题就是铬涂层大面积脱落,这就是属于电镀过程中,塑料的粗化处理和电镀过程中气泡或者有污染物,例如粗化过程中的液体未清理干净,塑料尚未完全干透,这样对电镀咬合都将会产生质量问题。但在涂层未有硬伤前是不容易发现的,所以有些网友的机器在破损一点点后会导致大面积脱落。不过这种现象应该是少数现象。
第四、对于电镀工艺的保养,电镀层容易受到潮湿,腐蚀性液体的侵害。主要表现在,在潮湿环境下,电镀层和基底间因气压变化而导致有气泡出现,然而这种变化的出现将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腐蚀性液体对电镀涂层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酒精,碱性液体等,对电镀涂层的损伤是比较厉害的。所以带有电镀涂层的物品都是禁止用此类腐蚀性液体擦拭。汗液也是碱性的,所以尽量避免大量汗液留在机器上。
总结一下,对于“掉漆”问题,我的结论是,电镀正常磨损是属于正常现象,也就是看到破损点也不会大面积脱落,如果不是,那么你就该找经销商更换了。对于开盖的方式,也是可以避免磨损电镀层的,那就是双手开盖。尽量避免指甲对电镀层的剧烈磨损。平时使用尽量保持干燥,不要有明显的汗渍在机身上。所以我的机器从 5 月初买到现在用,完全没有“掉漆”现象,我想这也是使用习惯才能更好的保护机器吧。
现在来说一下我最近得到的有关 N76 电路图的问题,从官方电路图上标明, N76 的型号 RM-135 并不是唯一的,还有 RM-149 这个型号。这也是之前我在某网站上看到图片的时候比较迷惑的。不过当我看到原版电路图的时候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那么 RM-135 和 RM-149 到底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不妨看两张相关的图表,或许大家就明白了:
蓝色部分只适用 RM-135 ,那么这蓝色部分是什么呢? 请往下看:
这张图是用一个红框圈起来的,也同样有一行字,对,就是 WCDMA 模块只适用于 RM-135 型号。区别部分请看:
这就是第一张表中蓝色字体部分。就是说 RM-149 将没有这些部分。
那么我把这张图的全图拿出来看看,如果有了 N76 的网友也许会判断出这些元器件的位置:
是的,这个部分就是我们打开电池后的那个金属网里的元器件,也就是说 RM-135 和 RM-149 的区别仅此在这里而已。
现在大家已经明白了, RM-135 就是带有 WCDMA 的机器,而 RM-149 就是不带有 WCDMA 的机型,曾经一直猜测 N76 的中国行货将是阉割掉 WCDMA 的,那么我们是不是由此可以判断 RM-149 就是中国的行货呢?因为我暂时还拿不到 RM-149 的资料,我只拿到了 RM-135 的 APAC 资料,而这资料里并没有有关中国的产品,这也是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我想等我拿到了 RM-149 的资料的时候将会真相大白的。
在此,N76 会一分为二的有两个版本,且互不相同,那么将来网友们再次选购的时候也该考虑到这个因素,有人喜欢完整版的机器,如果是这样,那么对 RM-135 和 RM-149 要分清。这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出现 RM-149 的亚太版,如果出现,那价格是不是会比 RM-135 便宜呢?
Nokia 官方发布说是 07 年第二季度上,可从 4 月份等到现在还没有发布。而市场现在所能买到的大部分是亚太 1 区的产品, code 号码为 0534909 黑, 0542706 红,有欧版的 code 号码为 0543059 ,至此为止,还未曾有真正港行上市,新加坡的 M1 已经放出价格,价格为 $908 ,合人民币大约 4540 元。签线 2 年的价格为 $668 ,折合人民币大约 3340 元左右。 STARHUB 还未真正放出价格,但应该近期就可以看到了。至于有 JS 说有港行的产品,不过还未曾有人见到真正港行的 code ,大多说港行的都还是亚太 1 区的 code ,所以大家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判断。
亚太版的识别,根据机身铭签进行观察:
首先,确定RM-135,其次是产地:MADE BY NOKIA 然后是CODE号码0534909黑,0542706红,然后是机身键盘,因为是原笔画,笔画是在英文字母上边,并且#键会有一个中字。
欧版的识别,根据机身铭签进行观察:
首先,确定RM-135,其次是产地:MADE IN FINLAND,然后CODE为0543059黑,暂不确定欧版红,因为据某位留学在英国的网友说,欧洲没有红色的,只有黑色。如有入欧红的也请告知code,键盘方面,因为欧洲人是不用笔画的,所以键盘上不会有原笔画,但在国内进货商会用激光刻上笔画,而位置就不是在英文字母上边,且#旁也不会有中字。被灼刻的笔画比较容易受到腐蚀,与空气,汗液等的接触会让灼刻部分过早的腐蚀。这也是欧版的弊端。
对于一些很普遍的问题和测试,例如声音大小等,因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不同,所以我概不赘述……
补充一下:看到这些一些人已经明白:RM-149 不要盲目的根据网上的刷机来刷 RM-135,因为他们版本是 30.***+++,而 149 最新版本只是 21+++ 原因是里面的东西不同,所以固件当然也不同,可以拿 Intel 和 AMD 相比,东西时一样,但是是两个不同的原理,所以最好使用 自己的固件升级!
从外观上说,我从第一次看到 N76 就从没把它和 MOTO 的 V3 在一起比过,风格上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说哪个公司出了翻盖手机就是仿 V3 吧?所以这种偏执的想法不可存。
其次,这次 Nokia 出的 N76 在配置上真的让人吃惊,仟薄的机身,超大的内存,快速的处理器,都证明了体积和速度不是一定成正比的。不过有一点,体积和续航能力却成正比。而 N76 在诸多方面又带给我们很多新的体验。首先是 1600 万色屏幕,让我们看到与电脑显示器相比的图像,不过这项早已在很多日系机器上应用 1600 万色和 26 万色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家可以做个实验,将 windowsXP 的桌面换成壁纸名为 Windows XP 这张,然后将显示属性分别用 16 位色和 32 位色察看,在 16 位色的时候过渡色部分明显呈块状,这就是色位的差别。还有就是自动节能功能,有网友发现键盘的灯不是常亮的,总觉得是有问题,其实不然,在屏幕上方,有两个通光口,一个为副摄头,另一个比较小的,偏上的,那个是光敏电阻,也就是感光元件,可以通过检测外界亮度而自动开启或关闭键盘灯以起到节能效果,所以看到这个现象并不要奇怪。再有就是翻盖后铃声会停止,这也是节能措施,可能有网友会说,就差那么几秒至于吗?可是 N76 的外屏显示已经很丰富了,又带有停止响铃和拒接功能。何须一定看着 2.4 寸屏幕操作呢?如果你只是炫耀你的铃声,你可以不翻盖嘛,翻盖当然一定是要接听才翻开嘛。
对于翻盖和接口的设计,因为 N76 是单电路板设计,所以接口部位在顶部也就不为奇了,我们把电池盖卸下后看到左边一小条电路板,其实那是一整张,在转轴那个突出部位里都是,接口的器件也都包含在那个突出位里了,而下方只是作为扬声器和天线存在的。不过由于翻盖是无级的,并且翻盖角度从 0-175 度任意,所以这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对于键盘的设计,我本人并不喜欢 V3 那种螺旋式的纹路,太花俏了,虽然好看,可不庄重。对于 N76 的键盘,由于是超薄机,所以平板的键盘不能有明显的凹凸感,这样键边距不明显的特征就显出来了。初次使用不像其他那种突出键位的容易盲打。而且超薄的设计后,键程偏短,这些有一天就可以适应。我认为键盘的最易磨损位置在于中间的确认键,我的 76 中间确认键在我每天 100 条短信的折磨下已经成不规则花纹状了 = 。 =
对于 microSD 卡插口部分,也有一些小问题。其实说是问题,也不是问题,只是我希望 Nokia 能将卡盖的设计为推进去后有个卡位,这样会更保险写,现在是全行程无阻式。这样没有卡位设计会造成有可能刮到边角将卡盖拽出。而时间长了后也会容易出现松动现象。我建议大家不要经常开卡盖,这样保持紧密状态。
对于摄像头部分,对于 200W ,无 AF 的来说确实显得有些低端,不过我想大家谁也不是拿个手机当数码相机用吧?本人用 LG C960 已一年之久了,也都知道这手机是当时唯一 500W 像素的机器,带 3 倍光学变焦,可是我和同样 500W 像素的数码相机比,那简直不能看。所以,我一直也没把手机拥有多好的照相功能报有信心,也不关注,如果让我从品质上说, N76 的照相功能很一般,所有手机的照相功能都那么回事。毕竟 CMOS 和 CCD 是不可比的阿。
音乐播放功能上, Nokia 秉承了自己带有背景播放,乱序播放,自建列表等功能,音质表现我也只能说是一般,不算是上好的音质,即使我用 SONY 和森海塞尔的耳机。 N76 同时还具有收音机功能,不过收音机功能使用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插耳机才能使用。这是因为 N76 利用耳机左右声道的电线来作为它的天线使用,它本身不自备 FM 天线。请大家使用的时候注意。
现在来说说关于 N76 的处理器和内存使用方面,有些网站很不负责的写出 N76 用的是 ARM 192MHz 的处理器,这是错误的,错误点为这些软件均不支持 ARM11 处理器,它们只能测定 ARM7 ARM9 的处理器,所以认定 N76 为 ARM 192MHz 处理器是错误的,现在能正确识别 N76 处理器的只有 JBenchmark ACE ,因为 ARM 处理器是和 JBenchmark 有合作的。而 ACE 的测试是动态测试并且将测试数据发送到 JBenchmark 服务器上,然后验证后返回给你结果,而不是像其他软件那样是本地测试,本地数据就要自身支持才能正确显示,所以在这里我要做 N76 处理器的辟谣,并且 N76 的处理器是可以根据所需自动调节频率的,我想这也是考虑省电而做的吧。以下几张图来对比:
同一台机器不同时间测试的显示结果,说明具有节能的调节。
内存使用量,这里要分清 ROM 和 RAM , RAM 是指开机后动态使用的存储单元,而 ROM 是指真正的文件存储空间, N76 的 RAM 为约 82M 左右,这是 S60 第三版机型里配置最高的了,因为 S60 第三版标准配置是 64M ,这样就给启动及运行程序带来很多好处,下边是从某网站借用的表,当然我更改了处理器部分:(以下数据都可以在 JBenchmark 查到)
机器型号 | 处理器主频 | 内存 / 可用内存 | JBenchmark | JBenchmark2 |
诺基亚 N76 | ARM11 369MHz | 82M/ 约 49M | 6326 | 695 |
诺基亚 N93i | ARM11 330MHz | 50M/ 约 14M | 5395 | 463 |
诺基亚 N93 | ARM11 330MHz | 50M/ 约 19M | 6483 | 539 |
诺基亚 N73 | ARM9 220MHz | 42M/ 约 19M | 3533 | 333 |
诺基亚 N92 | ARM9 220MHz | 47M/ 约 17M | 3561 | 381 |
诺基亚 E65 | ARM9 220MHz | 61M/ 约 19M | 3332 | 275 |
这里显示总共 RAM 容量为 82,837,504 B 约等于 79M ,可用可用容量为 35,024,896 B 约等于 32.1M ,当然,我运行了不少东西造成减少的,初始化的机器确实会有 41M 左右。
手机的 ROM 存储有 17,825,792B 的容量,一些常用的软件是可以装在手机上,比较大的比如 QQ , ROUTE66 等还是在存储卡上吧。
我在音乐,视频还有 java 方面没有过多的应用,听音乐我有 MP3 ,看视频我用 PSP ,所以在这些方面我应用比较少,也没有进行什么大量的测试,不过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 www.jbenchmark.com 去看看各种手机之间的对比,那里资料很全面。我也就不多说了。
我再说一些我使用软件和其他功能上的技巧和说明把,首先, N76 支持关机铃声,这是很多网友问过我的,我亲自试验确实可以。 N76 的 GPRS 速度也是蛮快的,有时候信号部分会显示个 E ,可能是 EDGE 网络,我上班路上都用 N76 开着移动 QQ 和移动 MSN 在用。网络效果很不错,有时候断开也会自动连上,连接速度很快。
我使用的最多是蓝牙功能,同时又把 GPS 给用上了。 N76 自带的 GPS 功能不是很多,只能做经纬度的导航判断,不过这样很不直观,不过用自带的 GPS 可以看到高度,速度等信息,能计算你的行走距离(可以看看出租车的表准不准,嘿嘿 ~ 又邪恶了),为了真正体验 GPS 功能,我在存储卡上装了个 ROUTE66 ,用 S60 手机的人都知道这个。也是现在 S60 上最好用的了。至于功能呢,计算行走距离, 3D GPS 信息,道路寻找及导航,都还不错。我并没有买 Nokia 的 GPS 接收器,我是用 NAVMAN 4410 ,属于 STARII 的产品,信号不如 STARIII 的产品,不过便宜嘛,个人用的话还是够了 12 条并行卫星通道。 STARII 的产品大概都在 200-400 左右, STARIII 产品大多都在 700 以上。我选择经济了。
我自己有个蓝牙耳机,是 SE 的,因为买笔记本的时候原装带的。不过以前手机没有蓝牙,所以一直也没用过,用 N76 连上,感觉还不错,应该说蓝牙耳机也都这样吧,我只是没有蓝牙立体声耳机。同样也试验过和笔记本之间相连,手机之间相连等。搜索信号非常快。当然,也有在公车上遭到骚扰,有人通过蓝牙发送视频请求,我汗。。。。
那么网友最关心的莫过于吵的风风火火的所谓“掉漆”问题。那么这个问题首先是说哪部分掉,所谓“掉漆”部分是指两边的银边,这个银边之所以这么亮,是因为在塑料上电镀铬所致,如果但分学过一点物理学都知道,金属和塑料是不能融合的,所以出现电镀工艺。这曾银闪闪的涂层就是电镀铬,那么之所以出现“掉漆”现象,要分析几点:
第一、最易掉的部分,这个部分大多数都在屏幕两侧,这是因为我们在单手翻盖的时候会出现用大拇指切进缝隙,用指甲顶开上盖。这个过程,指甲就起了摩擦作用,那么对于不同材质的电镀工艺来说是一项考验,而且仅仅是一层薄薄的镀层,是禁不起长期的压力摩擦,就会产生磨损现象。这时候铬涂层慢慢的变薄,直到电镀基塑料的出现。这个过程是属于正常现象,也是电镀工艺所能接受的范围。对于一些特殊问题我稍候会说。
第二、为什么 Nokia 不用金属,而要用塑料电镀工艺呢?我们知道 N76 的重量不过 115g ,虽然这个重量和其它手机来比并不算什么,但是以 N76 的尺寸,再加上翻盖后的尺寸, 115g 已经是控制的很好了,不会有沉重的表现。但如果使用金属材料,这个重量就会成倍增加,塑料的比重和不锈钢的比重想必稍微想想就知道了,如果用金属配件,我想 N76 大概应该在 200g 以上了。还有一点,就是不锈钢再如何光亮,也达不到电镀铬的水平,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 N76 银色部分和金属的亮度是两个概念。想必这点大家也能有个大概了解。
第三、对于电镀工艺的品质,如果你是正常磨损,那就是铬和塑料的咬合紧密,但也有品质问题就是铬涂层大面积脱落,这就是属于电镀过程中,塑料的粗化处理和电镀过程中气泡或者有污染物,例如粗化过程中的液体未清理干净,塑料尚未完全干透,这样对电镀咬合都将会产生质量问题。但在涂层未有硬伤前是不容易发现的,所以有些网友的机器在破损一点点后会导致大面积脱落。不过这种现象应该是少数现象。
第四、对于电镀工艺的保养,电镀层容易受到潮湿,腐蚀性液体的侵害。主要表现在,在潮湿环境下,电镀层和基底间因气压变化而导致有气泡出现,然而这种变化的出现将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腐蚀性液体对电镀涂层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酒精,碱性液体等,对电镀涂层的损伤是比较厉害的。所以带有电镀涂层的物品都是禁止用此类腐蚀性液体擦拭。汗液也是碱性的,所以尽量避免大量汗液留在机器上。
总结一下,对于“掉漆”问题,我的结论是,电镀正常磨损是属于正常现象,也就是看到破损点也不会大面积脱落,如果不是,那么你就该找经销商更换了。对于开盖的方式,也是可以避免磨损电镀层的,那就是双手开盖。尽量避免指甲对电镀层的剧烈磨损。平时使用尽量保持干燥,不要有明显的汗渍在机身上。所以我的机器从 5 月初买到现在用,完全没有“掉漆”现象,我想这也是使用习惯才能更好的保护机器吧。
现在来说一下我最近得到的有关 N76 电路图的问题,从官方电路图上标明, N76 的型号 RM-135 并不是唯一的,还有 RM-149 这个型号。这也是之前我在某网站上看到图片的时候比较迷惑的。不过当我看到原版电路图的时候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那么 RM-135 和 RM-149 到底区别在哪里呢?我们不妨看两张相关的图表,或许大家就明白了:
蓝色部分只适用 RM-135 ,那么这蓝色部分是什么呢? 请往下看:
这张图是用一个红框圈起来的,也同样有一行字,对,就是 WCDMA 模块只适用于 RM-135 型号。区别部分请看:
这就是第一张表中蓝色字体部分。就是说 RM-149 将没有这些部分。
那么我把这张图的全图拿出来看看,如果有了 N76 的网友也许会判断出这些元器件的位置:
是的,这个部分就是我们打开电池后的那个金属网里的元器件,也就是说 RM-135 和 RM-149 的区别仅此在这里而已。
现在大家已经明白了, RM-135 就是带有 WCDMA 的机器,而 RM-149 就是不带有 WCDMA 的机型,曾经一直猜测 N76 的中国行货将是阉割掉 WCDMA 的,那么我们是不是由此可以判断 RM-149 就是中国的行货呢?因为我暂时还拿不到 RM-149 的资料,我只拿到了 RM-135 的 APAC 资料,而这资料里并没有有关中国的产品,这也是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我想等我拿到了 RM-149 的资料的时候将会真相大白的。
在此,N76 会一分为二的有两个版本,且互不相同,那么将来网友们再次选购的时候也该考虑到这个因素,有人喜欢完整版的机器,如果是这样,那么对 RM-135 和 RM-149 要分清。这是很重要的。当然,我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出现 RM-149 的亚太版,如果出现,那价格是不是会比 RM-135 便宜呢?
Nokia 官方发布说是 07 年第二季度上,可从 4 月份等到现在还没有发布。而市场现在所能买到的大部分是亚太 1 区的产品, code 号码为 0534909 黑, 0542706 红,有欧版的 code 号码为 0543059 ,至此为止,还未曾有真正港行上市,新加坡的 M1 已经放出价格,价格为 $908 ,合人民币大约 4540 元。签线 2 年的价格为 $668 ,折合人民币大约 3340 元左右。 STARHUB 还未真正放出价格,但应该近期就可以看到了。至于有 JS 说有港行的产品,不过还未曾有人见到真正港行的 code ,大多说港行的都还是亚太 1 区的 code ,所以大家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判断。
亚太版的识别,根据机身铭签进行观察:
首先,确定RM-135,其次是产地:MADE BY NOKIA 然后是CODE号码0534909黑,0542706红,然后是机身键盘,因为是原笔画,笔画是在英文字母上边,并且#键会有一个中字。
欧版的识别,根据机身铭签进行观察:
首先,确定RM-135,其次是产地:MADE IN FINLAND,然后CODE为0543059黑,暂不确定欧版红,因为据某位留学在英国的网友说,欧洲没有红色的,只有黑色。如有入欧红的也请告知code,键盘方面,因为欧洲人是不用笔画的,所以键盘上不会有原笔画,但在国内进货商会用激光刻上笔画,而位置就不是在英文字母上边,且#旁也不会有中字。被灼刻的笔画比较容易受到腐蚀,与空气,汗液等的接触会让灼刻部分过早的腐蚀。这也是欧版的弊端。
对于一些很普遍的问题和测试,例如声音大小等,因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不同,所以我概不赘述……
补充一下:看到这些一些人已经明白:RM-149 不要盲目的根据网上的刷机来刷 RM-135,因为他们版本是 30.***+++,而 149 最新版本只是 21+++ 原因是里面的东西不同,所以固件当然也不同,可以拿 Intel 和 AMD 相比,东西时一样,但是是两个不同的原理,所以最好使用 自己的固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