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3年毕业的法律专业学生.因为司法考试没有过,当时是和老大(班主任)一起考的,当年司法全国考试非常热,法学院系学生基本都报,包括好多年轻教师.但全班没有几个过的,想捧金饭碗做律师这条路就断了,只好参加当年的省公务员招考,试试.
报名那天那是我和几个老乡从省城学校赶回老家报名,到了报名地点都是中午12点了,我报考的那单位招考的两个的工作人员让我填写表格,都很热情,期间聊了很多.而且问我吃饭没有,他们当时正在吃盒饭.我说赶火车还没有,等报好名再去吃.结果他们就说,既然报了他们单位,那以后可能就是同志了.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吃盒饭.盛情难却,厚厚脸皮就真的跟他们一起吃了.我的同学还以为我怎么回事情.现在想起来还好笑.不过后来我才知道当初的两个招考人员一个是单位人事科长还有一个是管人事的
余下来就是参加笔试.不难,本来就学法律的,对时政也比较关心.30几个人中顺利的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面试程序.知道我笔试第二,全班女同学对我五体投地,考试前一天还在打传奇呢(传奇还很红的时候,为了争夺城主,周末女同学都被动员去).那时候报考公务员没有现在那么目标性强,只是尝试一下,多一种选择而已.好多男同学只到明天考试,今天晚上才看看题型.但当年我们班36个同学就考取了15个地方公务员(后来几年又有陆续考上几个),而且男同学获得压倒性胜利,取了11个.战斗力让所有院领导和教授老师目瞪口呆.只到现在老大(班主任)还时常发感叹,哈哈,那么多不学无术的人居然会考上(呵呵,我除外),但当年也够他得意了很长时间.
当时单位一共招收5个科员,被淘汰了20多人.12人进入面试.淘汰的还是比较多的,公务员考试也是从03年那年开始,一年热过一年.按规定是要15人的.可惜那时候笔试都达不到要求,只好12个人,也为我们减少了竞争.遇到的都不是高手啊.
当时公务员考试是以面试成绩为最终成绩的.也就是说笔试只不过是第一关,不算成绩.最后一名也可以轻易翻盘.现在基本上是笔试,面试成绩55开的样子.感觉更科学了.
参加面试是最重要的,笔试后当时好象有2个多月的时间后才面试.对于一个刚毕业,从没有面试过的学生来说,感觉有点难度.这时候,一个亲戚知道我报考公务员,立即为我支招.给我报名参加了一个面试培训班.也就一天4个小时左右.但收费很高,好象要500多.当初也是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去听课的,但的确受益非浅,对面试该注意的礼节,回答问题的方式和程序基本有了一个了解.这对后来的面试成功起了重要的帮助.最近好象听说这类培训班不允许办了.
后来参加面试,住在叔叔家.当告之考试地点是当地的第三高级中学时候.我都乐坏了.因为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唯一我熟悉的地方就是第三高级中学附近.01年02年暑假到我叔叔公司打工锻炼.而那公司就在第三高级中学隔壁.感觉真的是上天在对我照顾.考试那天,我一个人骑自行车从城北赶到城南学校所在地,有近20里路,但对这条路只感觉熟悉无比.
进入面试考场,实行全封闭管理.学校外面是武警站岗.以及人山人海的家长.当走进侯考室,原来活泼的考生们立即都安静下来.其实候考室除了不能随便进出外,吸烟,吹牛聊天,看书都是可以的.但在我们进去之前、没有人说话,更多的是默默的喝水.看的出来是多么的紧张.我们则是有好几个同学在一起,大家彼此熟悉,也就话多,整个侯考室除了我们几个人在讲话外,一点声音都没有.我看到一个女考生,连续喝了几杯水.一句话,就是紧张.但我们几个的大声说话反而对我们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等待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待考室的两个管理不时的告戒我们,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然后就是抽签决定考试顺序.随着抽签结束,又是一次漫长的等待,只到被宣布考试开始,外面就来工作人员,按号码一个一个轮流带走,真有种上刑场为国捐躯的态势.
轮到我后,被叫号的那一刻,心跳最起码有120.不过当走在长长的赶考路上的时候(待考室离考场最起码有300米)走在路上却又平静了,真有种心静如水的感觉.礼貌的进入考场,7名考官半围座在一个办公桌前.那是我答题的地方.问题都是社会热点的看法以及评价一些政府的做法.而我的基本回答是"一颗红心向太阳,挑点毛病找点茬'.考试成绩当场公布.70.2分.很有礼貌的说声谢谢.但我自己内心却狂喜,肯定被录取了.前期调查过,上年面试成绩平均65分左右.
面试一完,直接被带出考场,只见到处是父母在打听出来的考生成绩.而我也发现叔叔在草地上看着报纸,见我出来,问我成绩.他听到后,立即拍我肩膀,说:肯定取了,今天回家庆祝去.每出来一个都在问成绩呢.你是目前最高的.
果然,几天后,我以面试第一的成绩被单位录取.比第二名高6分.那时候别提多高兴.可惜在一起考的一个同学,面试排在第三,后来因为体检不过关而被淘汰,差点闹出人命.现在谈到那次考试还为那同学感到可惜.
等到大学毕业,我就立即报到上班了.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或许是命运的眷顾,我没有感觉到现在学弟学妹们考公务员的那种激烈.从报名,笔试到面试,到体检,到报到工作,一切都比较顺利.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准备了,命运之神终会对你一笑.
报名那天那是我和几个老乡从省城学校赶回老家报名,到了报名地点都是中午12点了,我报考的那单位招考的两个的工作人员让我填写表格,都很热情,期间聊了很多.而且问我吃饭没有,他们当时正在吃盒饭.我说赶火车还没有,等报好名再去吃.结果他们就说,既然报了他们单位,那以后可能就是同志了.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吃盒饭.盛情难却,厚厚脸皮就真的跟他们一起吃了.我的同学还以为我怎么回事情.现在想起来还好笑.不过后来我才知道当初的两个招考人员一个是单位人事科长还有一个是管人事的
余下来就是参加笔试.不难,本来就学法律的,对时政也比较关心.30几个人中顺利的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面试程序.知道我笔试第二,全班女同学对我五体投地,考试前一天还在打传奇呢(传奇还很红的时候,为了争夺城主,周末女同学都被动员去).那时候报考公务员没有现在那么目标性强,只是尝试一下,多一种选择而已.好多男同学只到明天考试,今天晚上才看看题型.但当年我们班36个同学就考取了15个地方公务员(后来几年又有陆续考上几个),而且男同学获得压倒性胜利,取了11个.战斗力让所有院领导和教授老师目瞪口呆.只到现在老大(班主任)还时常发感叹,哈哈,那么多不学无术的人居然会考上(呵呵,我除外),但当年也够他得意了很长时间.
当时单位一共招收5个科员,被淘汰了20多人.12人进入面试.淘汰的还是比较多的,公务员考试也是从03年那年开始,一年热过一年.按规定是要15人的.可惜那时候笔试都达不到要求,只好12个人,也为我们减少了竞争.遇到的都不是高手啊.
当时公务员考试是以面试成绩为最终成绩的.也就是说笔试只不过是第一关,不算成绩.最后一名也可以轻易翻盘.现在基本上是笔试,面试成绩55开的样子.感觉更科学了.
参加面试是最重要的,笔试后当时好象有2个多月的时间后才面试.对于一个刚毕业,从没有面试过的学生来说,感觉有点难度.这时候,一个亲戚知道我报考公务员,立即为我支招.给我报名参加了一个面试培训班.也就一天4个小时左右.但收费很高,好象要500多.当初也是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去听课的,但的确受益非浅,对面试该注意的礼节,回答问题的方式和程序基本有了一个了解.这对后来的面试成功起了重要的帮助.最近好象听说这类培训班不允许办了.
后来参加面试,住在叔叔家.当告之考试地点是当地的第三高级中学时候.我都乐坏了.因为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唯一我熟悉的地方就是第三高级中学附近.01年02年暑假到我叔叔公司打工锻炼.而那公司就在第三高级中学隔壁.感觉真的是上天在对我照顾.考试那天,我一个人骑自行车从城北赶到城南学校所在地,有近20里路,但对这条路只感觉熟悉无比.
进入面试考场,实行全封闭管理.学校外面是武警站岗.以及人山人海的家长.当走进侯考室,原来活泼的考生们立即都安静下来.其实候考室除了不能随便进出外,吸烟,吹牛聊天,看书都是可以的.但在我们进去之前、没有人说话,更多的是默默的喝水.看的出来是多么的紧张.我们则是有好几个同学在一起,大家彼此熟悉,也就话多,整个侯考室除了我们几个人在讲话外,一点声音都没有.我看到一个女考生,连续喝了几杯水.一句话,就是紧张.但我们几个的大声说话反而对我们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等待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待考室的两个管理不时的告戒我们,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然后就是抽签决定考试顺序.随着抽签结束,又是一次漫长的等待,只到被宣布考试开始,外面就来工作人员,按号码一个一个轮流带走,真有种上刑场为国捐躯的态势.
轮到我后,被叫号的那一刻,心跳最起码有120.不过当走在长长的赶考路上的时候(待考室离考场最起码有300米)走在路上却又平静了,真有种心静如水的感觉.礼貌的进入考场,7名考官半围座在一个办公桌前.那是我答题的地方.问题都是社会热点的看法以及评价一些政府的做法.而我的基本回答是"一颗红心向太阳,挑点毛病找点茬'.考试成绩当场公布.70.2分.很有礼貌的说声谢谢.但我自己内心却狂喜,肯定被录取了.前期调查过,上年面试成绩平均65分左右.
面试一完,直接被带出考场,只见到处是父母在打听出来的考生成绩.而我也发现叔叔在草地上看着报纸,见我出来,问我成绩.他听到后,立即拍我肩膀,说:肯定取了,今天回家庆祝去.每出来一个都在问成绩呢.你是目前最高的.
果然,几天后,我以面试第一的成绩被单位录取.比第二名高6分.那时候别提多高兴.可惜在一起考的一个同学,面试排在第三,后来因为体检不过关而被淘汰,差点闹出人命.现在谈到那次考试还为那同学感到可惜.
等到大学毕业,我就立即报到上班了.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或许是命运的眷顾,我没有感觉到现在学弟学妹们考公务员的那种激烈.从报名,笔试到面试,到体检,到报到工作,一切都比较顺利.但是我相信,只要你准备了,命运之神终会对你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