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找了一些军事研究员聊天,聊完收获特别小。在一些研究者眼里,一场战役的指挥家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前线作战的士兵,可我们更想知道战争期间士兵的心理状态。后来他找了些老兵日记、书信、回忆录,这些对他帮助特别大。
一本资料记载,1948年初,某连队是120人,年底110人,看起来好像一年只牺牲了10个人。再了解下去,我发现这个连队一年中补员600人。这个对我刺激特别大,我想把这些普通士兵拍成很感动人的电影。
第一次看剧本时,我非常激动,至少有三处让我在夜里哭得泪眼模糊,最后只能放下剧本平静一会儿,再接着看。举个例子,电影里最后谷子地到了墓地,其他人劝他说:“别找了,大哥,这全是无名烈士,一个人名没有。”谷子地眼睛不好,贴着碑看,看后直起腰来,很平静地说:“爹妈都给起了名儿了,怎么都成了没名儿的孩子……”
谷子地这个人性格很开朗,他打了那么多仗,不会单单因为战争这件事而感到伤感,只是全连的人都阵亡了而他讨不到一个说法,这件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生活中,他很乐观,爱开玩笑,但一到夜晚,那道伤口他总过不去……
写完剧本以后,刘恒给我发了条短信,说他很激动。能让那么冷静的一个老作家激动的事情不多。刘恒写出了谷子地这个人的坚持。谷子地坚持认为对他的审查不公平,这种不公看似只针对他个人,实际上是针对他的全部阵亡战友。
谷子地的主演张涵予看剧本时,蹲在我工作室的墙角哭。我知道看这个剧本会很难受,所以尽量不进那个屋子。后来我进去时,他赶紧把身体扭过去了,我就赶紧把门关上。我发现电影里常常拍人哭,其实现实中人哭是最不希望别人看到的,很多人哭时不能说话、扎着脑袋,或者转身或者逃跑,而电影往往要迎着镜头拍上去。
我觉得一个剧本能做到这样,电影拍出来一定能得到观众支持。
一本资料记载,1948年初,某连队是120人,年底110人,看起来好像一年只牺牲了10个人。再了解下去,我发现这个连队一年中补员600人。这个对我刺激特别大,我想把这些普通士兵拍成很感动人的电影。
第一次看剧本时,我非常激动,至少有三处让我在夜里哭得泪眼模糊,最后只能放下剧本平静一会儿,再接着看。举个例子,电影里最后谷子地到了墓地,其他人劝他说:“别找了,大哥,这全是无名烈士,一个人名没有。”谷子地眼睛不好,贴着碑看,看后直起腰来,很平静地说:“爹妈都给起了名儿了,怎么都成了没名儿的孩子……”
谷子地这个人性格很开朗,他打了那么多仗,不会单单因为战争这件事而感到伤感,只是全连的人都阵亡了而他讨不到一个说法,这件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在生活中,他很乐观,爱开玩笑,但一到夜晚,那道伤口他总过不去……
写完剧本以后,刘恒给我发了条短信,说他很激动。能让那么冷静的一个老作家激动的事情不多。刘恒写出了谷子地这个人的坚持。谷子地坚持认为对他的审查不公平,这种不公看似只针对他个人,实际上是针对他的全部阵亡战友。
谷子地的主演张涵予看剧本时,蹲在我工作室的墙角哭。我知道看这个剧本会很难受,所以尽量不进那个屋子。后来我进去时,他赶紧把身体扭过去了,我就赶紧把门关上。我发现电影里常常拍人哭,其实现实中人哭是最不希望别人看到的,很多人哭时不能说话、扎着脑袋,或者转身或者逃跑,而电影往往要迎着镜头拍上去。
我觉得一个剧本能做到这样,电影拍出来一定能得到观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