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上的卖家是这样说的
(准)第一代877卡
严格来讲不是卡贴,是复制卡,或者说是内有16F877+256的可编程IC卡。原来主要用于卫星智能卡的破解,后来用到手机的SIM卡的一卡多号上, 需要Ki,制作比较麻烦。
第一代卡
TurboSIM: 有的称作HyperSIM,就把它称作“实时仿真系统”吧。该卡采用美国 12F683芯片。由于12F683是DFN封装,国内市场很少用到,要想拿到DFN原装芯片需要到美国原厂预订,最少需要4—6周的时间,所以后来市场上就出现了采用MF封装的16F683的卡贴,这两种封装芯片的性能其实都一样。12F683的CPU主频只有20M,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地区的动感地带、全球通、联通卡以及国外的3G就不能正常使用,甚至会屏蔽STK功能。后来虽经多次修改升级,兼容性得到了一些改善,可还是不够完善。如:福建05年的全球通OTA卡,部分联通卡就无法识别。通过逻辑分析仪中截取的数据分析,发现不能使用的主要原因不在卡贴上,而是卡贴在与Iphone的数据传送过程中因数据流量过大,超出12F683的承受能力导致溢出,自然就不能使用啦。
第二代卡
采用美国生产的C8051F304芯片,相对于12F683来说,F304性能上完善了许多,由于F304采用的是16—24M的主频,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比12F683的速度要快得多,不过该卡早期版本的兼容性也存在些问题,如:香港Vodafone\Snartone的3G卡等就无法识别,尽管后来对程序做了必要的修改,兼容性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还是不尽人意,如Vodafone的128KSTK卡仍然无法识别。有一点必须指出,就是商家在开发F304的时候所用的PCB板的材料比早期的12F683的用料上更薄些,因此我们在使用中就感觉到比早期的卡贴更容易插拔,兼容性还需进一步改善。
第三、四代卡
采用C8051-F300,其实F300和304的区别主要在于CPU工作的主频,F300会更高,可编程的空间会更大。F300的工作频率更精确,大约在25M左右。通过软件改善,SIM卡的STK功能也能正常启用了。
第五代卡
F301
在第三、四代基础上对芯片组进一步改善,工作更加稳定,性能有所提升。
经此而已 没有任何功能的增强 也没有破解多媒体 所以还是继续用便宜稳定的China3G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