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响产品问世的那一天,里面玄而又玄的东西就不少,以至于在发烧友中都出现了一个戏称的“玄学派”。前不久在网上热闹一时的“魔环”看来即是“玄学派”的最新“成就”。
多媒体音箱脱胎的那一天,也随之从音响发烧中带来了这套“忽悠”的本事,只不过尚没有达到“学派”甚至“邪教”的地步,而仅仅还是“噱头”而已。但仅仅是“噱头”也已经害人不浅。
多媒体音箱上最著名的噱头,大概就是所谓“奸商功率”的PMPO功率标准和“木质音箱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了吧?不过这些老一代的噱头,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各位有识之士的不断批判,现在已经很难再“忽悠”人了,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桃换旧符”,一个老噱头倒下去,千千万万个新噱头冒出来,前赴后继,辛勤致力于“忽悠”消费者的“壮丽事业”。新一代的“噱头”在继续蒙骗着众多的多媒体音箱消费者们。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多媒体音箱市场上新一代的九大“噱头”!
要说明的是——我们选择这“九大噱头”有明确的标准:为大多数人所能认清的,如2、300块的“HI-FI”,我们不选;在理论上没有定论,是非难辨的,如“煲机”,我们不选。我们选择的这“九大噱头”,都是可以绝对肯定完全不对或意义很小,但却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甚至被众多媒体编辑和“高手”屡屡引用的说法。换句话说,即是九种被绝大多数人没有争议的认为正确,但实际上却是毫无疑问属于错误的观点。
一、钢琴漆
这是新一代噱头中最“红火”的,新推出的很多音箱,纷纷都以自己是钢琴漆自表。前不久刚看到某个南方新品牌的广告,所打的主要卖点之一就是“100多元的全钢琴漆音箱”。
可笑!
如果这款音箱真的是全钢琴漆工艺,那么光这个漆的成本就占了100多元的一大半,它也就别赚什么钱了。
实际上,现在几乎每款在外观上用了漆,并且是经过打磨的亮光漆的音箱,几乎都会自称或被无知的媒体编辑冠之以“钢琴漆”的美誉,但实际上,迄今为止,真正使用了钢琴漆的多媒体音箱,十个手指即能数得清清楚楚,而且大部分都是千元以上的奢华产品。
首先,我们必须先明确了解,什么是钢琴漆?
钢琴漆工艺,是烤漆工艺的一种,它的工序非常复杂,首先,需要在木板上涂以腻子,作为喷漆的底层;将腻子找平后待腻子干透,进行抛光打磨光滑;然后反复喷涂3-5次底漆,每次喷涂后,都要用水砂纸和磨布抛光;最后,再喷涂1-3次亮光型的面漆,然后使用高温烘烤,使漆层固化。
与普通的高亮喷漆相比,钢琴漆有两大本质的不同点——第一,钢琴漆有很厚的底漆层,实际上,真正钢琴漆的表层,如果用力敲碎,是会像搪瓷一样碎裂的,而不是像普通的漆层一样剥落的;第二,钢琴漆是烤漆工艺,而不是喷漆工艺,经过了一次高温固化过程。
由于这种差别,所以,与普通的喷漆相比,钢琴漆在亮度、致密性特别是稳定性上要远远高得多,如果不发生机械性的损坏,钢琴漆表层经过多年后依然光亮如新,而普通的亮度喷漆早已氧化渗透不复旧观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复杂的工序,钢琴漆的成本极度高昂,可以这么说,以普通的5寸2.0书架箱来说,低于500元以下的产品,如果使用全钢琴漆工艺,基本是赚不到什么钱的。
那么,那些2、300甚至100多的“钢琴漆”音箱是什么?
这些音箱,实际上使用的是“聚氨酯漆喷漆”工艺。这种漆和钢琴漆的面漆成分(钢琴漆使用的喷漆为“不饱和聚酯漆”)是很接近的,但与钢琴漆工艺相比,这种工艺没有喷涂底漆,也不是烤漆工艺,没有经过高温固化过程,而聚氨酯漆本身的稳定性也不如不饱和聚酯漆。其实际成本,大概只有真正钢琴漆的1/5到1/10!我们所见的绝大多数“钢琴漆音箱”都是这一种。
从外表上看,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分辨出这两种工艺的差别,但经过1-2年之后,聚氨酯喷漆就会失去原来的光彩,变得灰头土脸,而钢琴漆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另一种所谓的“钢琴漆”,如冲击波SB-2000音箱的侧板,其实不过是在PVC上喷了一层高亮清漆而已,成本微不足道,而且耐久度极差。除了“亮”外,跟钢琴漆一点边都不粘。当然,冲击波也没说过这是钢琴漆,都是一些白痴级的媒体编辑造的谣。
钢琴漆,今日最大的噱头!
二、碗盆单元
碗盆,是相对于锥盆的另一大类单元振膜类型,也就是如惠威T200A的M5N单元那样,像一个半球,没有中间防尘盖的振膜。从惠威在自己的多媒体音箱上使用碗盆以来,现在数不清的多媒体音箱上都用了碗盆单元的设计。并且在自己的宣传中纷纷以“碗盆单元强度高,失真小,还原效果好“作为卖点。
但是,这件事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碗盆单元与锥盆单元相比,确实其强度要高,低频失真小,速度也快。正因如此,碗盆单元非常适合制作大口径低音单元(实际上惠威最初的碗盆单元都是6寸以上的大家伙)。但问题在于,碗盆单元也仅仅只适合制作低音单元。
这是因为,碗盆单元的振膜曲线接近于对数曲线,在回放时,它会在高频段产生一个无法消除的谐振峰。如果用于低音单元,可以通过分频器的调整来消除这个峰,但如果用它来做全频带单元,就拿它没有办法了。
惠威在T200A上使用碗盆单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M5N是作为一个低音单元使用的。但在M-20、T120等2.1产品上使用的M3N全频带单元就不怎么科学。它们不仅是碗盆,而且还用了阻尼特性非常差的金属振膜,更加破坏了它们的频响曲线。
但是,综观惠威的产品线设计,M3N单元的问世和使用,其实有惠威统一产品线风格的历史背景在里面,所以虽然这种设计值得怀疑,却也可以理解。但后面跟着的众多跟风者就让人想不通了。惠威有统一产品线的要求在那里,你们又为了什么呢?咋好的不去学——不去学T200A的碗盆应用,而要学着搞讲不通的碗盆全频带呢?特别是你们还没有惠威调整单元的本事?
跟风啊,噱头啊……
三、5532
说起来很惭愧,把5532“运放之皇”的称号介绍到多媒体音箱里来,好像还是我最早干的。但我现在后悔了。
当年把这个说法介绍出来,的确是在当时来看,多媒体音箱能用上5532算是相当不错了,作为一种肯定的态度,就写上了这一笔。但到了今天,5532似乎被越传越神奇,在众多厂商和众多媒体手中,好像变成了“法宝”一样(说起来可笑,前不久还看到某个白痴评测将“运放之皇”的帽子扣到了D4558头上,晕死……)。我想,该纠正我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把5532打回它的本来面目了。
5532的确曾有“运放之皇”的头衔,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个头衔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
实际上,5532得到这个头衔是在90年代早期,那个时候,集成运放刚刚处在发展初期,今天我们所知的很多高品质运放尚未问世,5532“矬子里头拔将军”,就得了这样一个称号。但在这之后的十年里,新的运放芯片纷纷出现,5532早已算不上一等的美声芯片了。
当然,以今天的眼光看,5532称为“运放之皇”也依然有足够的理由,因为5532依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综合性价比最高的运放芯片,无论是廉价的多媒体音箱,还是上万元的HI-FI功放,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从市场角度看,“运放之皇”依然名副其实。但单从音质角度说,5532早已风光不再。
而提起5532,另一个要说的是——5532和5532还不一样呐!
不同厂商所出的5532,在价格和效果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实际上,市场上最好的5532和最差的5532,在价格上能够相差10倍之巨!
就拿现在很多音箱上常用的德州仪器(TI)的5532来说,说实话,有些时候真的觉得很多厂商真的很无耻——你为了省钱,用了就用了,偷偷摸摸用就算了。还有脸把这种东西作为“卖点”拿出来哄人?!
TI的5532,公认是所有大品牌5532中品质最差的,不仅远不能和被公认最好的大S5532比,就是和常见的JRC5532都有明显差距。其零售价格不到8毛钱,而就连品质比较好的4558芯片,价格都在1块钱以上!而且,实际上TI的5532虽为5532,其音质的确还比不了某些高品质的4558!
很可悲的是,即便在高档音箱上,这个东西也不算少见,也作为“卖点”!噱头!
四、等容积设计
这个东西,其实我的态度比较矛盾。因为它并不能说是错的。但也难以说是对的。
理由很简单,因为从道理上说,等容积设计并不错。但问题在于,有几个人能听得出来?
在理论上说,主副箱容积不同,绝对会导致声音产生差异。这也是采用等容积设计的理论基础。但实际上,这种差异是并不明显的。即便主副箱的容积差异达到20%之巨,能听出差别的人也不到人群的一半。毕竟大多数人没有一对“金耳朵”。
而放到多媒体音箱上,其实还多了一个因素——扬声器的配对性问题。
所谓,好喇叭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挑”出来的。作高档音箱时,进行扬声器的配对挑选是一个起码的要求。但对于多媒体音箱来说,受成本控制,根本没有养声器配对那么一说。只要扬声器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就被认可了。
问题在于,对于这种低档单元来说,这个“允许误差”是很大的。
这样,我们很多时候所听到的主副箱声音不同,往往并不是由于容积不同造成的,而是两个单元的配对性太差导致的。反过来说,即便采用了等容积设计,也很可能由于扬声器误差原因使等容积设计的影响化作乌有。
“等容积设计”不能说是错的,至少在理论上是科学的。但放到多媒体音箱这个领域内,对大多数人恐怕不过算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
姑且,算是一个善意的噱头罢。
多媒体音箱脱胎的那一天,也随之从音响发烧中带来了这套“忽悠”的本事,只不过尚没有达到“学派”甚至“邪教”的地步,而仅仅还是“噱头”而已。但仅仅是“噱头”也已经害人不浅。
多媒体音箱上最著名的噱头,大概就是所谓“奸商功率”的PMPO功率标准和“木质音箱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了吧?不过这些老一代的噱头,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各位有识之士的不断批判,现在已经很难再“忽悠”人了,可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桃换旧符”,一个老噱头倒下去,千千万万个新噱头冒出来,前赴后继,辛勤致力于“忽悠”消费者的“壮丽事业”。新一代的“噱头”在继续蒙骗着众多的多媒体音箱消费者们。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多媒体音箱市场上新一代的九大“噱头”!
要说明的是——我们选择这“九大噱头”有明确的标准:为大多数人所能认清的,如2、300块的“HI-FI”,我们不选;在理论上没有定论,是非难辨的,如“煲机”,我们不选。我们选择的这“九大噱头”,都是可以绝对肯定完全不对或意义很小,但却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甚至被众多媒体编辑和“高手”屡屡引用的说法。换句话说,即是九种被绝大多数人没有争议的认为正确,但实际上却是毫无疑问属于错误的观点。
一、钢琴漆
这是新一代噱头中最“红火”的,新推出的很多音箱,纷纷都以自己是钢琴漆自表。前不久刚看到某个南方新品牌的广告,所打的主要卖点之一就是“100多元的全钢琴漆音箱”。
可笑!
如果这款音箱真的是全钢琴漆工艺,那么光这个漆的成本就占了100多元的一大半,它也就别赚什么钱了。
实际上,现在几乎每款在外观上用了漆,并且是经过打磨的亮光漆的音箱,几乎都会自称或被无知的媒体编辑冠之以“钢琴漆”的美誉,但实际上,迄今为止,真正使用了钢琴漆的多媒体音箱,十个手指即能数得清清楚楚,而且大部分都是千元以上的奢华产品。
首先,我们必须先明确了解,什么是钢琴漆?
钢琴漆工艺,是烤漆工艺的一种,它的工序非常复杂,首先,需要在木板上涂以腻子,作为喷漆的底层;将腻子找平后待腻子干透,进行抛光打磨光滑;然后反复喷涂3-5次底漆,每次喷涂后,都要用水砂纸和磨布抛光;最后,再喷涂1-3次亮光型的面漆,然后使用高温烘烤,使漆层固化。
与普通的高亮喷漆相比,钢琴漆有两大本质的不同点——第一,钢琴漆有很厚的底漆层,实际上,真正钢琴漆的表层,如果用力敲碎,是会像搪瓷一样碎裂的,而不是像普通的漆层一样剥落的;第二,钢琴漆是烤漆工艺,而不是喷漆工艺,经过了一次高温固化过程。
由于这种差别,所以,与普通的喷漆相比,钢琴漆在亮度、致密性特别是稳定性上要远远高得多,如果不发生机械性的损坏,钢琴漆表层经过多年后依然光亮如新,而普通的亮度喷漆早已氧化渗透不复旧观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复杂的工序,钢琴漆的成本极度高昂,可以这么说,以普通的5寸2.0书架箱来说,低于500元以下的产品,如果使用全钢琴漆工艺,基本是赚不到什么钱的。
那么,那些2、300甚至100多的“钢琴漆”音箱是什么?
这些音箱,实际上使用的是“聚氨酯漆喷漆”工艺。这种漆和钢琴漆的面漆成分(钢琴漆使用的喷漆为“不饱和聚酯漆”)是很接近的,但与钢琴漆工艺相比,这种工艺没有喷涂底漆,也不是烤漆工艺,没有经过高温固化过程,而聚氨酯漆本身的稳定性也不如不饱和聚酯漆。其实际成本,大概只有真正钢琴漆的1/5到1/10!我们所见的绝大多数“钢琴漆音箱”都是这一种。
从外表上看,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分辨出这两种工艺的差别,但经过1-2年之后,聚氨酯喷漆就会失去原来的光彩,变得灰头土脸,而钢琴漆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另一种所谓的“钢琴漆”,如冲击波SB-2000音箱的侧板,其实不过是在PVC上喷了一层高亮清漆而已,成本微不足道,而且耐久度极差。除了“亮”外,跟钢琴漆一点边都不粘。当然,冲击波也没说过这是钢琴漆,都是一些白痴级的媒体编辑造的谣。
钢琴漆,今日最大的噱头!
二、碗盆单元
碗盆,是相对于锥盆的另一大类单元振膜类型,也就是如惠威T200A的M5N单元那样,像一个半球,没有中间防尘盖的振膜。从惠威在自己的多媒体音箱上使用碗盆以来,现在数不清的多媒体音箱上都用了碗盆单元的设计。并且在自己的宣传中纷纷以“碗盆单元强度高,失真小,还原效果好“作为卖点。
但是,这件事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碗盆单元与锥盆单元相比,确实其强度要高,低频失真小,速度也快。正因如此,碗盆单元非常适合制作大口径低音单元(实际上惠威最初的碗盆单元都是6寸以上的大家伙)。但问题在于,碗盆单元也仅仅只适合制作低音单元。
这是因为,碗盆单元的振膜曲线接近于对数曲线,在回放时,它会在高频段产生一个无法消除的谐振峰。如果用于低音单元,可以通过分频器的调整来消除这个峰,但如果用它来做全频带单元,就拿它没有办法了。
惠威在T200A上使用碗盆单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M5N是作为一个低音单元使用的。但在M-20、T120等2.1产品上使用的M3N全频带单元就不怎么科学。它们不仅是碗盆,而且还用了阻尼特性非常差的金属振膜,更加破坏了它们的频响曲线。
但是,综观惠威的产品线设计,M3N单元的问世和使用,其实有惠威统一产品线风格的历史背景在里面,所以虽然这种设计值得怀疑,却也可以理解。但后面跟着的众多跟风者就让人想不通了。惠威有统一产品线的要求在那里,你们又为了什么呢?咋好的不去学——不去学T200A的碗盆应用,而要学着搞讲不通的碗盆全频带呢?特别是你们还没有惠威调整单元的本事?
跟风啊,噱头啊……
三、5532
说起来很惭愧,把5532“运放之皇”的称号介绍到多媒体音箱里来,好像还是我最早干的。但我现在后悔了。
当年把这个说法介绍出来,的确是在当时来看,多媒体音箱能用上5532算是相当不错了,作为一种肯定的态度,就写上了这一笔。但到了今天,5532似乎被越传越神奇,在众多厂商和众多媒体手中,好像变成了“法宝”一样(说起来可笑,前不久还看到某个白痴评测将“运放之皇”的帽子扣到了D4558头上,晕死……)。我想,该纠正我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把5532打回它的本来面目了。
5532的确曾有“运放之皇”的头衔,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个头衔是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的?
实际上,5532得到这个头衔是在90年代早期,那个时候,集成运放刚刚处在发展初期,今天我们所知的很多高品质运放尚未问世,5532“矬子里头拔将军”,就得了这样一个称号。但在这之后的十年里,新的运放芯片纷纷出现,5532早已算不上一等的美声芯片了。
当然,以今天的眼光看,5532称为“运放之皇”也依然有足够的理由,因为5532依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综合性价比最高的运放芯片,无论是廉价的多媒体音箱,还是上万元的HI-FI功放,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从市场角度看,“运放之皇”依然名副其实。但单从音质角度说,5532早已风光不再。
而提起5532,另一个要说的是——5532和5532还不一样呐!
不同厂商所出的5532,在价格和效果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实际上,市场上最好的5532和最差的5532,在价格上能够相差10倍之巨!
就拿现在很多音箱上常用的德州仪器(TI)的5532来说,说实话,有些时候真的觉得很多厂商真的很无耻——你为了省钱,用了就用了,偷偷摸摸用就算了。还有脸把这种东西作为“卖点”拿出来哄人?!
TI的5532,公认是所有大品牌5532中品质最差的,不仅远不能和被公认最好的大S5532比,就是和常见的JRC5532都有明显差距。其零售价格不到8毛钱,而就连品质比较好的4558芯片,价格都在1块钱以上!而且,实际上TI的5532虽为5532,其音质的确还比不了某些高品质的4558!
很可悲的是,即便在高档音箱上,这个东西也不算少见,也作为“卖点”!噱头!
四、等容积设计
这个东西,其实我的态度比较矛盾。因为它并不能说是错的。但也难以说是对的。
理由很简单,因为从道理上说,等容积设计并不错。但问题在于,有几个人能听得出来?
在理论上说,主副箱容积不同,绝对会导致声音产生差异。这也是采用等容积设计的理论基础。但实际上,这种差异是并不明显的。即便主副箱的容积差异达到20%之巨,能听出差别的人也不到人群的一半。毕竟大多数人没有一对“金耳朵”。
而放到多媒体音箱上,其实还多了一个因素——扬声器的配对性问题。
所谓,好喇叭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挑”出来的。作高档音箱时,进行扬声器的配对挑选是一个起码的要求。但对于多媒体音箱来说,受成本控制,根本没有养声器配对那么一说。只要扬声器误差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就被认可了。
问题在于,对于这种低档单元来说,这个“允许误差”是很大的。
这样,我们很多时候所听到的主副箱声音不同,往往并不是由于容积不同造成的,而是两个单元的配对性太差导致的。反过来说,即便采用了等容积设计,也很可能由于扬声器误差原因使等容积设计的影响化作乌有。
“等容积设计”不能说是错的,至少在理论上是科学的。但放到多媒体音箱这个领域内,对大多数人恐怕不过算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
姑且,算是一个善意的噱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