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乎通话质量么? 手机基础功能复习

金城武

普通会员
2005-11-03
31,466
0
0
现今手机的功能已经多到让人眼花缭乱,并且冲着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发展着。单从拍照功能来说,早期的手机有个30万像素已经是非常的高级了,随着时间的推移,120万、200万、320万、500万、800万到现在10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这其中的发展只用了短短的几年,其速度很是惊人。


1000万像素的手机已经不是梦 仅有照相功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音乐播放、视频播放、导航功能等陆续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手机真正的变成了一部“全能”的移动多媒体终端。现今好一些的手机内置的上述功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大家的日常生活,并且手机有着别的数码产品无可比拟的便携性,这也是促进手机一些功能飞速发展的前提。

手机辅助功能娱乐了我们的生活 现今人们购买手机大多都只注意这些辅助功能,并且这些功能逐渐成为了人们购机的主要参照。这样一来便忽视了电话的基础功能——通话、短信。另一方面丰富的内置功能确实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以及爽快的体验,但要记住它们的产生都是在通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以作为一部手机单有吸引人的辅助功能并不能算其尽责,只有做好基础的通信才是最实际的。

不要忽视背后的重心 不过基本功能也没有原地踏步,它们也在发展着,也有许多新的技术加入进来,只不过关注度没有辅助功能那么高罢了。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这些基本功能发展的步伐以及最新的技术,希望大家看过以后,挑选手机的时候也能注意一下这些不受关注的“主角们”。



———————————————————————————————————————————————————————————————————————————————————————

无论是早期的模拟机还是现今的智能机,甚至是未来的概念手机,都少不了听筒的存在,只不过形式可能会稍有不同。从听筒主要功能来讲,要想有所提升,就必须从通话的质量或者方式进行改进。

听筒无处不在 通话质量中的音量方面改进起来应该是很简单的,只要把防灰做好,以及听筒周边的小零件不偷工减料,相信所有手机都能够保证通话的音量。而要想改进通话质量的外部因素则需要下一番功夫了,比如避免外部噪音、或者是耳背的人。

主动降噪的摩托VE66 噪音问题常常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相出了许多种降噪的方法,其中有一种通过耳机内置降噪芯片来达到抵消噪音的技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这种产品也就是降噪耳机。那么手机能不能安装这种芯片从而达到降噪手机的目的呢?目前摩托罗拉推出了最新一款VE66就采用了这项技术,真正做到了手机降噪。


其实这种降噪技术并不很难,只不过一直没有被应用在手机中。它的基本原理是内置的麦克风能够收集到周边的噪音,在经过降噪处理器的分析,然后发射出相反的波形,从而达到抵消噪音的目的。当然了这种降噪技术并不能完全抵消噪音,对人发出的声音或者是特别吵杂的场所效果不明显。

过于嘈杂的话降噪效果不明显 开放式设计的手机听筒,也不利于降噪,不过对于一般的室内外噪音还是有很明显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技术需要额外的电量支持,好在功率不是很大,但是长时间接听电话的话还是会造成手机续航能力的降低。

主动降噪耳机原理 噪音问题解决了,那么对于耳背或者完全听不到声音的人(这里指的是耳蜗完好,但是由于外因造成听觉问题的人群)来说如何叫他们也能正常的听电话呢?这个看似困难的问题,现今也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骨传声技术。

骨传声技术示意图
骨传声手机 骨传声技术原来说起来很简单,正常人听觉产生是由空气传播到骨链再到耳蜗的过程,而骨传声则是直接通过骨链到达耳蜗。这种技术是日本运营商DOCOMO在通信展上展示出来的,一部骨传声电话在接听时,把话筒放于颧骨处便可传来声音(理论上应该是身体任何部分,但颧骨处可能是效果最明显的部分)。这个技术的出现确实是能够让许多人受益。不过骨传声也有相应的缺点所在,那就是声音传播的效率要比空间传声差了许多,但“听到点”总比“听不到”要好。
说到采音方面当然就是指手机的话筒了,手机的话筒一般都是采用驻极体传声器,这种传声器的优点就在于小巧的体积,低廉的价格以及出色的电声特性。话筒的构成我们明白后,那么你在传达语言信息的时候,希望对方收听什么样的效果呢?

你希望又怎样的通话效果呢? 相信每位用户的要求都基本相同:对传达的信息要求连续并且清晰度好。当然了,有的时候手机信号的问题造成的通话质量不高就不在我们今天所说的范围中。这么看来手机话筒的改进也不是很困难,主要还是围绕降噪技术来实现的。

对于某些人来说噪音就像流星一样稍瞬即逝 说到话筒降噪还是要以摩托VE66来说明,因为该机不仅在听筒部分设置了降噪设备,在话筒处也提供了相同的功能。原理相同、作用相同、效果也基本一致。相信这种降噪技术在将来应该受到一部分人群的欢迎,但是就其实作用来看,大多数人还是不太需要这项技术。使用了这么多年无降噪技术的手机,早已习惯了,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不便,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触噪音只是偶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