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春节没了年味?

loveyoukml

普通会员
2005-10-04
3,325
0
0
常听人提起:现在城市里过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感觉确实如此,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车水马龙、钢筋水泥,搅乱了年的声音、色彩和味道。加之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平时也都能像过年一样享受,进入超市看到过去叫做“年货”的东西常年堆积如山,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物质富裕。

社会物质富裕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阶段,这固然让人欣喜。但,物质富裕能否掩盖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都认为,过年没了年味是因为社会进步了,平时的日常生活与春节的水平也相差无几,那么过春节就没有意义。但,人类的需求是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我们的物质需求渐渐的都能够被满足了,精神需求却突然变得非常空洞。

但是,让人感到异常的是,我们的春节越发的变得无人问津起来,但类似西方的圣诞节、平安夜却在中国大受追捧。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遭受抛弃,而西方节日却大放异彩?我想这与大部分中国人的虚荣心态有关,啥叫圣诞节?我们开始好奇,好奇了就开始研究,研究了就开始体验,体验后就越发的感受到一种新鲜感,越发的感觉到自己与国际接轨了,自己越来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是什么理论认为我们能够过一过老外的“春节”就一定是现代人了?反而,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极度不尊重的行为。

其实,过年是生活本身的结晶,因而它也应该在生活中随缘。城市有城市的庆贺,农村有农村的期盼。许多东西,你不去刻意强求它,它也还是存在,年味儿同样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过年是一种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暂时歇息一下,开春了再走。过年是一种企盼。子女求学求职在外,过年就是回家,长辈盼望见到子孙,过年就成了愿望。过年是一种乡愁。浪迹天涯、绝少归期的海外游子,在客乡复制了传统的春节,西方国家唐人街的庆贺倒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庆典仪式,以满足游子对家乡和故土的怀念,年节的欢乐中夹杂着淡淡的乡愁。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体贴细心地守护着她。

现在能有多少人记得除夕的由来?特别是这一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习俗都不了解都不尊重,哪来的现代化?哪来的国际尊重?

是物质文明了我们就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不是我们过几个老外的节日就说明我们与国际接轨了。真正富有的国家,他们的风俗会受到国民的尊重,受到国民的礼遇,而不是遭遇无人问津的冷遇。

有时候,我们愤愤的对韩国申遗的卑鄙行径感到愤怒,但是我们是不是自己还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以及节日风俗?人家申了端午节,看看韩国人在端午那天是多么虔诚的祭拜屈原?虽然他们的行径无耻,但那个民族的风尚又不得我们不佩服。

总而言之,春节为什么在中国越来越冷?这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对于民族风俗的尊重,对于自身存在的那一点点虚荣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

不知大家有没有觉得年味变淡了呢?
欢迎讨论!欢迎回帖发表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