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本帖最后由 洛英莼 于 2010-3-13 20:38 编辑 [/i]
到底是对摄影无爱,对用光和构图完全不在意,只想留住北京的符号在回忆里。
从地铁五号线北新桥下车,一路向西溜达着去南锣鼓巷是挺惬意的事。靠着道南边走,会路过一家叫等待戈多的咖啡店。
(这张是之前丢了的手机拍的……年代久远。接下来一张也是,其余的就不是啦)
黑胶唱片的西洋老歌弥散在暗色调却柔和的小店里,门廊的架子上摆着各色的本本,价格不菲,却也是接受范围之内。同行的好友说,其实这里才是真小资的地方。没有贵的出奇的咖啡和华而不实的摆设。店里兼营各种小物件。几次经过这里转上一圈,都是金发碧眼的家伙们在用我听不懂的语言聊天。店里有免费取读的报纸,是一些影评和乐评之类的,如果繁体字不是店主的爱好的话,是不是可以断定他不是大陆的人?明亮的里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小书店,由于都是几年前的积压货,所有的书都是半价出售。
再往西一点儿,会看到日本音乐信息中心。
顾名思义,到这里你可以了解日本音乐的东西,可以看杂志、听CD、看演唱会的DVD。偶尔会有几乎免费的日语班,都是请一些在中国读书的日本留学生。也许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会认识一群二十多岁上班没几年的日饭。(图为墙上悬挂的音乐人宣传画)
————————
过了交道口那个路口再向西走,路边有各色的乐器店、宠物店以及动漫店。如果单看门面,想必是个年轻人出没的地方。但是这里只是北京一隅,有老人遛弯的老北京,有女人推着孩子的老北京,有行色匆匆的北漂人的北京。
走不了多久,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路口立着一块木牌,写着“南锣鼓巷”。向南走便是南锣鼓巷,向北则是北锣鼓巷。北边远没有南边繁华。
路边满是形形色色的小店,其中不乏有拿文化开涮的,恶搞青花瓷。
我和朋友此行的目的几乎是冲着文宇来的。就想排个长队吃上8块钱一碗的文宇奶酪。
有所耳闻的话都会知道这里是常年排队的。但是倒不至于到12点才开门,卖到没货却也当真就关门的。人气超高的红豆双皮奶和原味奶酪一定不要错过~由于商业气息过浓,原汁原味的北京甚至中国特色的东西都渐渐消失了。留下这里,成为越来越清晰的符号。
自行车只是路牌而已,在这里非主流成了主流。
排队买奶酪时,拍下的旁边的咖啡店。
名字超级特别的小店。去了N次都没进去过。
街边作画的大叔。冬季的萧索尚未退去的南锣鼓巷,在油画师的笔下已经色彩斑斓。在老北京地标,你总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完全没有艺术家音乐家的气质,却是在作画在开乐器店。
怀旧情结深的话,你也可以到南锣鼓巷淘我们小时候玩的不倒翁、红色双喜的暖瓶、搪瓷缸子……带有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色彩的大小物件。
也不是所有这样的门都可以随便进。也有人住在南锣鼓巷的,他们的家宅可不是用来参观的。
或许有人也喜欢从南锣鼓巷的南边向北深入。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不是北京人,对这里也没有那么深的历史情结。单纯喜欢这里的气息。或许是一直都没有撞到旅游团,才觉得这里是慢节奏的景点,慢节奏的商业街。
[size=9pt][随机奖惩]: 洛英莼坐公车的时候被小贼偷了一部NOKIA手机, 损失蓝币5个.[/size] |
到底是对摄影无爱,对用光和构图完全不在意,只想留住北京的符号在回忆里。
从地铁五号线北新桥下车,一路向西溜达着去南锣鼓巷是挺惬意的事。靠着道南边走,会路过一家叫等待戈多的咖啡店。
(这张是之前丢了的手机拍的……年代久远。接下来一张也是,其余的就不是啦)
黑胶唱片的西洋老歌弥散在暗色调却柔和的小店里,门廊的架子上摆着各色的本本,价格不菲,却也是接受范围之内。同行的好友说,其实这里才是真小资的地方。没有贵的出奇的咖啡和华而不实的摆设。店里兼营各种小物件。几次经过这里转上一圈,都是金发碧眼的家伙们在用我听不懂的语言聊天。店里有免费取读的报纸,是一些影评和乐评之类的,如果繁体字不是店主的爱好的话,是不是可以断定他不是大陆的人?明亮的里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小书店,由于都是几年前的积压货,所有的书都是半价出售。
再往西一点儿,会看到日本音乐信息中心。
顾名思义,到这里你可以了解日本音乐的东西,可以看杂志、听CD、看演唱会的DVD。偶尔会有几乎免费的日语班,都是请一些在中国读书的日本留学生。也许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但是会认识一群二十多岁上班没几年的日饭。(图为墙上悬挂的音乐人宣传画)
————————
过了交道口那个路口再向西走,路边有各色的乐器店、宠物店以及动漫店。如果单看门面,想必是个年轻人出没的地方。但是这里只是北京一隅,有老人遛弯的老北京,有女人推着孩子的老北京,有行色匆匆的北漂人的北京。
走不了多久,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路口立着一块木牌,写着“南锣鼓巷”。向南走便是南锣鼓巷,向北则是北锣鼓巷。北边远没有南边繁华。
路边满是形形色色的小店,其中不乏有拿文化开涮的,恶搞青花瓷。
我和朋友此行的目的几乎是冲着文宇来的。就想排个长队吃上8块钱一碗的文宇奶酪。
有所耳闻的话都会知道这里是常年排队的。但是倒不至于到12点才开门,卖到没货却也当真就关门的。人气超高的红豆双皮奶和原味奶酪一定不要错过~由于商业气息过浓,原汁原味的北京甚至中国特色的东西都渐渐消失了。留下这里,成为越来越清晰的符号。
自行车只是路牌而已,在这里非主流成了主流。
排队买奶酪时,拍下的旁边的咖啡店。
名字超级特别的小店。去了N次都没进去过。
街边作画的大叔。冬季的萧索尚未退去的南锣鼓巷,在油画师的笔下已经色彩斑斓。在老北京地标,你总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完全没有艺术家音乐家的气质,却是在作画在开乐器店。
怀旧情结深的话,你也可以到南锣鼓巷淘我们小时候玩的不倒翁、红色双喜的暖瓶、搪瓷缸子……带有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色彩的大小物件。
也不是所有这样的门都可以随便进。也有人住在南锣鼓巷的,他们的家宅可不是用来参观的。
或许有人也喜欢从南锣鼓巷的南边向北深入。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不是北京人,对这里也没有那么深的历史情结。单纯喜欢这里的气息。或许是一直都没有撞到旅游团,才觉得这里是慢节奏的景点,慢节奏的商业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