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观点:借助苹果的影响力,相信苹果手机会在移动通讯行业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法宝一:优秀的工业设计
虽说“以貌取机”这种想法并不可取,但不可否认,为了美丽的外表而不顾性能、价格的人并不算少。在当今的消费者中,唯外貌论或是外貌重要说的观点持有者,就是苹果手机的最佳猎物。而即使对于手机外貌并不执着的消费者来说,在同等级别的机器中,选择一款更漂亮的手机,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而不可否认,苹果在工业设计方面出类拔萃。无论是iBook,还是iPod,都是顶级工业设计的产物。当它们,尤其是iPod创造出惊人的销售成绩之时,谁有能说,最初让人们萌发购买欲望的,是它方便的管理软件和实用的功能——而不是那令人一见倾心的外表。
苹果手机假想图:美貌足以让人心动
人天性爱美,所以美丽的东西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最容易引人注目。LG的巧克力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美色”为饵,才创出销售佳绩。而作为此中高手的苹果,又能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好身手!以“色”诱之,上钩者甚!这第一件法宝,就可以让苹果手机稳住脚跟,在手机市场分一杯羹。
法宝二:软硬兼修,双管齐下
虽然说之前并未跨行手机界,但无论是在移动音乐领域,还是微型计算机领域,苹果都颇有心得。不仅在产品设计上达到简洁时尚美观的效果,更难得的注重每一处细节,在硬件方面做到人性化,在软件方面,也开发出声色效果眩目,又极为方便的产品。iBook与Mac的搭配、iPod与iTune的组合,便是软硬兼修,双管齐下的成功之作。
而深思熟虑的苹果,在出击手机领域之时,定将延续其一贯的风格: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将iTune甚至是Mac的部分整合到手机里。让手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iPod的替代者和继任者,延续其通过网络下载而获得的巨大收益。另一方面,继续在细节上的深加工,以及利用自身同时作为软硬件设计者的优势,做出内外配合更佳的产品。相信面对内外皆美的产品,任何人都无法不心动。
法宝三:品牌影响力、人气
苹果在全球拥有广大的拥蹙者,作为全球移动音乐领域的老大,苹果公司凭借iPod创造了一个神话。而除了iPod的之外,在PC领域,苹果电脑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大批高端用户。强调工业设计,将产品的美学与功能充分的结合起来,创造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苹果的每一次出手,都更像是个艺术家而并非企业家。
为苹果疯狂的人们,将给苹果手机带来第一桶金
正是这样一种不同寻常的理念让苹果的产品拥有了一帮同样执着的Fans。从iPod到苹果手机,从移动音乐到移动通信,虽然说领域在发生变化,但这种苹果文化早已对许多人造成了影响。它让许多人疯狂和着迷,而这些为之疯狂的人们,将给苹果手机带来第一桶金。
总而言之,苹果手机在各方面都相当优秀。所谓“功到自然成”,说得便是苹果。虽然仅仅是踏入手机领域的第一步,但凭借其多年积累的深厚功力,相信这来势汹汹的第一招,便是石破惊天,势不可挡!
——————————————————————————————————————————————————————————————————————————————————————————————————————————————————————
反方观点:在随身听领域称霸不代表在手机行业就吃的开,我看苹果手机前景堪忧。
障碍一:跨行既是新人,何况手机行业水深
即使在移动音乐领域占据65%的份额,在微机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但这也仅仅表示苹果在这两个领域的成绩,或者是其具有的,进军手机行业的资本。而究竟在新的领域能否成功,并没有与过往的成败必然的联系。
较苹果最为成功的移动音乐领域相比,手机市场更为复杂。不仅有运营商定制以及零售等多种模式,而且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在市场、功能以及消费人群的划分上,复杂且细致。作为初入市场的苹果,面对这些林林总总,想要处理好是个大问题。是否要与运营商合作,还是选择零售方式;如何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客户人群的具体细分……等等问题,都是苹果必须面对的考验。
无论是Nokia或是索爱、MOTO,都不会轻易让苹果“得逞”
而在已经成熟的手机市场,并不比当年刚刚发展的移动音乐音乐领域:各大手机豪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来抢夺自己的地盘而不管。苹果最有优势的自然是音乐手机市场,而这块肥肉早就被索爱,诺基亚等众多厂商先下手为强。索爱的Walkman系列不仅是众人皆知,更是买了个盆满钵满;而诺基亚更是推出XpressMusic系列,号称要抢占全球移动音乐霸主地位,枪口直指苹果iPod。多年的手机市场经验,成熟的运作模式,让几大豪门面对苹果来,都是有备而无患。或许苹果要考虑的问题,不光是如何在手机市场分到一杯羹,还有怎样才能不把自己的老底给丢了。
障碍二:iPod与苹果手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虽然说,苹果手机推出必然会沾iPod的光,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两者在功能上的重叠让许多人会在二者之间择其一。无论是喜欢iPod而不选苹果手机的,还是选择苹果手机而不买iPod的,都无异于在蚕食对方的生存空间。苹果进军手机业,究竟是明智之举,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都未尝可知。而在这样一种无法“安内”的情况下,想要“攘外”,不能说胜算全无,但终究是败率较高。苹果手机,难成气候。
iPod和苹果手机:相兼太急?
障碍三:品牌忠诚度,危险的一击
以为凭借着苹果的高认知度和Fans团就能够在手机领域打开局面,这样的想法未免片面。且不说在音乐领域认同iPod的未必在手机领域就能对其继续心生好感——许多人在某种程度上的认可正是源于对于用手机听音乐的厌恶;就说在随身听领域喜爱着iPod的人们,也很有可能在手机领域是其他品牌的粉丝。或是爱诺基亚如痴,或是坚决拥护MOTO,或是只欣赏夏普。在这种情况下,指望着他们去购买最新上市的苹果手机,或许也可以叫做天方夜谭。
难道有人选苹果,就没人选Nokia?
结束语:无论是命运多舛,还是富贵天降。苹果手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话题,也有许多乐趣。现在的讨论更多是一种分析,大家请畅所欲言。当07年苹果手机上市之时,我们再来看看,苹果究竟是变作手机巨鳄,还是被人一口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