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品质 评测  -----FOR SHARP SH906I  (LZ吃完饭之完全版本

A

amoy_andy

游客
你真的是太强大了……不亏是我们厦门的光荣啊!
哈哈哈!!
支持你支持你!!
 

laving1929

普通会员
2008-06-26
17
0
0
好贴 lz很专业啊 不过只要杜比在外放上够用就ok了 入手个白sh906i泡mm去了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引用第38楼nadax于2008-08-03 22:45发表的 :
恩我是说SO和SH的对比 不过看了LZ的说明 觉得只要是手机就很难有特别大的差别 就看各个公司对音乐处理了 感觉SONY好像渲染的比较浓点 可能个人有个人的爱好吧 呵呵
也可以这么说,因为大家都半斤八两。
但另外1方面, 可能大家会觉得NOKIA比较重视原貌 而SE比较音染。
这就象记实摄影和唯美摄影一样。都好,但风格不同,没法比较。看个人口味。

SE 也就是WALKMAN 系列手机声音有讨好耳朵的嫌疑,但那绝对不是真实的声音。对比现场演奏就知道了。
举例: 架子鼓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引用第39楼nadax于2008-08-03 22:49发表的 :
可以的话楼主推荐几个音质好的MP3吧 嘿嘿 MD就算了 太大个了 真的太麻烦LZ了 今天我问的最多嘿嘿

性价比的话:魅族E3
其他S706F
其实MD 是兼顾 音质和便携 的利器。。这个也太大了的话。。。估计就这些了。

SONY D50 B9之类的都比MD 来得大。。。


音质往往需要牺牲体积……
附带上一篇 以供参考
【2008】随身发烧指南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566307&fpage=4

顺便给个MD 的原理,有时间看看就会明白些MD
MD的心脏大脑
——ATRAC的深入研究
http://www.erji.net/read.php?tid=8534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引用第40楼amoy_andy于2008-08-04 01:17发表的 :
你真的是太强大了……不亏是我们厦门的光荣啊!
哈哈哈!!
支持你支持你!!

又见ANDY 大人…………

惭愧惭愧……

没搞出篇强文~~~

一直想破解SH906I的主题 软件……
无奈啊。。。


什么时候能有DOCOMO 的 卡 能供广大小鱼DOWNLOAD 些软件就好了……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引用第41楼laving1929于2008-08-04 10:01发表的 :
好贴 lz很专业啊 不过只要杜比在外放上够用就ok了 入手个白sh906i泡mm去了
粉色对MM 更具有杀伤力。。。
不过根据我的调查,决大多数MM 对 P906I 基本没有抵抗力。。。
对于手机功能的强大。。。他们似乎不在乎。。。
 

nadax

普通会员
2008-03-02
98
0
0
那MD推荐几个啊嘿嘿 顺便问下 CD是不是最好音质的啊
?? 麻烦LZ了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引用第42楼leonshiyuli于2008-08-04 11:42发表的 :
LZ能分析下杜比音效吗?再推荐几个好的MP3和耳机..谢谢了

OK ~~
分析分析……

续写中。。。。


以下是转贴 小白进化文。
知道杜比的可以跳过。
我自己的观点在下一楼
转自 BAIDU 百科
=


========================================================================

杜比是英国R.M.DOLBY博士的中译名,他在美国设立的杜比实验室,先后发明了杜比降噪系统、杜比环绕声系统等多项技术,对电影音响和家庭音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家庭中常常用到的杜比技术主要包括杜比降噪系统和杜比环绕声系统。

  杜比降噪系统主要用来降低录音或放音的噪声。在70年代就已经广泛地用于家用录音机中,那时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录音机和原声音乐磁带上标有的符号,其意思就是表示该机具有杜比降噪功能,该磁带则是采用杜比降噪方式录制的。当然,这种录音磁带只有在带有杜比降噪系统的录音机中放音才能获得满意的降噪效果。

  杜比环绕声系统则是美国杜比实验室为改善立体声质量而研制成功的影院音响系统。在立体声电影院中,为了给观众创造出身临其境的空间感觉,除左右声道外,还装了能强化银幕上声音效果的中置声道和能使观众获得环境气氛与特殊效果感觉的环绕声道。这一环绕声道用了许多扬声器,沿两侧墙面和后墙并联架设。由于多声道直接录制和传输即昂贵又不方便,1976年,杜比实验室发明了杜比立体声电影系统,把左、中、右、环绕四个声道的信息经降噪后按一定方式编制记录成两声道。在播放时再按相反的方式还原成四个声道(即4-2-4方式),从而实现了多声道与二声道的兼容传输。杜比环绕声系统在70年代末拍摄的《星球大战》中,成功地实现了声音方向与画面移动的同步,让观众感受到声音从头顶呼啸而过的方位感和现场感,引起了电影界的震动,因此这一系统后来在电影院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为了在普通家庭中也能欣赏到与电影院类似的效果,杜比实验室又对“杜比立体声电影系统”进行简化、浓缩,相继推出了“杜比环绕声系统”和“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现在我们常说的杜比功放,大多指是带有“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解码器并获杜比实验室认证的AV功放。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DOLBYPro-LogicSurround),是对第一代“杜比环绕声系统”进行改进后的第二代家用视听环绕声系统,发布于1987年。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广泛用于录像机、LD、VCD等影视节目声音效果的录制中,当然,其解码系统也就自然地落户到AV功放中了。该系统有左、右、中置、环绕四个声道,并采用了特殊设计的方向性增强电路,能根据节目信号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声道的相对强弱做出随机应变的巧妙调整,从而使声像定位感、方向感、移动感以及声场原貌的再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强化,真正地实现了家庭中的“影院”效果。于是,杜比功放成了人们组建家庭影院的首选器材。当然,必须是带有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碟片与杜比功放相配合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尽管在性能上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它仍旧摆脱不了模拟技术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了满足下一代电视广播的要求,在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基础上,1994年杜比实验室与日本先锋公司发布了他们合作研制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多通道影视音响系统:AudioCoding-3,取其字头命名为AC-3,1997年又更名为杜比数码:DOLBYDIGITAL。它既可装备到电影院去,又可配置到家庭影院中来。

  杜比AC-3是一个压缩/解压缩系统。它采用先进的数码压缩技术,应用了杜比独创的特殊技术,把完全独立的左、右、中置、左环绕、右环绕和超重低音六个声道(5.1声道)压缩编码成两个声道,记录在电影胶片或影碟上。在播放时再通过解码器还原成六个声道进行播放。为了达到宽动态范围、高信噪比、高分离度、保证信号的保真度等目的,各声道先采用完全独立的方式录音,然后再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压缩时,杜比实验室利用音响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无信号时使其保持宁静,而有音频信号时则利用较强的信号掩蔽听觉范围内的噪声,并删除人耳所听不到的或频率相近但音量小而可忽略的信号部分。这样,大大地减少了需要处理的内容,使AC-3达到了较高的数字音频压缩效率,却仍然能给人以极为完整的、效果真实的感觉。

  AC-3系统可与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系统相兼容,其效果比THX更加优越,未来的家庭影院应该是杜比AC-3为主流的系统。



杜比实验室
[编辑本段]
DOLBY

  杜比实验室是由瑞米尔顿杜比博士建立的。杜比博士1933年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成长于旧金山湾区。他16岁还在高中读书时,就在Ampex公司打工。该公司是美国最早生产磁带录制设备的厂家之一。稍后,他负责开发该公司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录像机的电子电路部分。

  1957年杜比自斯坦福大学毕业,获得英国剑桥大学提供的马歇尔奖学金,研究长波段X光。1961年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接受联合国任命前往印度担任为期两年的顾问。

  作为一个业余录音爱好者,杜比博士多年以来认识到在磁带上录制音频或视频信号时本底噪声对录制质量的损坏。在印度时他开始认真地思考一种降低噪声而又不损害录制质量的办法。他的这些探索成为后来杜比A降噪,B降噪和C降噪系统的基础。

  1965年回到英国后,他在伦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用以实施他在印度时想到的方案。1968年成立了以“杜比实验室”命名的公司。尽管在公司成立的前10年,工作的中心在英国,但它一直是一家美国公司。1976年后,公司的主要工作转移到旧金山。

  1965年,第一台杜比A型降噪器(A代表音频Audio)生产了出来。该系统的设计能针对多种音频降噪应用,尤其是可以解决录音棚中录制母带时磁带录音机产生的噪声。到1966年为止,已经有好几种降噪技术问世,但它们都多少要损害录音质量。因此杜比博士当时面临的困难是如何使业内人士和潜在客户相信他的技术。那时,多轨录音机,从4轨,8轨,16轨到24轨,开始应用,当多轨录制的磁带进行混音时,其混录的两轨母带噪声电平比双轨直接录制的母带要高很多。

  1966年1月,Decca唱片公司英国部认为杜比A型降噪器确能如杜比博士所描述地那样发挥作用,于是定购了9台杜比A301A型降噪器,首次应用于1966年5月在维也纳录制阿什肯那齐演奏的莫扎特的一些钢琴协奏曲。1966年11月,Decca出版了第一张应用杜比A型降噪器录制的唱片-由索尔第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

  随后,录音行业开始承认并大量使用杜比A型降噪系统。一开始只用于录古典音乐,当多轨录音技术推广后,便得以更广泛的应用。不久,全世界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都开始将“杜比”与高质量录音联系在一起。

  随着希望将杜比发明的降噪技术用于民品录音机的呼声的不断升高,在一家美国商用磁带录音机制造商KLH公司的敦促下,1967年4月杜比实验室开始研制更实用的民用降噪技术,起初称为“简化杜比系统”,后来成为广为人知的杜比B型降噪技术。在杜比B降噪技术的开发接近完成时,杜比博士作出决定,杜比实验室将不生产民用音频产品或称消费电子产品,而是向厂家授权杜比的技术,再由已经很成熟的厂家进行应用生产。到1974年底,杜比实验室的授权厂家已达47家,包括了所有消费类音响器材的主要生产厂家。

  此后,杜比实验室开发了一系列的技术:C型降噪,SR(频谱录音),S型降噪,HXPro,杜比立体声,杜比环绕,杜比定向逻辑,AC-1,AC-2,杜比数字(AC-3),杜比E。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专业及民用音响器材,电影录音,影院回放设备,数字广播等方面。

  除了设在旧金山的总部,杜比实验室目前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分支机构或联络办事处:洛杉矶,伍顿巴赛(英国),伦敦,布里斯班,纽约,东京,上海,北京,香港。

杜比博士
[编辑本段]
  瑞·米尔顿·杜比1933年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在旧金山湾区长大。他16岁还在高中读书时,就在一家名为Ampex的公司打工。这家公司是早期生产磁带录制设备的厂家之一。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从德国带到美国的磁带式还是新潮的玩意儿。但是磁带录音机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让人讨厌的咝咝的噪音。这些噪音是磁粒子通过播放头时摩擦产生的,人们拿它似乎没有什么办法。

  1957年,杜比获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随即申请到马歇尔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研究长波段X光。1961年,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任职联合国技术顾问,在印度工作了两年。

  在大学期间,杜比仍然为Ampex公司工作。作为一个业余录音爱好者,他在印度时开始认真思考一种降低噪声而又不损害音质的办法。通过研究他知道,人类的听觉其实是很“懒”的,当一大一小两个声音同时存在时,人的耳朵会对静一些的声音“听而不闻”。比如说,邻居的狗在屋外叫,我们把屋里的音响声调大,狗叫声便听不见了;淋浴时,哗哗的水声也会让我们听不见电话的响声。假如事情反过来呢?如果电话声盖过了水声呢?杜比意识到,如果录音声源大大超过磁带噪声,则噪声便可忽略不计。把这一设想扩展一下,如果在录音中加大静音音轨的信号强度,那么在播放时就可以使磁带噪音从我们的听觉中“消失”。具体的方法是,通过一种镜像过程,杜比设计出的电路装置可以把录音时被增强了的静音信号在播放时再还原为正常水平,从而降低噪音。

  1965年他返回英国,在伦敦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以实践他在印度时想到的方案。1968年成立了以“杜比实验室”命名的公司。1976年后,公司的主要工作转移到旧金山。1965年,第一台杜比A型降噪器问世。该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录音棚中录制母带时磁带录音机产生的噪声。1966年,Decca唱片公司首次应用杜比降噪在维也纳录制阿什肯那齐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1966年底,Decca出版了第一张应用杜比降噪录制的唱片―――由索尔第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

  真正使杜比技术走向大众的是杜比B降噪系统。它广泛应用在家用录音机和随身听的产品中。杜比B降噪技术的开发接近完成时,他作出决定,杜比实验室只专注技术,不涉足生产,通过向厂家授权杜比的技术,再由其他专业厂家进行应用生产。杜比和他的实验室以专利和技术许可授权的方式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这在30年前是相当前卫的,并且为此后许多步其后尘的公司开了先河。

  杜比博士技术第一的观念也显现在杜比实验室的公司构成上。杜比实验室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柯杰明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告诉笔者说,技术人才是第一位的,公司里像他这样的非技术人员出身的职员非常少。只是在最近,由于公司的业务不断扩大和上市的需求,公司中非技术人员的比例才略有增多。柯杰明说,尽管杜比博士早已不在技术研发的第一线,但他仍保持着对技术研发的浓厚兴趣。他会悄悄地走进公司的某个技术会议,在不引人注意的后面坐下来听别人的发言,最后再站出来说出自己的看法。“录音界是第一个降噪技术的大市场,接下来将是电影。”杜比博士后来回顾自己的技术决策时说。20世纪70年代,杜比将影院声音处理设备引入影院业,电影音效技术成为杜比的另一大研发领域。伴随着《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反击》在全球的上映,杜比近期推出的杜比数字影院系统已经在全球部分影院投入使用。

  在向数字技术转型的过程中,杜比实验室最成功的一步是将影院音效技术与家庭应用结合了起来。通过对上游的电影公司进行近乎于免费的技术支持与合作,目前大多数的电影制作都使用了杜比实验室的数字音频技术,同时,杜比数字音频技术已经成为未来数字电视与DVD国际标准的一部分,基本上每台DVD机都具备杜比数字解码功能。因此,DVD播放机的专利费用已成为杜比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杜比公司在美国上市第一天股票狂升35%。71岁的公司创办人杜比博士售出价值3亿美元的股票,从而结束了杜比实验室近40年私人公司的历史。杜比实验室上市,也是不得已之举。因为杜比博士年事已高,如果他逝世后将杜比实验室作为私人公司留给后人的话,按照美国的法律,其家人将不得不缴纳足以使公司破产的巨额遗产税。而公司上市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力和前瞻性的研发是杜比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杜比实验室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柯杰明说。那么,在杜比实验室里,正在研究什么样的新一代音效技术呢?杜比实验室的对手又是谁呢?柯杰明笑着回答说,公司的新技术研发当然有,但是连我也不知具体内容。至于真正的竞争对手,目前可以说没有。因为,毕竟音频领域的顶尖高手,大多都被杜比博士网罗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了。

  瑞·米尔顿·杜比博士1968年成立自己的公司时,杜比实验室还只是致力于“降噪”技术的一家小公司,而今天杜比数字技术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音频编码系统已经无孔不入地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当初为专业电影院设计的杜比数字技术被移植到家庭影院系统当中去,在客厅里消费者同样可以享受到令人震撼的音响效果。风靡全球的数字电视浪潮同样离不开杜比数字技术,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把杜比数字作为其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中音频部分的首选。不仅仅如此,杜比最新的杜比定向逻辑II技术让汽车音响成为流动的旋律,杜比耳机技术可以使传统耳机具备环绕音响的效果。

  杜比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没有了它即使有声的世界也变得单调乏味。

杜比认证
[编辑本段]

  1982年杜比就开始与中国电影院进行合作,1998年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开始在中国提供使用杜比技术的授权认证。当前,几乎每一个生产DVD产品的中国企业都在用杜比的技术,“Dolby”这一商标几乎标注在中国每一台DVD产品上。

  其实,杜比在中国并不仅仅提供技术认证服务,而是凭借自己近40年的技术积累为中国企业提供音频技术的全套解决方案,帮助中国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内置了杜比耳机技术的新科移动DVD就是杜比和中国企业进行合作的经典之作。互利合作,相互依存,是杜比在中国的处世哲学。

  杜比不但为中国企业提供全套的音频技术服务,而且杜比将帮助中国企业进入这些市场,这是近期杜比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其实,全世界很多消费类电子产品都在使用杜比的音频技术,杜比认证已经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备的通行证。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杜比数字技术至少已经应用在六亿多台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其中包括5500多万台数字电视机及机顶盒,2亿3千多万台DVD播放机和3900多万套5.1家庭影院系统。全世界已经有58家主要电视台将其节目升级到杜比数字5.1音频。

  杜比实验室坚信能够提供5.1声道音频对于任何一种新的消费类传输制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应用于DVD-Video、DVD-Audio、游戏机、和个人电脑的5.1声道音频系统已被消费者广泛认可。


杜比应用
[编辑本段]

多个国际性标准选择了杜比数字

  杜比之所以能够广泛地应用在各类消费电子产品、电视台、电影院等领域,关键是杜比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国际各种行业组织或者企业联盟的标准。

  杜比数字技术首先被美国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选定为标准。此后杜比数字成为了国际电信联盟(ITU-R)标准。在澳大利亚和其它国家广播商的要求下,欧洲数字视频广播组织(DVB)于1999年将杜比数字包括在其标准中,内置杜比数字解码器的设备和采用杜比数字音频的数字电视播出均符合DVB的标准。当然,世界DVD论坛也把杜比数字技术作为其DVD产品的音频标准。

  杜比实验室已经向ATSC、ITU-R和DVB组织做出承诺,提供开放和公平的认证授权。由于解码芯片的高度集成化,杜比数字解码电路应用的成本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作为并不高昂的权益金成本的回报,杜比实验室向消费设备生产厂商提供专利的细节和实用的专业技术(Know-how)。

  与杜比紧密合作使这些厂商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生产出工作正常的产品,从而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产品上的杜比商标被全世界的消费者认为是高品质和可靠性的象征,为DVB产品,特别是对价格十分敏感的零售机顶盒增加了价值。

杜比数字成为汽车音响最强推动力

  杜比定向逻辑(DolbyProLogic)矩阵环绕技术可以从无法提供杜比数字音频(如录像带,模拟电视广播和音乐CD)的立体声源中获得环绕声效果。杜比定向逻辑II和定向逻辑IIx还可以从所有立体声节目中获得多声道环绕声效果,且无需进行特殊编码。同样,对游戏和广播节目编码后,通过杜比定向逻辑II的解码功能便可获得特殊的方向效果。而近期,杜比定向逻辑II和定向逻辑Iix技术正在汽车音响领域发扬光大。

  ProLogicII自然的环绕声音使得它能完美的运用在汽车音响系统中。无论你是在收听FM调频广播、盒式磁带、CD唱片或者MD碟片,ProLogicII都能让你在五个声道声音的包围下驾驶你的爱车。ProLogicII解码器即可以被加入已有的汽车音响系统中(如调频广播/CD播放机),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处理器使用。

  当车里有了ProLogicII系统,通过其左、中、右和环绕扬声器,你就能欣赏到立体而自然的声像效果,而不是像许多的汽车音响系统那样只听见喇叭在响。同时,一些ProLogicII系统还提供了中置声道宽度控制、空间控制和全景控制等声场调节功能,运用这些功能,你就可以根据你的个人爱好进行特别的优化调整。

  从30多年前盒式磁带播放机的DolbyB型降噪技术的推广开始,杜比实验室已经成为了汽车音响系统的一部分。现在,杜比实验室又在开创一个汽车娱乐设备的新纪元。你可能已经在电影中或家中体验到了环绕声所带来的极具震撼力的包围感,而今天你还可以在配备了杜比环绕ProLogicII、DVD、甚至杜比耳机的汽车娱乐系统中,感受到与影院中相同震撼效果,有人形象地把其称作为“流动的旋律”。

  通过杜比环绕声ProLogicII、杜比数字(DolbyDigital)、MLP无损压缩(MLPLossless?)技术和杜比耳机技术的研发,杜比实验室已经成为了这场高质量汽车娱乐设备革新的最强推动力。







============================================================================



你希望我推荐的耳塞耳机MP3
什么价格的?
你声音的取向是什么?
习惯听些什么音乐?
耳朵耳道的大小呢?

麻烦告知~~~
~~~

这个产品好多可以选择。。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备一楼回答~~~~~~~~~~~

对于杜比
主要是2个方面

1,降低噪音(也就是底噪)
2,环绕


第一项技术,现在基本看不到了。而且录制母带这方面,很多都是数字话,DOLBY 有参与什么目前我们也改变不了。




现在重点就说说第2个吧。

环绕。

手机作为一个民用数字播放器终端,可以作为使用DOLBY 的终端设备。

很多文字上说的很专业,你看什么说明书,都说得特别厉害似乎,其实很简单。

现在产品出来都有个不好的宣传习惯,忽悠你忽悠得你晕了,就说明这个技术的厉害。




我最早在AIWA 的卡带上接触DOLBY ,其实是个很垃圾的功能……
那时候也就是对音频的削减 来达到 降噪的目的。

后来到92年时天天摸个KENWOOD音箱,慢慢了解了不少。




解剖下 SH906I

SH906I 的发声一共有3个喇叭,左,中,右

就是靠这3个喇叭,实现了虚拟的环绕效果。

一般中间的那个喇叭,也就是听筒,负责人声。

只能感叹……他们设计得很聪明,很巧妙




DOLBY 调节的一共是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

1,声道的分离度 其实就是 左边喇叭能听到右声道的程度,右喇叭……的程度。

2,放出来声音的回响度
就是回声的声音大小

3,放出来声音的回声的延时时间
这个好理解。 就是越大的教堂,你喊一声,等听到自己回声的时间越久

4,中间喇叭放人声的 程度

就是中间喇叭放人声的声音音量大小,数值越大,左右两边声道越听不到人声,而中间声道听到的人声声音越响亮。

5,对于EQ 的修改。
这个好多地方都有。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错觉,感觉到环绕的缘故。

对这些细节值的修改就可以感觉自己在不同的地方听。

比如,广场
回声值很低,延时时间很短~~ 人声置中度很高

大影剧院,
回声值很高 延时时间一般,人声置中度 中低。。效果就出来。


如果这些你都自己调的话,你也可以调出一个你觉得很象的场景。

而SH906I 的工程师就是这样,先调好,去DOLBY 认证1下就可以了。

(DOLBY 如果很闲情的话,同时想去日本旅游的话…… 就可能就DB 自己调咯,顺便嘛~~)
不是什么麻烦的事。




像买BOSE 优雅 系列的音响,工程师亲自上门给你调各种音效(用软件)



所以说,SHARP 这个DOLBY ,只是个软件音效而已,对于真正的音质追求没有多少。
不过,

也要放大器 硬件方面的支持。 也就是设计IC 的时候要加些东西。

所以, 这个,还是很牛B 的


上一张我的硬件拆想图
可能称谓不一样。大概看看吧~~
未命名.JPG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再备一楼回答~~~~~~

综上所述

DOLBY 对于音质。没有提高
对于视听感觉,提高了很多

尤其是对于经常看动漫,AV ,,,,3 AV 的人来说[s:119]

就想在面前呻吟~~~[s:110][s:110][s:116]

哈哈哈哈




SHARP 果然很强大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引用第47楼nadax于2008-08-05 01:15发表的 :
那MD推荐几个啊嘿嘿 顺便问下 CD是不是最好音质的啊
?? 麻烦LZ了

还能推荐啥呢…… 现在能买到的就RH1 。音质也很不错。
其他基本都死了…… 很惋惜。
不过现在陆续也有强机出现,例如D50 ,B9

CD 不一定是最好的音质。但绝对是最好的音源。

因为MD 要获得好音质,必须经过翻录制
哪怕完全数字化也会可能出现JITTER


看看这个就知道了

花了几个小时,做了个刻录CD音质的实验,结果令人吃惊


看大家对刻录与音质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下午就做了个实验:
做法如下:用LG16X刻录机,软件为随机带的EASE CD CREATOR 5,以及EAC抓轨软件。
将CD碟上一首曲目映像到硬盘上,再由硬盘刻录到碟片上,然后将这个刻录碟直接用EASE CD CREATOR 5的光盘复制功能,复制到另以张刻录碟上。最后用EAC分别将原盘和最后复制碟上的曲目抓成WAV文件。
看一下文件大小:完全一样,均为:26961032字节,但用DOS命令FC比较一下问题来了。
我第一次用了/b 参数,逐字节比较,结果花了40分钟结果才出来!!!生成一个达400多M的比较文件!!!打开非常满,我实在没耐心打开,WPS有预览功能,可以看到前面的不同对比。再去掉/b出来一个8K的对比文件,当然由于是二进制文件,显示很乱,但明白地告诉我们二者有差别!
看到螺旋的贴子,估计是“不同的 CD-ROM 有不同的 offset”,连忙下了个winhex,果然好东西,打开一看两个好象一样,比较一下,还是生成了9M的差别文件。
大家看看这个过程是否有问题?刻录速度均为4X,既然都是数字复制,应该是没有差别才对,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实际听音还没试,家里停电.........
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注意选短小些的歌曲。
这两个文件我也可以传到FTP上,大家自己试听比较一下。





有翻录就有损失只是你听不出来而已。

所以MD 可以比CD 音质好,因为后来的放大电路可以做得更好。
但是CD 和MD 都做的最好,那CD 的音质肯定强于 MD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充电

Jitter知识
原著:Charles Altmann
编译:王轩骞(hotpoint)
Chapter 1:什么是jitter
Episode 1:什么是jitter


所谓jitter就是一种抖动。具体如何解释呢?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如你有个女友,你希望她每天晚上下班之后7点来找你,而有的时候她6:30到,有的时候是7:23,有的时候也许是下一天。这种时间上的不稳定就是jitter。如果你多观察这种时间上的不规律性,你会对jitter有更深一些的理解。
在你观察的这段期间内,女友最早和最晚到来的时间被称为“jitter全振幅”(peak to peak jitter amplitude)。“jitter半振幅”(jitter-amplitude)就是你女友实际来的时间和7点之间的差值。女友来的时间有早有晚,jitter半振幅也有正有负。
通过计算,你可以找出jitter半振幅的平均值,如果你能够计算出你女友最有可能在哪个时间来,你就可以发现女友来的时间是完全无规律的(随机jitter radeom jitter)还是和某些特定事情有关系(关联jitter correlated jitter)。所谓关联jitter就是比如你知道你的女友周四要晚来,因为她要去看她的妈妈。如果你能彻底明白这点,你就已经是一个correlated jitter的专家了。
Episode 2:什么是时基抖动(Clock jitter)
在数字音频中,我们要直接和数字信号的发送与传输打交道。声音以二进制编码被储存在光盘或者DAT卡带中,在回放音乐的时候,这些010101的信号被送进DA转换器(Digital-Analog converter)并被还原为模拟波形信号;在录制数字音频的时候,一个参考时钟信号会和音频信息一起被送进AD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为0101的数字信号并且记录下来。
数字信号总是和一个参考时钟信号一起传送并且记录,一些数字音频传输格式如S/PDIF和AES/EBU,它们在一个信号中同时传送数据和时钟。数字音频的时钟信号是一种方波(square-wave),并且在频率以及振幅上被进行了修正,而且它的占空比要达到50%。信号的改变(方波波形的高低变化即电平的高低)记录着时钟信息。
如果信号传输所用的时间不相等,那么就产生了时基抖动,实际上,世界上是没有任何一个不存在时基抖动的电路(就好像你的女友不可能总是以1/1000秒的精确时间到达:)现在,你已经具备了时基抖动基本知识,下面,让我们看一些更深层的。
Joe Adler是这样定义时基抖动的:“对于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正确位置有重大影响的短时间的改变。”("Short-term variations of the significant instants of a digital signal from their ideal positions in time")在Adler的这篇文章中,他还讲了关于如何测量jitter的技术。
Episode 3:什么产生了jitter
需要精确的东西都是越精确越难以做到。在后面的文章中,你将了解到,数字音频需要非常非常高的时钟精确度,因为我们的耳朵对于声音的质量似乎异常敏感。因此,为了得到最精确的结果,我们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仪器。通常,数字音频设备的时钟都是由非常精密的晶体振荡器产生的。
正如Mike Story说的:“基于晶振(晶体振荡器以及压控晶体振荡器产生的)产生的时钟具有非常的低的jitter,但是jitter仍然存在。”("Crystal based clocks (XCO′s, VCXO′s) generally have the lowest jitter - but they still have some." )“在设备中还有其他产生远比压控晶体振荡器产生更多jitter的jitter源。”("There are other sources of jitter inside equipment that may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more than the VCXO.")这里所说的其他jitter源主要是电源供电部分产生的电压波动,这些波动对于DA转换器是很致命的,它会导致转换点在逻辑上发生时间变化(causing variations in logic level switch points)。
Episode 4:CD player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电源噪音(电压波动)导致切换点逻辑上的时间抖动,那么播放器(CD,MD,DVD,DSD,DAT)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个简单的CD播放器里面有多个马达,驱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为了能够正常读取盘片,机器要做以下工作:首先,主轴马达驱动CD盘片转动并达到预定速度,控制光头位置的定位马达驱动光头定位到预定轨道上,最后,驱动回路控制光头聚焦,光头发射激光并且接收反射信号。每一个马达和回路都会增加电源噪音,这些噪音直接影响DA转换器的内部工作状态。所以,每一个马达和回路都会为数字信号增加另外一种jitter(频率,振幅以及波形上的不同),这些干扰通过不同方式都会影响到声音的质量。
如果你明白了以上原理,我就可以给你解释那些HIFI爱好者以及录音师争论得很激烈的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不同的CD镇片(就是主轴上面用来固定盘片的铁片)会造成听感上的不同。
2,为什么一些转盘制造厂商使用皮带传动
3,为什么不同的转盘音质不同
4,为什么一些厂商在转盘中使用stray light(???)
5,为什么一些类似“消磁作用”的产品对转盘有效果
6,为什么不同的存储介质音质不同,尽管他们记录的都是0101的数字信号
答案主要是如下几点:
一些CD播放器或者CD转盘价格非常昂贵的原因是他们将整个解码系统源头,即读取设备产生的jitter降低到了最小。为此,它们需要使用非常稳定和干净的电源,多路供电,精确的时钟生成电路以及造价昂贵的机械结构。在后面,我们将在价格因素尽量小的情况下比较jitter的影响。但是,如何确定上面说的这些可以全面的解释jitter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将在“jitter听起来是什么样子”用具体讨论。让我们先关注一下别的。
Episode 5:产生jitter的源
jitter可以分为两种:交界面产生的jitter(interface jitter)和采样中产生的jitter(sampling jitter)。交界面产生的jitter可以进一步被划分为传送过程中产生(transmitter jitter)的(比如为了把数字信号输出到转盘外部所产生的)和线材引起(line induced jitter)的。当我们把CD的数字输出和外部的DA转换器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不管使用同轴线缆,还是TOSLINK光纤接口,或者SToptical接口,都将在源信号中引入jitter。有趣的是,不同的接口会引入不同类型的jitter(波形,频率,振幅以及相关性上的不同)。具有了以上知识,你已经可以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不同的数字接口(光纤,同轴)音质不同,尽管他们传送的都是相同的信号。
2,为什么线材长度会直接影响音质。
3,为什么不同厂家生产的同样长度的同轴线缆音质不同。
这些都是线材引起的jitter。
Episode 6:采样jitter(sampling jitter)
在声音再生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许多方法削弱在DA转换器之前产生的jitter,对于这个,我们将在“如何消除jitter”中具体讨论。但是你应当知道,如果在数字信号的录制过程中jitter就已经产生了这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重新录一份:)数字录音过程中产生的时基抖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是正确的采样记录在了时间轴错误的位置上。而在录音之后,这是jitter完全不可以被矫正的。传输过程产生的以及线材引起的jitter对于整套数字录音系统的品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数字录音系统的主要器材,AD转换器的时钟发生器会夹杂相当数量的jitter。这些夹杂着jitter的时钟信号通过数字线路,被传送到AD转换器中,而在这个过程中,又会引入线材产生的jitter。这些带有jitter的信号会成为参考时钟信号被送入AD转换器,并且决定信号采样点的位置最终记录下来。AD转换器内部的电路可以削减一部分外部产生的jitter,但是它不能去掉全部。因此对于录音师来说,AD转换器时钟信号中引入越少量的jitter,最终得到的记录质量就越好。Bob Katz在他的文章中这样说:“模拟-数字转换器是整套数字音频电路中最容易受到jitter影响的部分。”("The A to D Converter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digital audio components susceptible to jitter")
对于低成本的设备来说,使用内部的参考时钟的AD转换器可以避免因数字接口以及参考时钟和外部转换器之间产生交界面jitter,但是如果需要在已有的音轨后面添加新的内容,那么就需要同步AD转换器和已经录制的音轨。这种情况下,你就需要一个外部参考时钟。高质量的录音工作室通常使用高精度(通常是可以控制的)的参考时钟来同步AD转换器。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时钟发生器,它会大大减少传输过程中产生的jitter,但是你仍然要和传输过程中线材引起的jitter做斗争。
 

youfr

普通会员
2008-05-08
452
0
0
听手机有几个真的对音质苛求的呢?

他们只是希望音质能好一些而已
 

leonshiyuli

普通会员
2008-06-26
138
0
0
虽说是手机,谁不希望把音乐的部分做得更好呢?我坚信SHARP未来会更加出色.我记得SO以前推出的SO905i好像带有"虚拟动力引擎技术",似乎是用在自家WALKMAN身上的...看来这也是一种"音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