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71刷机改中文成功

C

cz23642679

游客
  大学与中学时期的学习相比,的确有许多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老师主要讲授的是一般性基础知识。而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有四十多门,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多,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只要跟着老师走就可以了,而大学老师的教学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有的老师一节课讲两三个章节,进度很快,听课的同学连翻书都来不及。
  这样的学习新生一开始都有点不适应,所以大一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在中学时,我们也会自学,但那不过是预习和复习,也就是预习后面的和复习前面的。可大学里的学习,与高中最大的区别在于,机械记忆和被动学习减少,很多是需要靠自己个人的思考和分析。
  我在英语系读书前一两年,更多时候是在加深英语语言能力,也就是听、说、写的能力。当然,我们也需要学习更复杂的英语语法和语言现象。这样,才可能保证通过英语专业四级的考试。
  记得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大家一边背单词,一边开始狂练听力。也许你想象不到,在那个时候,大家有的只是非常费电池的随身听,很笨重的磁带,还有黑盒子收音机,每一次学习时总要费力去寻找并不太清楚的BBC和VOA频道。而现在,网上会有各种原版英文资源,MP3便宜且好用,一切都这么方便,所以现在的学习条件真的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多了。
  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很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求所有大一新生每天上午7点必须早锻炼—长跑。路线是从小南门跑到西大门,在小南门领一张票,跑到西门换成另一种票,到学期末必须收集几十张票。这是我进入大学后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因为可以有一段固定的时间既听英语,同时又完成了锻炼任务,一举两得。英语系的同学一大早都清一色戴着耳机、手里拿着收音机或者随身听,一边跑步一边听VOA或BBC的英语广播。
  后来我发现不光是英语系,绝大多数同学都一样头上挂着耳机跑步。他们头挂着耳机当然也是在听英语。当时我就想,整个大学的学生都这样苦学英语,那我们英语系学生怎么办?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并没有想太多。
  一个学期下来,我的学习向着良好的方向行进,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升大二时,我向父母汇报了我大一下学期的英语成绩:精读91分,听力80分,泛读88分,语音87分……平均成绩86.4分,在系里应该排在第11名。当时我的心情很不错,因为我进步了,而且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成绩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时我的目的是想争取拿奖学金。可我知道这还差一点,必须再前进几名。
  但就这几名之差,成了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大学里的学习,并不是付出越多成绩就越高的,更要讲究学习方法。但每个人的方法又是不一样的,你别企图从别人那儿获得什么捷径,你只能自己去摸索,去尝试。而且专业的不同,你学习的课程难度也会不同,同一科目教材都有难易程度之分。打个比方,你读的是金融类专业,那么你学的金融知识比起经济类专业所学的金融知识要难得多。
  大家都知道,大学学习需要修满学分,学分满了才能毕业。对于必修课程,自然是要学的;而选修课程,就要看你的兴趣和时间了。选修得多,学分倒是提前拿到了,但时间安排会比较紧。选修课程,除了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老师也是重要的因素,具体包括老师上课的水平、个人魅力、严厉程度以及最终评分的慷慨程度,等等。
  大二的时候,教我们英语的是两个外国教师,一名来自美国,一名来自英国,各教半个班。两位老师都非常受同学欢迎,但在期末给分的时候,标准却完全不一样。美国
南京办,证老师给分基本在95分上下,而那位英国老师,却只在85分上下。要知道,在学风很正的北大英语系,这种分数差异是很大的。对此,大家都很无奈。我正好在那位英国老师的班上,很吃亏,但只能认了。
  不过当时,选修课并不是那么多,选择空间其实有限,我也无所谓在这方面讨巧,我觉得学习还是要来得实在点为好。事实上你学习好不好,在哪个水准上,自己心里是有数的。譬如学英语,你不多花一分工夫,你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譬如学数学,你不真正理解题义,解开它,攻克它,也是很难获得高分的。如果在大学学习只求毕业,那是比较容易的。但我们想要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目标,那就不能
办毕业证马马虎虎糊弄过去。
  对我们文科生而言,如何平衡学精专业课与扩充知识面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要注意所学知识的延伸性,比如学到某个章节,再围绕该章节,涉猎与它相关的知识。遇到这种情况我便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来看,这样学习也容易产生兴趣。我们英语系大一的必修课就有《精读》、《应用文写作》,选修课里有《西方文明史》、《希腊罗马神话》,如果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这些课程到考试前突击背一下就行了;可是你要想学得深透一点,最好还是找一些相关书籍看看,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是大有好处的。

 
X

xcnvvnmnmncxc

游客
新时空考试网:何谓“精明”?即精细和明晰。
  “精”,要求教材内容紧扣重点要点难点,细致深入地讲解各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并且对每个专项的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和区分。所谓“精”,就表示基础阶段备考使用的概述类教材已经不再适用,考生应该由深度教材向专项教材过度,各个击破,补足自己的短板,并为下一个阶段的内容整合作准备。
  “明”,要求教材的讲解和分析清晰易懂。进入进阶阶段,考生必须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有思想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是相对比较难的,肯定会有你所不擅长的科目和题型。在突破阶段,糊里糊涂、得过且过是考生备考的大忌,这样的错误对最终的考试成绩肯定是致命的。
  暑期的备考,考生应该有这样的信念:“绝对不在同一种题型上摔倒两次”,对曾经做对的题目,要印象深刻,就算再碰见也不会做错;对曾经做错的题目,要铭记于心,如果再出现要保证不能错!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教材的讲解分析最为关键。只有讲解清晰明了、深入浅出,让考生彻底明白自己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才能够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真真正正“吃透”考点要点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暑期备考,选教材要“适度”
  选择了一套“精细”的教材之后,考生马上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让教材真正起到作用。但其实,一套好的教材,往往已经将最佳的使用方法融入到教材的编排当中,必定有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练习题和模拟题。在选择教材的时候,练习题和模拟题的选择和搭配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专家认为,有关例题、练习和模拟题的挑选,应当遵循“适度”的原则。
  何谓“适度”?
  “适”是指合适、恰当。在这里就是指教材的例题选用真题或与真题难度相仿的题来进行讲解,适合国家公务员的备考,以考试大纲要求为准,不偏离,不超前,恰到好处。
  “度”是指练习题的题型、题量、难易程度都有一个层次的区分。任何科目的学习都应当遵守“循序渐进”规律,公务员考试也不例外。一本好的教材,应当既能有一定量的基础题帮助考生巩固新知识、夯实基础;又有一部分深度题,指导考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筛选了一些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新颖的拔高题,来拓展考生的思维,发散解题技巧,使考生具备举一反三、应对自如的能力。这些都是一本好教材应当把握的“度”。
  每年的6-8月,是国家公务员备考进阶的关键阶段。从5月开始备考的考生应当已经渐入佳境。在这个黄金时段内,更应该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对教材中各个专项内容进行重点“轰炸”,争取在这个阶段取得解题能力的实质性飞跃;而对于一部分刚刚开始准备的考生,也大可不必焦虑。虽然之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备考规划,但考生可以压缩基础复习的时间,于7月之前完成基础阶段的备考任务,赶在暑期进入到专项内容的深度复习,碰到无法解决的基础题型和问题,及时补课即可。
  总之,暑期是考生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夏季的高温高湿天气很容易让考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暑期的复习备考是对考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只要经受住了这样的挑战,就一定能够有质的飞跃!专家希望考生能够拿出像夏日的太阳一样的激情,积极备战2011年公务员考试,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