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汤不换药!Operamini中英文版对比

金城武

普通会员
2005-11-03
31,466
0
0
12月16日,挪威传统的浏览器厂商针对中国的手机用户,正式推出了Operamini中国版。据报道中国版是Opera为适应中国用户需要进行包含了核心功能改进的版本。为了体验这种中国化,笔者进行了中英文版Operamini的对比,下面就将笔者的对比结果一一展示给广大的手机用户。


使用手机诺基亚6120C
第一、直观对比
首先让几张图片说话:
上图为启动页面截图

上图为产品首页截图 从产品启动页面对比来看变化不大,仅仅是英文版启动页面的“Loading”在中国版中换成了“载入”。
而产品首页改动相对有一些变化:英文版的书签里面,原来是BBC、Bebo、Facebook等国外的英文网站。而在中国版中则改变成了空中网、新浪、校内等国内的网站,并且模仿国内著名的手机浏览器UCWEB,加入了导航功能。在这一点上,Operamini中国版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学习中国的手机浏览器。
不过略为遗憾的是,Operamini中国版的导航采用的是谷歌导航,而不是类似本土Hao123这样的经典导航服务,并且没有直接的展示导航的地址。就这一点笔者认为,Operamini中国版的本土化策略还是有所欠缺。用户如果需要使用导航功能,还需点击才能进入具体的网址列表里面。这一过程需要产生17K流量(如下图)。而对于中国的手机用户来说,17K流量折合就是0.51元!

上图为产品设置页面对比 另外,从Operamini中英文版的其他界面对比来看,最大的变化就是英文版上所有的英文都换成了中文,在这一点上,值得表扬。因为国内众多的手机用户对英文的理解还是有一些欠缺的。


第二、流量比较

众所周知,手机上网走的是GPRS流量。以中国移动的GPRS资费标准来说是,GPRS的费用0.03元/KB。对于手机上网用户来说,节约流量就是节约金钱!
使用过Operamini英文版的手机用户应该知道,其对于流量方面的压缩做得并不是很好。而新发布的Operamini中国版,根据OPERA官方的介绍,由于其使用了在中国本土新建的服务器,所以相比Operamini英文版来说“中国版将更省流量”。对此,Operamini中国版在流量方面到底有多大改进,笔者要重点测试!
笔者声明:在进行测试之前,笔者已经把中国版和英文版的设置改成完全一样,并在每次测试前清空Cookie,以示公正。
辅助工具:手机流量/速度监控软件(截图中黑框显示左侧为访问网页产生的流量)
取值标准:通过两个版本分别打开某一网站所耗费的流量(分别测试三次取中间值,误差在0K-3K之间),如图:

从打开Opera中国社区、泡泡网、计算机世界网三个网站所耗费的流量来看:打开Opera中国社区,两个版本所耗费的流量相等,为62K;打开泡泡网的流量英文版为135K,而中国版的流量却为154K,整整高出英文版19K;打开计算机世界网两者所耗费的流量分别为91K和89K,中国版的流量仅仅少2K。
通过以上情况综合比对来看,对于流量节省方面,中国版只能与英文版打个平手甚至是略占下风,并没有比英文版做得出色,更没有Opera官方宣传中那样的优势。


第三、速度比较

据传此次发布的Operamini中国版,使用的是在中国本土新建的服务器,因此笔者相信Operamini中国版的速度将会有所提高,并进行了测试。同样,在进行测试之前,笔者已经把中国版和英文版的设置改成完全一样,并在每次测试前清空Cookie,以示公正。
辅助工具:手机流量/速度监控软件(截图中黑框显示右侧为访问网页产生的速度)
取值标准:通过两个版本分别打开某一网站中所产生的速度(误差在0K-3K之间),如图:
测试结果让笔者比较失望。通过使用Operamini英文版和中国版分别访问相同的网站,就其各自产生的访问速度来看,Operamini中国版没没能胜过英文版。虽然在测试的过程中,网络可能会存在一定影响,造成一定误差,但从测试三次的结果来看,基本判断Operamini中国版在速度方面与Operamini英文版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测试了广大手机用户最为关心的流量和速度之后,对于产品的功能,比如换肤、看YOUTUBE视频、与电脑同步、下载等,笔者也分别进行了一些体验。但很明显的是,Operamini中国版与英文版的功能以及所带来的体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对比和体验总结:
对于此次Opera推出的Operamini中国版,笔者认为,相比英文版来说,Operamini中国版更像是一个翻译版本,让中国的手机用户可以通过中国获得直观的使用。其他比如功能和体验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一些本土化的尝试也做得不够好,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看来Opera需要走得路还很长。